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择”坚持出来的科学家
2019-04-24李祥霓
李祥霓
2017年7月11日中午,我在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办公室与梅宏先生畅谈,梅先生挠了一下他的“小平头”笑着说。
“从哪儿说起呢?我真没有什么可说的。”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一天,在外婆的柴房里发现了一本破旧的《封神演义》,被书中充满科幻色彩的生物武器影子故事迷住了。接着,我又读了四大名著以及当时的禁书《苦菜花》系列小说,对文学的痴迷,让我一直梦想当作家。”
高中时梅宏读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后,认为“简直就是写给我的”。之后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更如冬日的暖阳,熨烫着梅宏的心,让他坚定地确认了“我要当科学家”的理想。
1980年7月,梅宏以高考全縣第一名、贵州省高考第三名竟然差点落榜!追查下来,原来是梅宏的体检表格被错调了。梅宏被补录到了陌生的“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梅宏伤心地放弃了自己填报的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沮丧地接受了“被选择”。
“有时候,被选择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反而安心了。”
回想自己“被选择”的经历,梅先生却有了另一番感悟:“相比较现代社会的选择太多,诱惑太多,当年的‘被选择也未必就是件坏事。被选择了,却省去了许多时间来做思前想后的考虑,迷茫也少些;被选择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弯路让人去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一件事,你只要坚持,就是专家。”
在南航读完学士、硕士,又到上海交大读完博士,再到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一直坚持“计算机软件开发、研究”的梅宏,1999年3月,到美国贝尔实验室作访问科学家。
2000年4月,访问工作一结束,梅先生立马启程回国,在北京大学继续他的计算机研究。
提起家乡贵州,阳刚的梅先生一下温婉起来。他说,有这么一件事,至今我一直为之高兴着——2000年全国评博士学位授权点,刚从美国回来的梅先生担当学科评议组的秘书。“贵州大学当时有两个优势学科,一个是计算机软件,另一个是农药学。按当时政策,可以倾斜照顾一个学科,另一个需参加正常评审。后来,贵州大学的农药学先通过评审,并将消息通知了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我作为评议组秘书,并没有急于转达这个消息,从而使得计算机软件学科也顺利通过评审。”
梅先生微笑着回溯帮自己家乡成功地多得一个博士点的时候,眼睛里闪亮着孩子般纯洁的喜悦。
2012年,梅宏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将奖金20万港币悉数捐给了母校敖溪中学。
2015年,梅宏又向敖溪小学捐建了一座价值二十万元的“思学亭”,并给同学们留下了他自己的座右铭“志存高远,行积跬步”。
梅先生说:“我本身是贵州人,愿意和所有在外的贵州人和各界关注、关心贵州的人一起,尽力助力贵州发展。”
“对于贵州,我充满信心,相信贵州会越来越好。”梅宏如是说。(编辑/高纬时)
介绍:
梅宏,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在构件化软件中间件、开发方法学和工具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次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与优秀论文荣誉。获国家技术发明授权10余项。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科学项目,两次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