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郊型小城镇的规划实践探索
——以苏州市平望镇为例

2019-04-25蒋维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城镇活力生态

蒋维科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 江苏 苏州 2150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化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一环。远郊小城镇属于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区,由于距离中心城镇较远,无法依托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产居分离、离散化的现状导致基本配套建设滞后。远郊小城镇亟需寻找符合自身且适宜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根据小城镇自身的资源情况可以将小城镇划分为有特殊资源作为依托和没有特殊资源作为依托这两类;根据其区位和服务范围,可以将远郊型小城镇划分为新市镇和专业镇两种类型。前一种分类有利于判断某个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定位,后一种分类可以区别某个小城镇发展的内部动力。具有特色资源的小城镇应发展为专业化小城镇,缺乏特色资源的小城镇应从区域角度找寻自身发展定位。

1、现实困境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就是典型的远郊型小城镇,位于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交界处,长期以来,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是平望镇主导产业,但是从近年发展来看,又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村镇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相对粗放的旅游与休闲产业对于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不足,在方法和时间的体现上缺乏优秀的创意和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工业用地大面积扩张,不规范建设破坏了水乡的生态本底;平望镇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对于环境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而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入,该外部性将逐步内在化,并对平望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2、规划思路

2.1 深化农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型;依托交通区位、生态文化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2 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推进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积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切实保障社会安全。构建镇村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设施系统,建立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2.3 建立稳定的河湖水荡生态网络

积极参与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加强与周边城镇合作,建立稳定的河湖水荡生态网络;科学制定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重视滨水地带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促进生态保护保育。

2.4 长三角一体背景下的区域协调

在产业上,借助上海的市场、信息和人才优势,提升平望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在生态上,加强太浦河水环境质量与保护,保障黄浦江上游河道水质安全;在交通上,借助通苏嘉城际铁路、S227 改线等交通设施,与苏州中心城区功能融合,有机联系,积极承接市内产业转移。

3、规划重点

规划提出融合、竞合、和合的发展之路,从绿色、活力、魅力、智慧、秀美等方向,将平望镇打造成倚湖环水的都市康养小镇、栖居活力中心、运河古驿的共享科创港湾。

3.1塑造丰富多元多的活力生活圈

塑造活力社区。结合区位、居住人群构成以及周边设施配套情况,对相应的社区设施点的业态构成提出差异化配置。构建十分钟社区生活圈,部分设施考虑十五分钟(1000米)服务半径。差异化配置住宅产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营造活力水岸。水是平望灵魂所在,通过建立四个一的水岸空间,结合周边活动需求,打造功能丰富多样,空间形式各异的活力水岸,满足居民近水、亲水、戏水的多样化需求。

图1 活力水岸空间元素

打造活力游线。结合传统旅游要素,拓展新游憩体验,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文、展、养、康、研等。引导游客环大龙荡体验健康养生、体育运动、民俗文化,参与环湖慢跑、休闲垂钓,享受特色购物、康复保健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3.2 打造林湖交融的蓝绿网

规划以带状公园为链、社区公园及各类主题社区公园镶嵌其中的绿地系统,实现5分钟到社区绿地,10分钟到滨水绿地,15分钟至湖荡;完善大海绵格局、小海绵设施的道路体系,结合关键生态水因子分析与水安全评估,预留敏感生态廊道及海绵斑块,保障河、湖、田、荡的生态空间格局。

3.3 营造古今辉映的文脉网

通过塑造新空间场景,演绎平望历史古诗意境,实现老平望市井生活画卷的新时代演绎。利用莺脰湖九华寺庙的佛教文化影响力,拓展“佛”“禅修”文化与养生修心康养文化的契合互动,在新镇植入新的禅养酒店、禅意度假村载体。吸收代表性建筑风格的形式,进行变体的创新演绎,形成兼具老平望元素和新平望韵味的“苏而新”的建筑创作。总体形成起伏跌落的水韵律动的天际线。在中鲈大道入口等形成制高点,突出门户形象。

3.4 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新市镇

主要组团联系道路(中鲈大道与平梅大道、太浦大道与中鲈大道)交叉口通过智慧绿波优化建设“智慧公交+掌上公交”,公交车配备智能化设备电子站牌实现“实时报站”,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把“电子站牌推送到人的指尖”,提升智慧交通水平;建立移动智慧医疗云平台,把医疗线上的平台和线下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借助微信等网络方式,开发平望大龙荡康养小镇智慧旅游终端APP,为游客规划提供多种到达下个景点的途径。

4、思考与展望

城市远郊型小城镇具有与近郊型小城镇不同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整合发展模式是此类小城镇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有利于完善城市市域功能和空间体系建设。展望未来城市远郊型小城镇的发展前景,理顺市、区县和小城镇管理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城市和小城镇良性互动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小城镇活力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活力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改制增添活力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生态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