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说文本的汉语复句类型拓展研究

2019-04-24

关键词:施耐庵复句严歌苓

(齐齐哈尔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复句的分类是以语义为基底,用关联标记限定的。可是,汉语存在大量无标记复句,要依据怎样的原则来确定其类属呢?此外,既有的复句系统是否全面地反映了汉语复句的所有类型?为了解开这些疑问,我们采用对现代汉语典范文学作品进行穷尽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汉语新的复句类型,以拓展汉语复句系统,完善复句理论。

一、汉语复句的特色及研究设想

(一)无标记复句的常态性和主体性

通过对《水浒传》《红楼梦》《老残游记》《艳阳天》《第九个寡妇》和《秦腔》中抽选的六十万字语料进行穷尽性分析,发现在贴近现代汉语口语的、体现汉语语言最自然的使用风貌的小说语言中,无标记复句占67.4%。这说明,在汉语的复句系统中,无标记复句是主体,是一种常态。

(二)关系范畴的多元性和变化性

关系范畴是从具态的语义表达中抽象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关系类别。意义表达是立体的,而关系范畴是一维的、明确的。意义的表达要依托关系范畴,但是关系范畴不是意义表达的全部。一个意义表达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得到的关系范畴的解读是不同的、多元的。比如“你去南京,我去南京”是一个无标记的复句,没有关联词语作为明确的形式标记的时候,对两个事件表达之间关系的理解就存在不同视角的差异。

因果关系:既然你去南京,我也去南京。

条件关系:只要你去南京,我就去南京。

并列关系:你去南京,我也去南京。

选择关系:不是你去南京,就是我去南京。

递进关系:不但你去南京,而且我也去南京。

通过添加关联词语的方法,可以辅助我们从一个视角切入,来确定两个事件表达之间的关系。邢福义曾指出,关联词语有显示、选示、转化和强化四种功能。[1]33-36这恰好说明了关联词语作为关系范畴的形式标记,是建立在语义关系基础上的视角制约。这种视角的架构既可与复句内容所表达的客观关系相吻合,强化这种逻辑—语义关系,如,并列关系复句“你去南京,我也去南京”,又可以提供一种潜在的关系视角,这种视角不一定必须与复句内容相吻合,它是转换复句关系或重塑复句关系类型的形式手段。如上文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选择关系和递进关系复句。因此,关联词语可以转化无标记复句的类型。

(三)复句分析之功能标准的确立

因为依据语义标准分析无标记复句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加之汉语复句无标记是常态,所以我们结合语言表达的上下文语境、目的和效果,综合起来视为功能标准,来确定一个复句的类属。虽然语义标准见仁见智,但是一个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表达目的、效果和功能是唯一的。如:“昨天的暴雨冲塌了木桥,孩子们只能趟水过河,到对岸上课。”这一无标记的因果复句,其中还蕴含有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先后次序,所以是一个兼有两种关系的复句,但是在上下文语境和表达目的中,时间先后顺序退居次要,而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因果关系,所以这个句子属于因果复句。又如:“他上前就是一巴掌,小女孩委屈得哭起来。”此句仍是因果关系和顺承关系兼有的,但是依据语境,因果并非表达的重点,也不是表现的目的,故而,此句凸显了先后时序下的一种动作和结果的顺承关系。因此,依据功能标准就可以滤去不重要的关系,确立主要关系,明确无标记复句的类属。

(四)基于小说文本的穷尽性分析及复句系统的建构

复句系统是否完整、建构是否科学取决于我们的理论体系重新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是否符合实践,是否能深入且全面地解读复句。我们既要立足于汉语的语言实际,从语言现象中发掘规律,又要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开展,要积极将语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我们的复句系统才是全面且科学的。

本文选取了《水浒传》《红楼梦》《老残游记》《艳阳天》《第九个寡妇》和《秦腔》六部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小说,抽取六十万字的文本,创建复句语料库,并对文本进行穷尽性分析,最终在既有复句系统之外,发现了十种新型的复句。[注]鉴于现实文本中复句切割的难度大,本文所谓复句包括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本文重视关系范畴和类型的分析,多重复句以主要的复句关系,即第一层次的复句关系为复句类型的确立标准。这十种复句也是十种新的关系表达,体现了新的关系范畴。通过属性特征和表达功能分析,本文将这十种复句纳入既有的复句系统,确立出耦合复句和时转复句两大类。在新型复句归属问题的探求过程中,我们发现,复句系统中各种复句之间存在分别关系、交叠关系以及衍生关系等关系特征。依据这样的关系特征我们确立了不同的复句(既有复句和新型复句)之间的地位关系,以此建立起了新的、较为全面的复句立体网络系统,完善了汉语复句系统,为今后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了保证。

二、十种新型复句类型的确立

(一)共生型复句

共生型复句,指复句整体上表现的是一个场景或一个事件。方式是从这个场景或事件的两个或多个侧面切入进行立体、互衬的描述。这两个或多个侧面合为一体、互相依存、同时而生、互相影响。其特点有三:同时性、共像性和互衬性。如:

例1.孙怀清从儿媳葡萄身上抱过吃饱了睡着的孙子,在狭长的窑洞里走过去走过来,油灯把他的影子投在土墙、土拱拱上。(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1中表现了一个场景,即“孙怀清在油灯下走动产生投影”。但是从两个侧面来描述,即“抱孩子走来走去”和“影子投在窑洞上”。“走动”和“投影”同时发生,同属于一个场面,且互衬描述,“没有孙怀清这个实体就不会投影,而投影恰恰是孙怀清的”。它表达的是一个事件和情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互衬融合,耦合一体。前一个侧面的表达是为了后一个侧面的表达做铺垫,而后一个侧面的表达是为了呼应前面的铺垫。同类又如:

例2.他迈着结实有力的步伐,走在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有棱有角的小石头子儿,在他那双钉着老牛皮的鞋底子下边咯吱咯吱地响着。(浩然《艳阳天》)

例3.那人把门边的几块砖挪了出去,一个洞渐渐大起来。(严歌苓《第九个寡妇》)[语境:五合给墙扣了个暗洞来偷东西]

例4.镇里村里的许多标语都是史修阳帮着写的,他一笔不赖的书法可得了个机会显摆。(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以上的侧面融为一体的表达。如:

例5.(萧长春)放在嘴边一吹,麦鱼子飞跑了,剩下肥壮壮的麦粒儿。(浩然《艳阳天》)

例6.油壶里的油大概是不多了,(火)正烧着灯捻子,(火光)昏昏暗暗,(灯芯)还不住地爆跳。(浩然《艳阳天》)

例5分别从“(萧长春)吹”“麦鱼子飞跑了”“麦子留下”三个侧面来描述一个事件场景,三者合而为一。例6与“油不多”相伴而生的是“火干烧灯捻子”“灯光昏昏暗暗”“灯芯子不断爆跳”,四个方面共同交织了一个场面意境的描绘。三向、四向的共生型复句并不多,共生型以两向居多。

(二)意复型复句

共生型复句以多侧面表现一个场景居多,还有一些一体两面地表现一个事件的复句,依据语境,其两个侧面所表达的内容具有意义重复性,故而我们称之为意复型复句。如:

例7.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施耐庵《水浒传》)

例8.雷横当下拜辞了下山,宋江等再三苦留不住。(施耐庵《水浒传》)

例9.朱梅的脸也不白了,腮帮上涂了胭脂似的。(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7中,“便行”“不住”一样的意思,从正反两个侧面叙述“我今日就离开”的事件内容;例8中,“拜辞”和“留不住”表达了一样的结果,从正反两方面描述“雷横拒绝入伙,执意离开”的事件内容;例9“脸不白”和“涂胭脂”正反面都表达一样的意思,即“朱梅脸红”。这些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之中,两个表达侧面,阴阳一体,意义重复。尽管语言是经济的,但是在一定的表达场合下,也会出现分句意义复叠、耦合表意的句子建构。这不仅符合汉民族“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也做到了交互衬托且辩证统一。

(三)配排型复句

配排型复句,指复句的两个表达主体,往往把两个人的活动进行一此一彼的分配,进行安排,合在一起形成一气,表示一种配排的功能。此种复句表现了自我与他我的融合一体。如:

例10.你两个先行,我等他一等。(施耐庵《水浒传》)

例10一般看作祈使句,但是祈使句是依据语气的句子分类。而本文研究的是复句句型,是按照句法和语义进行分类的,所以两个不同的分类标准必定会有交叉。本文认为,祈使句仅仅代表一种语气,而在句型分类中完全可以对复杂的祈使句形式内部进行句型分析。本文以句型分析为主,故而暂时将语气分析列为次要,不做考察。两个视角在句子中可以兼容。从关系的角度讲,分别说明你的行为和我的行为,彼此一韵,形成回合的节奏。在功能上,它们是分配、安排的关系。同类又如:

例11.你慢慢的走,我替你先到地下收拾房子去!(刘鹗《老残游记》)

例12.你出去叫人给他预备茶水,我叫醒他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四)迎合型复句

迎合型复句,指句子中的两个表达主体,通过词汇—语义相配的手段,来表述两件事情的前铺后迎、卯榫合一的关系。如:

例13.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曹雪芹《红楼梦》)

例13“要罚”和“应罚”交相呼应。这种呼应形成“前铺后迎”的特点。前段设下“埋伏”,后段迎着“埋伏”而来,卯榫合一。汉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典故就是迎合关系的一种表现。同类又如:

例14.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曹雪芹《红楼梦》)

例15.世上有一种鬼名字叫日弄,你李上善就是日弄鬼!(贾平凹《秦腔》)

有时候,汉语的复句中前一分句交代一个既存的事实或者现象,为后一个事件或者活动的描述做铺垫,这样的句子本文认为也是迎合型复句的一种表现。如:

例16.药铺门外的街道往起翘,翘得像一堵墙,鸡呀猫呀的在墙上跑。(贾平凹《秦腔》)

例17.你这儿藏的有烟土,我想弄点儿卖给那时候驻咱这儿的老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18.几十年上百年的淤泥比墨还黑,村里人染黑布就挖池底的黑泥来染。(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16“街道翘起”和“鸡鸭在上面跑”两个表达主体之间有迎合关系。例17“有烟土”和“弄烟土”之间前铺后应,迎合一体。例18中,淤泥黑的特性为染布做了铺垫。在这些句子中,前面的描述是为后面行为的表达做铺垫。两个表达主体卯榫合一,交合共容。前段不是后段的原因,而是后段行为得以实施的既存条件。

(五)补偿型复句

补偿型复句,指前段用否定形式表达一种意念的缺失,后段针对缺失给出补偿。两个表达主体互为照应,互相迎合。如:

例19.如今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曹雪芹《红楼梦》)

例20.哥哥放心自去,晚间兄弟替你料理。(施耐庵《水浒传》)

例21.看你打水老费气,叫我给你摇吧。(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六)回应型复句

回应型复句,指表示后段对前段的情形或行为作出瞬时回应的复句。这种回应具有随机性和临时性,并非常规性。有时候有关系标记“一……,就……”,如:

例22.去年一闹灾荒,弯弯绕拍着大腿乐。(浩然《艳阳天》)

例23.他上去搂她,她身子一让。(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24.邢夫人使个眼色儿,跟的人退出。(曹雪芹《红楼梦》)

回应型复句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一问一答式。一问一答即兴回应。

例25.贾母因问作何事了,众人便说作诗。(曹雪芹《红楼梦》)

例26.贾母因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忙回是螃蟹的。(曹雪芹《红楼梦》)

(七)行果型复句

行果型复句:行为和其产生的结果两相呼应形成一种复句。

例27.蔡九知府再把戴宗考讯了一回,语言前后相同。(施耐庵《水浒传》)

前段表达实施一个行为,后段应着这个行为产生结果。一般来讲,行为的实施是以施事者作为视角来描述的,而结果是以文本作者对于场面观察的客体的视角进行描写的。这样分别从施事者和作者两个不同的视角来交相描写一个意境。

例28.李逵用手去掇,原来却是和座子凿成的。(施耐庵《水浒传》)

例29.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子两腮紫胀起来。(曹雪芹《红楼梦》)

例30.鬼子却突然把刀尖一提,人们看见葡萄的一支羊角儿齐根给削断了,落在地上。(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在行果型复句中有一类——视景型复句使用比例较高。前段表达“看”的动作,施事者视角,后段表达“景”的内容,是作者视角。一视一景,句子的意象性增强,画面切换,既简省又有意韵。视景是一种抽象的模式,在具体的用例中,不仅仅是“看”,汉族人的语言表达中常常将“听”“嗅”“摸”等等其他行为动作和相应得到的内容结果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句,所以概而论之,命名为视景型复句。如:

例31.(李逵)去锅里看时,三升米饭早熟了,只没菜蔬下饭。(施耐庵《水浒传》)

例32.大家忙走来一看,只见薛蟠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的似个泥猪一般。(曹雪芹《红楼梦》)

例33.萧长春朝门外看看,月亮已经移到正中天,时辰实在是不早了。(浩然《艳阳天》)

例34.她又回到小学校时,正见那个中年嬷嬷和一个老嬷嬷在井上摇橹橹把。(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表示听、摸、嗅之类的复句举例如下:

例35.宋江听时,是赵能声音。(施耐庵《水浒传》)

例36.他摸摸老班长,老班长已经睡着。(浩然《艳阳天》)

例37.宋江把袖子里摸时,手内枣核三个,袖里帕子包着天书。(施耐庵《水浒传》)

例38.(萧长春)又摸了个闻闻,是豆油。(浩然《艳阳天》)

关系标记特点为:

1.“……,只见/听……”。如:

例39.宋江分开帐幔,钻将出来,只见是两个青衣螺髻女童,齐齐躬身,各打个稽首。(施耐庵《水浒传》)

例40.说着,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曹雪芹《红楼梦》)

2.“V看/听/摸时,(果见/只见)……”,除了上文例31、例35、例37,又如:

例41.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曹雪芹《红楼梦》)

例42.石秀吃了一惊,跟那老人出来看时,只见七八十个军人背绑着一个人过来。(施耐庵《水浒传》)

另有,“V看……时,……”。如:

例43.石秀看那和尚时,端的整齐。(施耐庵《水浒传》)

3.“一V/VV/V了一V……,(只见)……”(V看/听/闻/摸),除了上文例32、例33、例36、例38之外,又如:

例44.说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曹雪芹《红楼梦》)

例45.在窗户外头听了一听,原来是和鲍二家的媳妇商议,说我利害,要拿毒药给我吃了治死我,把平儿扶了正。(曹雪芹《红楼梦》)

例46.(袭人)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紥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曹雪芹《红楼梦》)

无标记用例有:

例47.两个行到巳牌时分,前面来到一个去处,四围都是高山,中间一条驿路。(施耐庵《水浒传》)

例48.众人围随同至贾母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曹雪芹《红楼梦》)

例49.她把他引到自己的磨棚,里面有个木墩子,上面坐个铜盆。(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八)截插型复句

截插型复句,指表达一个行为事件正在进行或者将要进行,而另外的事件忽然插说进来,截断之前的行为过程,形成事件表达的交错意境。

第一,对正在进行的行为事件的截插。如:

例50.(李纨)正乱着安排,只见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曹雪芹《红楼梦》)

例51.史老舅趁乱把烟袋锅掏了出来,正装烟,史春喜跳上去,一把把他烟袋抓下来。(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第二,对即将发生的行为事件的截插。如:

例52.(马立本做梦)刚要跟她握手,窗棂的敲击声,把他惊醒了。(浩然《艳阳天》)

例53.葡萄正要舀猪食,少勇的手从她身后过来,拿过破木瓢,替她舀起来。(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关系标记特点为:

1.“正/正待/正欲/正在/正要……,只听得/只见/只听的……”、“恰待/却待/刚/才要/方欲/方要/刚/刚要/刚想……,只见/只听……”、“正……,要……,……”等。如:

例54.两个人正好睡哩,只听得咯咯地木鱼响,高声念佛。(施耐庵《水浒传》)

例55.李逵在背后听了,正待指手画脚,没做奈何处,只见一个人抢向前来,拦腰抱住。(施耐庵《水浒传》)

例56.(石秀)正欲要和戴宗、杨林说些心腹之话,投托入伙,只听的外面有人寻问入来。(施耐庵《水浒传》)

例57.(马之悦等)正在积极筹办,想不到萧长春回来插一杠子来反对。(浩然《艳阳天》)

例58.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施耐庵《水浒传》)

例59.众头领席散,却待山上,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施耐庵《水浒传》)

例60.(李纨等)刚说着,只见贾母已打发人来请,便都往前头来了。(曹雪芹《红楼梦》)

例61.香菱应着才要走时,只见平儿忙忙的走来。(曹雪芹《红楼梦》)

例62.平儿方欲笑答,只听山石背后哈哈的笑道:……(曹雪芹《红楼梦》)

例63.(黛玉)吟罢搁笔,方要安寝,丫鬟报说:……(曹雪芹《红楼梦》)

例64.第三个瓶子刚拿到手,门帘子呼啦一下撩开了,跳进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浩然《艳阳天》)

例65.(马连福)刚要过河,后面有人喊他。(浩然《艳阳天》)

例66.(孙少勇)刚想和她说说话,她哇的一声又接着哭上了。(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67.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曹雪芹《红楼梦》)

2.前一个分句是四字格的固定形式,表示一个动作在进行中,还没有完结,后一个动作就开展了,并截插进来。关系标记有:“正……间,只见……”、“说言未了/说犹未了,只见/只听得……”、“一语未了,只见……”。如:

例68.正饮宴间,只见山下有人来报道:……(施耐庵《水浒传》)

例69.正行之间,只见一丈青飞马赶来。(施耐庵《水浒传》)

例70.说言未了,只听得前面喝道,说是庄上三官人巡绰过来。(施耐庵《水浒传》)

例71.说犹未了,只见前面山嘴上锣鸣鼓响。(施耐庵《水浒传》)

例72.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曹雪芹《红楼梦》)

例73.一语未完,只见贾琏拿着剑赶来,后面许多人跟着。(曹雪芹《红楼梦》)

(九)超前型复句

超前型复句,指打破复句叙述事件的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格局,描述后一个事件的发生比预期提前或者超前于前一个事件。两个表达主体之间产生时间交错的意境。其实后段时间的超前并不一定是真实时间的超前,而是一种时间超前意境、时间交错意境的营造。古代的诗词作品中不乏这种突破预期时间而营造的超前意境的表达,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例74.他话没说完,葡萄已经走开去砸冰糖了。(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前段事件没有完成,而后段事件超前完成,形成了时间交错的表达意境。

例75.(刘姥姥)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曹雪芹《红楼梦》)

例76.马立本还想说什么,姑娘已经走远了。(浩然《艳阳天》)

前段事件即将进行,而后段事件已经超前完成了。关系标记的特点为:

超前型的后段常常有时间副词“早”和“已经”,表示前段还在继续或者即将开始的时候,后段事件已经完成或者比预期早就完成了。参见上文例74、例75、例76。

(十)滞后型复句

与超前型复句相反,有的复句表达的后一个复句是滞后于预期的表达时间,所以本文称其为滞后型复句。

例77.又过一会,葡萄已经把送饭的篮子挎到红薯窖子下头去了,春喜还在那儿蹲着。(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例78.在饭店里,三巡酒都喝了,刘老吉的儿子从西山湾买钱钱肉才回来。(贾平凹《秦腔》)

关系标记特点为:滞后型复句的关系标记主要是“还”,有时也用“才”表示一种超出预期的滞后意义。见前文例77、例78。

以上确立的十种新型复句和既有复句之间有何关系,下文分三组进行分析。

三、新型复句归属问题研究

尽管既有复句系统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多分法等分类方法的争论,本文为了研究之便,在二分法,即“等立(并列)复句”和“主从(偏正)复句”系统中确立新型复句的归属。

(一)耦合复句的确立

范晓(1998)[2]334,黄伯荣、廖旭东(2000)[3]152,邵敬敏(2009)[4]243,张斌(2015)[5]643等都把“描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复句看作是并列复句,并且还认为并列复句的分句间有同时性和并行性。按照这样的标准,共生型复句是并列复句的一种,尽管如此,本文坚持认为共生型复句和并列复句在表达功能、韵势上存在差异。

共生型复句在语义内容上体现了一体两面(多面)的特征,同时具备“同时性”“共象性”和“互衬性”三种特征。其内部的两个或多个分句不分主次,结合非常紧密,在语义内容上彼此衬托、互相依存,阴阳一体,分开来就无法表达完整的意义内容,同时也不能随意扩展。从复句整体的表达功能上来讲,共生型复句不是将分句所表达的事件进行并行列举,而是表达一种耦合互衬、互相解说的功能。从韵势上讲,并列复句是并行散向的气韵,而共生型复句是交互气韵。如果一种复句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地位平等,且内部是交互衬托、不能随意扩展的耦合关系,整体韵势又是交互的,那么这种复句不同于既有的并列复句,也不同于递进、选择、顺承复句的语义和功能,我们建议另立一类复句,归属于联合复句,称之为耦合复句。

意复型复句中两个事件“和而不同”交相辉映、意义重叠、难分彼此,也是耦合复句的一种。配排型复句“彼此配排”形成一耦,自我、他我融为一体,也是耦合复句。迎合型复句和补偿型复句彼此补充、彼此迎合形成一耦。所以,本文认为这些新的复句类型统一可以归入耦合复句之下。由此,耦合复句包含共生型复句、意复型复句、配排型复句、迎合型复句和补偿型复句五种类型。

(二)截插、超前、滞后型复句的归属问题

吕叔湘(2010)指出:“凡是上下两事不谐和的,即所谓句意背戾,多半是因为甲事在心中引起一种预期,而乙事却轶出这个预期,因此由甲事到乙事不是一贯的,其间有一转折。”[6]335本文认为截插型复句由于后段新事件的介入,使预期的行为中断,产生不和谐感。超前型和滞后型复句后段超出了预期时间或进程,也形成了一定的转折关系。这样看来,截插、超前和滞后型复句是转折复句中衍生出来的新类型。与转折复句中的让转、平转和微转不同,这种转折复句的划分标准不是语义上程度的深浅,而是时间交错产生的不和谐。时间交错的不和谐使得转折的程度一般较深,由此这三种新型复句是让转复句衍生的特殊类型。此外,鉴于其与时间表达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时间的交错是转折关系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所以本文认为截插型、超前型和滞后型复句都是时转复句,而时转复句是一种倾向于借助时间交错营造转折的新角度和标准的转折复句的类型。

不仅如此,截插型复句又不同于超前型复句和滞后型复句。本文发现截插型复句的前一分句往往是表达时间的,这种时间分句表示正在进行的事件或者是即将进行的事件,这些事件作为后续事件表达的时间参照,在属性特征上与时间复句相类。由此,我们认为截插型复句明显兼具转折复句和时间复句的属性特征,故而本文将其定性为两种复句的兼属类型,在类型归属上是两可的。

(三)回应、行果型复句的归属问题

回应型和行果型复句的两个表达主体之间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关系,符合顺承复句的属性特征,由此可以视为顺承复句衍生出来的一个次类。它们既有时间顺序性的普遍性质,又有自身特殊的时序性和特殊的关系标记。回应型复句表达瞬时承接,有的兼容顺承关联词语“一……,就……”。蒲喜明(1987)认为视景型复句就是一种顺承复句。[7]88-89在行果型复句中,“行为—结果”几乎同时,一体两面,时间先后顺序性不强。行果型的关系标记规律性很强(见上文),且不同于顺承关系标记。在无标记的行果型复句中,前后两个表达主体不兼容顺承关系标记。不仅如此,一般来讲,行果型复句的两个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进行综合表述,而顺承复句基本不具备这样的特殊表述特点。

(四)类型之间的关系:分别、交叠与衍生

以往复句分类的标准是“逻辑—语义”标准。我们认为,语义是复句类型划分的最根本依托,而功能是复句表达的最终目的。复句表达的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两件或多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在众多具态的意义表达中,抽象出事件之间的关系,经常使用的、频率较高的关系固化为一种关系范畴。关系范畴是复句类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复句类型直接对应于不同的关系范畴。意义内容的表达是立体的,而关系范畴是意义表达的依托,是一维的。由此,一种意义内容的表达中可能聚合多元的关系范畴,如曹婧一(2017)曾指出,衬托复句中既有转折关系范畴的特征,又有排除关系范畴的特征;而这种多元关系范畴支撑着一个丰满立体的意义内容的表达。[8]67-70对复句进行分析的时候,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得到不同的关系范畴,据此将复句归属于不同的关系类型,继而确立不同的复句类型。

以往复句分类系统中主类、次类分析分明,各个类型之间存在属性和功能上的差异。不同复句类型之间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彼此不交叉、不蕴含,各自表达不同的关系范畴和不同的关系功能。我们把复句系统中各类复句之间这种彼此不相交、不蕴含的关系称为分别关系。复句分类力求类型清晰,故而分别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尽管如此,有些复句类型中,属性特征和功能特征是多元的,交叠在一起的。换言之,一种复句中包含不止一类复句的属性特征,因此在复句类型归属上存在两可。本文将这种归属两可的复句称为兼属复句。它们是复句类型之间的非典型成员,这些成员使得我们对于复句类型的分析和认识不仅仅停留于典型成员和清晰的界限,非典型成员的类聚表现了复句内部关系范畴的多元性和关系分析视角的多样化。本文把兼属复句内部复句归属分析中存在的两可现象称为复句类型之间的交叠关系。

除此之外,复句各个类型之间还存在着衍生关系。所谓衍生关系是指两种复句类型之间在属性上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蕴含关系,即一种复句的属性特征是普遍性的,而另一种复句的属性特征是特殊性的,特殊属性是在一般属性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表达目的而衍生出来的新的功能特征。沈家煊(2016,2017)认为中国人对于范畴的认识是:包含关系也被看作是两个范畴而不是一个范畴。即便是包含关系,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两个类型之间是两种类型而非一种。[9][10]1-3有鉴于此,回应型和行果型复句与顺承复句之间是衍生关系。顺承复句体现了普遍的时序关系,而回应型和行果型复句表现了特殊的关系功能和特征。同理,截插型、超前型和滞后型复句与转折复句之间也是衍生关系。转折复句,无论是程度重的让转复句,还是程度极轻的微转复句都具备表示事件之间的不和谐的一般属性特征。不和谐、溢出预设是转折复句的属性特征和表达功能,在这样普遍的标准之下,转折复句为了表达时间的交错、溢出时间期待的功能,从而形成截插型、超前型和滞后型复句。这三种表达是在一般的转折复句的属性特征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特征。同理,补偿也是一种“缺失—补偿”的特殊迎合关系,所以补偿复句与迎合复句之间是衍生关系。在原则上,我们不能因为复句之间的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而将其看作是一种复句,而是区分为两种。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新的复句分类系统(见图1):

图1 复句分类体系及复句间分别、衍生、交叠关系展示图

以上分析的十种新型的复句,有的可以归属于既有复句,有的需要另立新的类型。复句系统是一个异质体,对复句类型的分析是依靠归纳法得到的,复句主要是依据语义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获得不同的类型。这些新发现的类型填补了复句类型系统的不足,对语言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有很大启发。新类型的出现以及新类型归属问题的研究激发了我们对于复句系统内部,各个类型复句之间关系的研究,经过分析发现,不同标准划分得到各种复句之间在系统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区分为分别关系、交叠关系和衍生关系三种。

猜你喜欢

施耐庵复句严歌苓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复句韩译研究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施耐庵巧用对联治病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
无巧不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