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大腺瘤与颅咽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2019-04-24宁厚法
朱 叶,宁厚法
[作者单位]261053山东潍坊,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朱叶,宁厚法)
垂体大腺瘤与颅咽管瘤临床表现多样,垂体大腺瘤常呈哑铃状、葫芦形,局部囊变、坏死常见,而颅咽管瘤形态多样,呈囊性或囊实性,壁厚薄不均,从形态方面较好区分两者。但如果大腺瘤全部为囊性,则较难与颅咽管瘤区分。垂体大腺瘤一般会先在鞍内生长,后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所以理论上正常垂体结构是不会显示的,但也存在腺瘤一侧生长的现象,即可以看到部分正常垂体,而颅咽管瘤可压迫垂体,使垂体变扁、形态失常,此时就会对诊断产生干扰。笔者收集所在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病例资料进行影像学鉴别,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术前MRI诊断为垂体大腺瘤13例、颅咽管瘤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及手术病理检查,将前后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6~52岁。表现为视力障碍10例,头痛头晕9例,垂体功能紊乱3例,矮小症1例。
1.2 方法 选用GE Signa HDxt 3.0T磁共振扫描仪、正交头线圈。矢状位T1WI:TE 24 ms,TR 1750 ms;冠状位 T1WI:TE 24 ms,TR 2250 ms;冠状位 T2FSE:TE 130 ms,TR 1880 ms;层厚 2.5 mm,层间距 0.5 mm;FOV 18 mm×18 mm,矩阵 256×192。扫描层厚2.5 mm,层间距0.5 mm。均行磁共振增强扫描。
2 结果
术前MRI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的13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其中鞍内生长有7例,鞍内鞍上同时生长有6例,所有病例垂体显示不清。8例垂体大腺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囊性改变,5例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3例T1WI、T2WI均呈高信号,其中2例可见液体分层,下层信号较上层明显减低,手术证实为瘤体囊变并出血。
1例术前MRI诊断为颅咽管瘤的患者术后病理为垂体大腺瘤,该瘤主体位于鞍上,且几乎全部为囊性改变(图1a~图1d),极易诊断为颅咽管瘤。
图1 垂体腺瘤影像学资料
回顾性分析发现两个关键点:(1)大部分层面垂体显示完整,仅1个层面与瘤体分界不清(图1b,图1c);(2)囊变区出现液体分层,近地侧信号极低。其余9例术前诊断为颅咽管瘤的病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其中7例只在鞍上生长,2例鞍内鞍上同时累及。所有病例垂体呈受压改变,瘤体与垂体组织分界清楚,容易区分。9例病例均为囊性肿块,5例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2 例 T1WI、T2WI均呈高信号,2例T1WI呈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1例出现壁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图2c)。
图2 颅咽管瘤影像学资料
3 讨论
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体细胞的单克隆突变引起的,此瘤多发生在成年人,为鞍区好发肿瘤之一;颅咽管瘤是良性肿瘤,它的发生与Rathke囊有关,Rathke囊在胚胎发育期从原始口咽移行至垂体窝所经过的各个解剖部位均是颅咽管瘤的发病部位,但颅咽管瘤好发于鞍上[1,6,9]。该病发病年龄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为5~10岁,第二个峰值为40~60岁。
MRI表现:垂体腺瘤具有柔软的质地,若受到鞍隔的限制,会出现局部变细的现象,即“束腰征”。腺瘤先局限于鞍内生长,导致鞍底扩张,骨质变薄,后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此时正常垂体已经被压扁,较难识别。但是也存在垂体瘤向一侧生长的现象,即可以看到一部分正常垂体,同时总会有一个层面瘤体侵犯垂体,与垂体分界不清。如果瘤体生长过快,会导致部分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囊性改变[5],即 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而肿瘤向上生长,逐渐压迫到垂体门脉系统,也会导致肿瘤缺血、坏死。因垂体大腺瘤血供丰富,含大量不规则血窦,而窦壁又较薄弱,所以会经常出血,囊内液就是出血引起分层所致,含铁血黄素较重,所以近地侧 MRI 信号较远地侧要低[7,8]。
颅咽管瘤呈良性、膨胀性生长,此瘤多为囊性肿块,瘤壁主要为复层扁平上皮,囊内液体就由上皮细胞分泌。术中可见颅咽管瘤囊内浮游的光样胆固醇结晶,囊液呈草黄色清亮液体或黄褐色内燃机油样,放置不凝固,所以颅咽管瘤的囊液性质与垂体大腺瘤是完全不同的。胆固醇量的增多可以增加T2信号,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也会增加T2信号,而中等量的蛋白质反过来又会抵消胆固醇的高信号,这就导致囊内复杂多样的信号改变[1,3,8]。 由于脂质物质会漂浮于远地侧,所以囊腔内如果出现液平面,远地侧MRI信号较高[2]。壁结节也是该病的一个特点,增强是明显强化的。
一般情况下,垂体大腺瘤较易诊断,对于不典型者笔者认为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即可鉴别诊断:(1)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均可跨鞍内和鞍上生长,此为诊断的重点[4],垂体腺瘤总会与垂体相连或正常垂体不显影,而颅咽管瘤只对垂体起到物理性压迫改变。(2)垂体大腺瘤易囊变出血,而颅咽管瘤则较少出血,囊内液平及囊内特殊信号特征也可作为鉴别依据。颅咽管瘤囊内脂质多位于远地侧,呈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而垂体大腺瘤出血后的信号分层因含铁血黄素沉积多为近地侧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