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生心理素质的质性探究
2019-04-25庄文婷
□庄文婷
一、引言
青年期是人格再塑造的重要阶段。处于青年期的高职生心理发展变化是一生中最迅速、最激烈的时期,他们正经历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未定型发展为定型,从矛盾到统一的过渡,这个阶段的高职生在心理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愿意与同龄人分享经验,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发展任务和相似的迷茫困惑,如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摆脱消极情绪体验、探讨个人生涯发展、正确面对失败挫折等。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适用于开展集中度高、影响力大、适用范围广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十几年来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解决学生的发展成长问题,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它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等积极品质,主张用积极的态度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注重帮助个体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使之成为健康、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知识多以讲座或上课的形式传递,单一死板,效果薄弱。本研究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理念与团体辅导有机结合,探索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心理素质干预的有效性。这样既丰富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又有助于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可行的实践活动。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的,是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质性研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对团体过程进行详细的动态描述,能够深入地探索成员心理操作变化的“黑箱”。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均是通过海报招募自愿报名的在校高职生,经过面试甄选(主要是针对能否保证全程参加、参加的动机、改变意愿是否强烈等问题),最终确定本次“积极心态,幸福之旅”的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共32名。
(二)研究工具。
1.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该表包括6个主观感受项目和2个开放式项目,在每次团体辅导活动的总结任务阶段来完成。填写该表的目的是可以让指导者掌握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等,以便适时地作出调整保证辅导效果,同时也可以让成员能在每次活动后有一个总结和反思。
2.团体成员主观评估量表。该量表选择了10个可以反映出团体辅导效果的评价项目,将自己刚参加团体辅导时的状态定义为0,要求成员在团体辅导全部结束时,评价自己在各方面改变的方向和程度,从-5到+5进行打分。
(三)研究方法。团体心理辅导时间从2017年9月份末到2017年12月末,历时3个月。除十一国庆期间暂停一次,每10天进行一次、共8次、每次120分钟。本研究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涉及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方面。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团体成员主观评估量表结果。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后成员主观评估量表所得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成员对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效果评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在10个项目上的平均分都是正向得分,且基本分布在2~3分之间。因此可以说明,团体成员在接受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后在积极心理品质方面有所改善。以团辅后成员的自我评价分数与团辅前的状态(辅导前的状态定义为0)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团辅后成员改变的差异性显著检验
注:*p<0.05,**p<0.01,***p<0.001
由表2可以看出,与团辅前相比,团体成员辅导后在所有项目上都发生了显著改变。说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于提高成员的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方面的干预是有效的。
(二)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结果。每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后,成员都会填写《团体单元反馈自评表》对本次辅导作出评价。将8次团辅的6个封闭式项目的反馈情况进行频次统计,98%的成员认为团体辅导非常有吸引力;97%的成员认为团体辅导氛围非常融洽;99%的成员认为团体指导者能力非常强;95%的成员认为团体伙伴非常给力;94%的成员认为自己在团体辅导中表现非常好;95%的成员认为自己通过团体辅导收获非常大。由此可见,团体成员对团体辅导本身和自身表现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说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可以发现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体现在它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增强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感恩的心态,进行积极的人生规划,对未来充满希望。总之,积极心理学导向下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干预是有效的。总结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支持。本研究中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设计的。积极心理学主张把目光焦点聚集在个体的积极因素上,提倡用积极的态度对个体的心理问题作出解读,从而激发个体挖掘自身固有的内在潜能和优秀品质来获得幸福感。本研究在设计团辅方案时,都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所有成员,相信他们都具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与动机,更加看重挖掘成员自身的潜能和力量,创造积极的团体氛围以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美德,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识。只有团体成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他们才可以建立起发展性的眼光,学以致用,积极地去尝试,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设计科学合理、趣味性强。每个单元的团体辅导都设计为“暖身活动——主题探讨——心理辅导与训练——分享与总结”四个步骤,伴有多种心理辅导形式。这些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主题突出,可以使成员们迅速融入团体,积极自我探索,在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中收获成长。活动设计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游戏等形式引发成员思考与价值澄清,即有心理探讨活动,又有身体参与运动,这种丰富又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活动设计,一方面能够增强团体心理辅导的吸引力,活跃团体氛围,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成员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重视成员之间的成长促进关系。樊富珉指出“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小组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感情宣泄,相互支持,彼此依托的场所,从而使参与者更好地开发积极心理特性”。本研究中团体指导者鼓励学生真诚交流,畅所欲言,给成员营造了一个宽容友善、充满理解、具有支持性的环境氛围。成员很容易在彼此的坦露中找到共鸣,感觉不再孤单,减少了心理敏感性和负性情绪。成员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彼此信任、互相陪伴、互相激励、共同成长的默契。另外,团体内无形中会产生一种压力机制,成员们在相互监督下自觉进行积极训练,在见证别人改变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这样成员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成长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