APP下载

为了光明 一生跋涉

2019-04-25崔江红

养生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眼科学北京协和医院赵家

崔江红

执业已经48年了,他一生尽在眼里。

这些年里,他海内外求学求索,坐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曾经主导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积极申请和推动“全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复明手术项目”;首次引进和主持编译中国首部《眼科临床指南》;主创中国眼科博物馆。

2004年,他是我国眼科第一个入选国际眼科科学院的院士,2018年他又成为中国首位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的专家。

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赵家良教授。

走过北京协和医院老楼曲曲折折的楼道,在0层的一角,是赵家良教授安静而略显杂乱拥挤的办公室。安静地坐下来,这位朴素的中国眼科权威专家和缓地说起了他寻找光明的一生。

“我上的中学,始建于清朝光绪32年,是培养了很多新中国院士的江苏省南通中学,在那里毕业后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前身),1970年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的陕西高陵县基层医院工作。身处基层,一干就是8年。”在这8年里,赵家良认识到,要想为更多患者服务,必须具有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1978年国内恢复高考制度,赵家良考取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學眼科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工作。

为什么选择眼科?赵教授讲到,“一个是受了医院眼科主任的影响,另一个是眼科医学比较精细,病人也比较多,经过眼科大夫的医治,还真能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譬如说像白内障治疗后能够很快地恢复视力。”赵家良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金”眼科。

“70年代,从我们国家来说,医学还是比较封闭,水平不高,跟国际的交往不多。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赵家良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工作进展顺利,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他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美国南加州大学眼科研究所生物统计和流行病学研究室学习和工作,此后在日本也交流访问了半年多。四年多的交流与实践,使赵家良教授看清了国内的眼科发展与国际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他介绍说,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一个是人才的培养体系不一样,这个差距到现在还是存在,需要我们几代人共同努力去改变;第二个差距是医疗设备落后很多,在美国所有的眼科手术基本上都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的,我们国家80年代初期几乎是没有;第三个差距是医疗技术上面的差别。

面对如此大的差距,他十分感慨,眼科医学的差距也正是我们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赵家良暗下决心,“要想改变这个状况,必须把中国的眼科学和世界的眼科学相结合。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走向国际,了解国际的情况,更需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技术水平,改变落后的状态。

求新求变 创造辉煌

“通过扩大国际交往,我们会学到很多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我们开始时可能是效仿,但是效仿后有可能超越,这就是我们召开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眼科学术会议的目的。”

回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赵家良相继担任了眼科副主任、主任,实践工作中他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这么大,要改变中国的状态很难,这不是看几个病人就能解决的问题。2000年赵家良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的主任委员,这个职务给了他很大的责任,在这个位置上怎样改变中国的状态?带着这一执着的信念,赵家良教授利用在国外学习到的眼科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掀开了他为中国眼科学奋斗的篇章。

2002年,他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经过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并经过我国有关部门的批准,中华眼科学会加入了国际眼科理事会,成为在国际眼科学术组织中唯一代表中国的一个眼科学会。同时,他开始组织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他率先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状态,将会议办成了开放式的国际化大会,当年就吸引了3000多名眼科医师参加会议,这在国内眼科界中是一个创举。之后每年的全国眼科学术会议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流的语言是中文,近万名眼科医师参加,学术质量越来越高。参会的国外眼科专家也越来越多,真正成为检阅我国眼科学发展水平和促进国内外眼科界学术交流的平台。

赵家良教授表示,如今我们的理念和设备都有很大的更新,像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激光的设备都引进来了,我们国家中央级的、省一级的、地区级的医院设备都很先进,甚至一些县一级的医院设备也相当不错了。他高兴地看到,自己多年来持续的努力,已经对全社会关注中国人的眼病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赵家良教授还亲自编译,将国际上公认的高标准的美国眼科诊疗指南引进到中国,2018年已出版第三版,他说希望我们眼科大夫都能用得上。

不忘初心 行千里长路 医万名患者

“作为一名怀揣大志的眼科医生,一方面我们要敏锐地抓住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性东西,另一方面要抓住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不能光研究前沿的,而忽视了基本、基础和实际需要的东西。”

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工作的时间里,赵家良教授每年总要花两个月的时间到农村,因为他认为中国眼科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他坚持认为:“你只有摸清楚中国农村的实际问题,才能够改变这个问题,才能够真正把中国的眼科水平提高上去。”基于此,他把很多项目就设在农村。从数次跑到北京郊区顺义区一个村挨一个村的调研,到河南西部农村,再远到西藏拉萨附近的一个县,开展眼病流行病学的实地调研。2006年又做了一个全国性的调查,深入北京、江苏、广东、黑龙江、河北、江西、新疆、重庆和云南等省市基层。再到2008年,他又协助中国残联开展白内障盲人防治的调查工作,陪同相关领导到印度去考察,回来后写了一份报告,讲述和比较了中国和印度开展白内障盲人防治的情况,赵家良教授自豪地说:“我认为我自己做得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向国家提出了一个建议,解决农村白内障致盲的问题。这个建议最后被国家采纳了。”在赵教授的倡议下,2009年我们国家开始实施的“全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该项目是医疗改革中实施的公共卫生项目之一,目的是要在三年的时间内解决100万的贫困人口白内障问题。

“一个村子里,五十来岁的男人,当眼睛看不见了,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白内障手术让他重见光明,家庭生活马上就有了改观。”赵家良教授深情地说,“我们做的事情,不仅是一名,而是十名、百名、千名甚至上万名患者,从原来看不见到看见了,这怎么能不激动呢!”

他还总结出一套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方式,他说:“治病的时候,我会实事求是地告诉患者,哪些病我能治,哪些病我不能治。我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我更不会因为看病,让病人多花冤枉钱。”

开放心态 促学科发展

“眼科的发展,与整个医学的发展一样,要求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快。百姓对医疗的追求没有止境,我们唯有不断努力,才能推动学科的更进一步发展。”

行医的40多年里,赵家良教授接诊、治疗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语言和习俗,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期许——就是获得光明的希望。这种期许是落在我们这些医者肩上的重托,也是对我们这些责任在肩医者的鞭策。于医学之博大精深,医者不可止于学,学而悟其道,方可成明医;于医学之厚德济世,医者须有大爱,方能惠泽众生。这也正是赵家良教授理解的协和的精神所在。

始終保持奋斗姿态,工作与生活才能在状态、有收获,在创新研究的路途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等奖”“美国眼科和视觉研究协会优秀论文奖”“亚洲太平洋地区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杰出成就奖”、Carl Kupfer国际防盲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亚洲太平洋地区眼科学会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眼科学会Arthur Lim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美国南加大Doheny眼科研究所“Doheny学者”的称号、中国医师奖、亚太眼科学会最高奖Jose Rizal奖、国家科技奖二等奖、海外华人视觉和眼科研究会视觉和眼科研究杰出领导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终身成就奖、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等荣誉,记录着赵家良教授一路洒下的汗水。

国际眼科科学院成立于1975年,主要成员为一些在眼科工作多年、颇有建树、声望较高的眼科医师。2004年,赵家良教授成为第一位当选国际科学学院院士的中国眼科医师,之后陆续有赵堪兴等4位中国眼科医师,2位中国香港眼科医师和1名中国台湾眼科医师入选。从2004年到2018年,14年间,中国和中国的医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家良也在吸收新的思想、新的技术,踏踏实实地践行医者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入学术的最高殿堂。

2018年6月1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眼科科学院全体成员大会上,经过提名和选举,赵教授当选为副主席。国际友人祝贺时说,“Congratulations China!”祝贺中国!赵教授感慨道:“这种称赞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眼科发展的写照,体现了祖国的强大。我相信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得更好,在国际眼科界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中国医学界里走向国际舞台的科研人员也会更多,我想这也是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关注老年人眼健康 依然在路上

“人,不要停顿,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再出发。”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来,老年人的眼健康问题一直是眼科医生关注的重点。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球有3600万盲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群为3100万,50岁以下仅为500万人。赵教授呼吁大家关注老年人的眼健康问题,不仅追求生命的长度,更要追求生活的质量。

2018年年末,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赵家良教授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陈有信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赵教授表示,眼保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老年眼健康事业的发展,希望通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平台,大家能够关注中国老年群体的眼健康和防治,群策群力,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惠及更多的老年人。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是赵家良教授毕生的追求。如今,国内外身兼数职的70多岁的赵教授,除了参加会议,更多的时间依然是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老楼0层的一隅忙碌着。

我们祝福赵教授,身体康健,一路前行。

专家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第七届、第八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防盲学组组长

·2002年起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理事

·2003年起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康复协会副理事长

·2005年起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

·2004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2005年当选为亚太眼科学会理事会理事

·2006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理事会理事

·2008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眼科学会副主席

·2018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

·2001-2009年担任《中华眼科杂志》总编

·2009年起为《中华眼科杂志》名誉总编

猜你喜欢

眼科学北京协和医院赵家
赵家祥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自评与他评的结果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2020
Airport gat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①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出版名家:赵家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