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设备管理
2019-04-24吕硕亮
吕硕亮
摘 要:在企业组织生产中,企业设备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是生产经营的根本保障,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的生产效益离不开设备,加强企业设备管理可以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企业应加强设备管理,不断规范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使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加强企业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设备;管理方式;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5-0234-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逐渐趋于现代化和科学化,其中设备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存在诸多问题,缺少健全的机制、灵活的组织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设备管理由员工进行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有效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优化设备管理维修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时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1 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理念落后。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受传统思维束缚,接受新理念和新设备的能力较差,对于引进的先进设备采用落后的方式进行管理,不愿将设备管理纳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始终认为现场操作是最为安全高效的行为,管理上缺乏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落实,从而导致设备管理水平低下,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此用时,在设备管理中只注重设备的正常维护,满足正常生产需求,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革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不注重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众多企业设备管理中,都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激励机制的应用。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激励机制,但制度内容都是“以罚代管,罚重奖轻”,将做好的工作定义为本职工作,做不好的工作定义为失职,从而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对企业管理制度存在抵触情绪,对设备管理工作应付躲避,推诿扯皮。另外,一些高级维修员工和技术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生产技术,忽视了设备的管理,导致设备频繁出现零星事故,影响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大幅降低。
(3)设备管理不规范。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大部分员工凭经验或对照说明书进行管理,没有建立系统台账进行分析、研究,设备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另外很多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看上级领导态度进行设备管理,管理思想不正确,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员工与员工或部门与部门之间未形成“分工明确、共同协作”的局面,设备管理人员技术单一,会管理的不会维修,会维修的不会保养,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4)设备维修体制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设备逐渐应用于企业生产中,虽然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但是设备的维修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技术人員只能够对于简单的问题进行处理,没有能力解决设备的中央控制系统或者精密多元件出现的问题,企业缺少“爱钻研、懂技术、会创新”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导致设备的正常运转得不到有效保障。企业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落后思想和体制,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先进设备的维修技术学习,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优秀技术人才,使他们在处理先进设备的核心部件时能够得心应手,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
2 加强企业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切实加强领导层重视,搞好企业设备管理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人和设备是搞好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因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全面配备高水平装备,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果设备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会严重浪费资源。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经营,更要重视设备的管理维护,设备是保持生产稳定和经营稳定的基础保障,如果设备处于严重失修状态,会造成设备事故的发生,轻则影响生产经营,重则威胁员工人身安全,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适应新时代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为企业安全稳定持续生产提供有利保障。
2.2 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设备管理
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方法也逐渐出现一些变化,想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要求。在规章制度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制度的定期修订和完善来满足设备类型、品种变化和生产发展的需要,管理人员要带头执行制度,做的好给予奖励,做的差严厉处罚,使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有效开展,保障管理成效;其次要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基础工作,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引进,在实际管理中需要做好设备原始数据记录,建立各种统计报表,健全设备管理档案,确保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和检修,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适当开展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深挖设备潜力,提高设备性能。
2.3 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提高技术装备素质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设备因其较好的性能、较高的效率以及较低的成本等特点,逐渐替代传统旧设备,使用效果良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受摩擦、振动、疲劳、热应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强度下降、厚度变薄、精度降低的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设备损坏或变形,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而且设备如果长期闲置或停用,也会出现腐蚀或老化的问题。为了使企业生产规模和设备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企业需要通过老化零件更换和设备更新改造的方式及时补偿设备损耗,从而改善和提高设备技术装备素质。
设备更新就是淘汰传统的落后低效设备,引进经济效率的新型设备,从而减小企业能耗,提高生产效能,保障生产质量。设备的更新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设备出现严重耗损,大修后性能和精度仍不符合工艺要求;二是设备耗损不严重,但技术上已陈旧落后,具有较高的耗能、较低的效率以及较差的经济效益;三是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四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身安全与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改造时间长且效果差。设备是否需要更新除了以上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果外,还需要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或役龄长短进行判断。
设备改造就是对原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先进的经验或技术进行改造,将新部件、新装置装在旧设备上,对复杂的设备运行程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设备性能和效率,降低设备能耗,减少事故频率。设备改造需要以下面几项作为出发点,去旧换新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二是改革产品结构,使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性能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要;三是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2.4 推进设备综合管理,改善企业装备水平
(1)加强企业设备管理。企业要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管理机构,完善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网络,对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管理标准进行明确。同时,加强先进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学习,逐步建立设备管理体系,不断改善企业装备水平,从而降低设备成本、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综合使用效率。
(2)加强企业设备使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购置设备的目的是为了生产,设备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发挥生产力的作用。在设备使用中,其自身的结构、材质和性能直接影响着使用寿命、生产效率以及工作精度。在设备管理中,如果使用合理、操作正确、维护到位,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率,减少设备磨损,保持加工精度;如果违规使用、违法操作、违章检修,会使用设备磨损严重,设备寿命大幅缩短,使用精度严重降低。员工如果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对设备进行认真操作和精心维护,能够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左右。
(3)加强企业设备维修。受外部负荷、磨损、自然侵蚀等因素的影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设备精度降低,个别零部件尺寸改变,整体使用性能下降,导致生产质量不达标。加強设备维修能够使损坏的部位或零件得到有效修复,从而保证设备原有的运行性能,降低设备事故发生率,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定期的维修还能够使设备的寿命得到延长,从而充分发挥其生产效能,保障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
(4)加强企业设备改造。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原有的设备无法满足当前生产需求,通过先进的经验或技术对设备进行改造,能够优化设备运行性能,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设备改造主要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从而满足生产要求,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消除或减少设备污染。
2.5 提高设备管理效益,优化生产劳动组合
一是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及时更新员工的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现代化设备管理水平,有计划地开展员工技能培训。
二是建立目标保证体系。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建立设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自上而下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管理。
三是强化设备网络管理。加强信息传递网络建设,将设备联入自动化信息控制平台中,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减少人力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四是加强设备技术状态检测。员工可以按照状态监测和故障间隔期分析的结果,对运行设备进行针对性维修,坚持预防为主,防修结合,减少故障停机时间,降低维修费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设备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细化设备管理内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企业要把设备管理工作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不断探索设备管理的新对策,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水平,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付友伟.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研究[J].上海造船,2010(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