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2019-04-23
8部委聯合发力甲醇汽车推广
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将甲醇汽车提到汽车产业和消费市场的层面。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安全可控,在具备应用条件的地区发展甲醇汽车。强化甲醇汽车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完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应用保障体系,提高市场应用水平,保持我国甲醇汽车及相关产业在产品、技术及专用装备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快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汽车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此外,《指导意见》还从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加强甲醇汽车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指导意见》还提出,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甲醇汽车的应用,并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使用甲醇汽车。(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4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优化技术指标,坚持“扶优扶强”。按照技术上先进、质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则,适当提高技术指标门槛,保持技术指标上限基本不变,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的优质产品,同时鼓励企业注重安全性、一致性。主要是: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要求;2.完善补贴标准,分阶段释放压力。根据新能源汽车规模效益、成本下降等因素以及补贴政策退坡退出的规定,降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促进产业优胜劣汰,防止市场大起大落;3.完善清算制度,提高资金效益。从 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政策发布后销售上牌的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从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满足2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4.营造公平环境,促进消费使用。从2019年起,符合公告要求但未达到2019年补贴技术条件的车型产品也纳入推荐车型目录。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如地方继续给予购置补贴的,中央将对相关财政补贴作相应扣减;5.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车辆安全。进一步加强安全性和一致性监管,由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建立产品安全监控和“一致性”抽检常态机制。对由于产品质量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或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重大质量缺陷的车型,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并相应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财政部网站)
商务部:继续对印度和台湾地区壬基酚征收反倾销税
3月28日公告称,自2019年3月29日起,对原产于印度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壬基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反倾销税率如下:印度十拿-赫蒂利亚有限公司12.22%,其他印度公司20.38%;和益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87%,中国人造纤维股份有限公司4.08%,其他台湾地区公司20.38%。2007年3月2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印度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壬基酚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自2007年3月29日起5年。2013年3月28日,商务部决定继续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自2013年3月29日起5年。2018年3月28日,应中国大陆壬基酚产业申请,商务部决定自2018年3月29日起对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商务部网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生态建筑材料重点专项启动
日前,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村镇生态建筑材料研究与部品开发”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据介绍,本项目是中国建材总院“十三五”期间在村镇领域获得国家支持的重要项目。项目研究目标是以建设村镇绿色民居与生态保护为目标,聚焦资源、环境、节能、经济、安全、适宜等关键问题,重点开展低品位原料和大宗固废资源化及生态化高效利用、传统建材品质提升及与新型建材相容性和复合应用、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和维护材料稳定性与耐久性控制、村镇绿色民居建筑用产品模块化预制及关键装备、生态与特色村镇适宜生态建材生产和应用标准体系建立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村镇生态建材及部品产业化和应用。
通过系统研究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将解决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以期促进村镇绿色民居住宅装配化、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国村镇生态建材和部品技术创新水平,通过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重大需求提供支撑。(中国建筑材料集团)
国内首个碳纤维加固领域技术规范正式出台
3月18日,国内首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修复化工管道技术规范》正式出台实施,该技术规范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起草,它的出台对碳纤维加固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标准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复核,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修复金属化工管道的材料性能指标、设计方法、施工方法、检验与验收方法等有了明确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化工管道技术有工期短、操作简便、施工时不影响管道设备正常运行等优点,并可规避电焊、动火等特殊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停车风险。随着该项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化工生产企业的青睐,技术标准不统一、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该技术的拓展应用。上海石化2015年首次成功应用自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化工管道进行了在线修复,并在液相丙烯、火炬气、甲烷氢等各类石油化工管道设备加固修复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通过与哈工大等院校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领域的长年合作攻关,建立了高校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工程实践的深度结合与支撑,最终促成了业内首个标准的出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四川省印发《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培育方案》
日前,四川省领导联系指导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机制办公室正式印发《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培育方案》(以下简称“《培育方案》”),将全力推动全省“一芯一屏”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视作助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转型、支撑全省实现“中国制造”西部高地战略的关键之举。
《培育方案》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2年,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分别实现产值超1 500亿元。细看方案,既保持了政策延续性,又突出了主攻“成链”“集群”发展,思路更明、举措更细。四川省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基础较好、增长较快、规模较大,产业生态日趋完善。现阶段,全省明确要抢抓国家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重大机遇,配合国家补短板工程,推动全省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培育方案》明确,将从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特色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着力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配套发展集成电路材料和设备业4个方向发力。延伸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链,日新月异的智能终端产业被视为发展重点。积极配合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能车载等新型终端产品,打造“产品+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四川希望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区。鼓励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企业加强协作,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也是重要发力点。(四川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