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用于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04-24邢坤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脑血栓西医黏度

邢坤

沈阳市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康复医院康复科,辽宁沈阳 110032

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脑血栓,动脉粥样化是该病的疾病病因,患者通常在安静或睡眠状态发病,由于脑局部缺血或供血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处于缺氧状态,随时间的进展脑组织可能软化坏死或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1]。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为脑血栓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为探究该方案的治疗效果,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该次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7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未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西医对脑血栓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过经颅多普勒、CT或MRI检查后确诊。对照组男性患者 2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 45~74岁,平均年龄(60.33±4.77)岁,病程 10 d~5 年,平均(3.21±0.67)年;研究组男性患者 2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 45~74岁,平均年龄(59.93±4.85)岁,病程 10 d~5 年,平均(3.27±0.59)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以及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依从性差,患有精神疾病,意识不清晰,重要脏器有合并性重大疾病或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过患者和家属同意后使用,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内容,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 方法

1.2.1 西医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危险程度,选择适宜患者的西医治疗方案,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甘露醇、血塞通等,进行溶栓、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等相应的治疗,持续治疗40 d,后续制定康复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2]。

1.2.2 中医辨证施治 研究组在常规溶栓、控制脑水肿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中医组方用药以患者的病情,中医辩证结果以及患者中医症候为依据酌情增加或减少药物成分、药物剂量:中医组方的主要成分为白术6 g,牛膝9 g、地龙 9 g、川芎 9 g,丹参 12 g、红花 12 g、桃仁 12 g、赤芍12 g,当归15 g,黄芪20 g;①中医诊断头重脚轻、头晕目眩、舌苔薄白、滑脉者,可加用茯苓、半夏等药材煎服,加用剂量为每味药材各12 g;②中医诊断面部萎黄、体虚乏力、舌暗苔白、脉细者,可加用菖蒲、郁金、炙甘草等药材煎服,加用剂量为每味药材各12 g;③中医诊断面部赤红、心绪烦躁、小便赤黄、舌红绛苔薄黄、口唇干燥、脉弦者,可加用龟板、熟地、天冬、白芍等药材煎服,加用剂量为白芍15 g,其余各12 g[3]。一剂以500 mL清水煎煮,患者每日服用1剂,分早晚2次等量口服,共服用30 d。

1.3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并计算总有效率: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行走能力、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等基本恢复正常,能够生活自理;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行走能力、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等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行走能力、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等改善甚微甚至无改善者[4]。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比,血浆黏度比以及全血黏度比。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6例;研究组总有效37例,有效率94.87%,对照组总有效33例,有效率84.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对比,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细胞压积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s),(%)]

组别 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黏度比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比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4.62±3.56 44.87±3.28 1.974 1.113 4.23±0.44 38.82±2.14 7.302 0.031 1.76±0.25 1.75±0.63 1.567 0.753 1.47±0.09 1.56±0.12 6.148 0.017 4.92±0.28 4.95±0.39 1.296 0.866 3.98±0.34 4.62±0.29 5.337 0.022

3 讨论

中医学将脑血栓归属于“中风”范畴,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学辨证施治方案逐渐应用和推广,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5]。研究认为脑血栓患者血动力不足,血液黏稠、聚集、易凝,这也是脑局部组织血液流量减少或供血中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脑血栓症状多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生,是由于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流动更为平稳和缓慢,由此更易发生堵塞[6]。脑血栓一旦发生应该及时治疗,若局部脑组织长期缺少血氧供应,则会更严重的损伤或坏死,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7]。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开具的组方中,以黄芪、当归等药材为主,当归是补血活血的佳品,黄芪则是补气的常规药材,补足元气才能促进气血运行,鼓动血液流动,活血化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辅以其它滋补、健体、活血、通窍的中药材,同时利用中医的辩证思维,针对患者的面相、舌苔、脉象等酌情加用中药材,对症治疗,患者缺什么则补什么,达到了更佳的治疗效果[8-9]。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了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最终疗效对比,研究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6例;研究组总有效37例,有效率94.87%,对照组总有效33例,有效率84.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7,P=0.02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对比,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两组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红细胞压积比对比(t=7.302,P=0.031),血浆黏度比对比(t=6.148,P=0.017),全血黏度比对比(t=5.337,P=0.022),可见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董纪坤等[10]的研究中,选择了2015年 5月—2016年 5月期间的6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治疗,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疗法,34例实验组患者则行中医活血化瘀辩证疗法,最终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3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4.12%,对照组2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9.41%,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该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对于脑血栓患者确有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挖掘其潜在价值,为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猜你喜欢

脑血栓西医黏度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