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担纲 筑路脱贫
2019-04-23张超群屠通
张超群 屠通
淮河滩区,十年九灾。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素有“洪水招待所”之称,是淮河滩区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
11年前,淮滨县境内公路里程短、标准低、质量差,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淮滨县公路管理局自身也是负债累累,下属路桥企业没活干、职工工资发不全、矛盾纠纷不断。
2008年2月,黄昆鹏临危受命,从张里乡党委副书记调任淮滨县公路管理局党总支书记、局长。通过11年的奋斗,淮滨县公路、铁路、水路互通互联,“公铁水一体化”立体交通网已经建成,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两条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南北,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淮河航运通江达海。淮滨县公路管理局自身发展也实现大跨越,下属企业从2008年的承建工程总量不足600万元,逐年大幅上升,到2018年实现当年在建工程总量超20亿元,下属企业从单一企业发展到现在的12家企业,并且个个是赢利大户。
11年来,淮滨县公路管理局也从落后倒数成为如今的省市先进典型。11年的发展中,淮滨县公路管理局获评省、市“目标管理十佳单位”,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授予“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还被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赞为全省公路系统的“淮滨模式”“河南路标”。在黄昆鹏的带领下,淮滨县公路管理局逐渐从矛盾问题突出到发展稳定,他也获得了信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淮滨公路交通的变化,既是淮滨公路人努力奋斗的见证,更是淮滨县公路管理局创新发展的缩影,而这一切背后,都凝聚了黄昆鹏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周末下工地成了习惯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黄局长第一天上班,他还没进办公室就被几十名职工团团围住,大家找他来要拖欠半年的工资。黄局长让大家相信他,他来淮滨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淮滨县公路管理局退休职工蔡光华告诉记者。
送走来反映问题的职工,详细了解全局真实状况后,黄昆鹏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思考了很久。
“我当时了解到局里有1000多万元的欠款,还面临着‘要项目被拖死,不要项目被饿死的困境,就像是下一盘围棋没有对手却被自己困住。”黄昆鹏回忆起当年公路管理局的情况,感慨万千。
第二天,在全局干部职工首次见面大会上,黄昆鹏说:“从今往后,我希望同大家一起,精诚团结、严格要求、改进作风、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共同为公路管理局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此后,淮滨县公路管理局严肃执纪问责,弘扬正能量,团结一心,风清气正。
施工队责任心不强、管理不严、导致项目亏损、质量无法保证曾是困扰建设发展的难题。黄昆鹏为彻底解决该难题,带头完善了项目经理选拔、建筑材料“二次竞标”、机械设备租赁使用、资金进度拨付和责任追究等各项标准制度。一系列举措使得项目管理有了制度保障,既落实了责任、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自此以后,“以质量取胜、用信誉说话”成为了黄昆鹏秉承的理念,他严格要求,将下属路桥公司第一年承建的道路工程建成质量标杆。
“11年来,黄局长一直坚持到施工现场督导,就连周末他都会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明察暗访。”路桥公司负责人姜杰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利用休息时间到施工工地检查工程施工情况已经成了黄昆鹏的习惯。“周末到施工现场转转,可以关注到更多的施工细节,尽量将工程质量控制到最优。”黄昆鹏说。
“工程优质、安全高效”的企业品牌树立后,路桥公司不仅抢占了当地公路建设市场,还先后承接了周边市县数亿元的工程项目,连续几年被评为淮滨县“质量信得过企业”和“十佳纳税大户”。
“2008年的那盘困局我一直没忘、也不敢忘。作为淮滨公路人,把淮滨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是我们的责任。”黄昆鹏说。
他把发展短板变成“金名片”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2008年,资金问题真让黄昆鹏犯了难。
“地方配套資金不能及时足额配套,一度是制约我们县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障碍。”黄昆鹏说。
穷则思变,他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分析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研究对策,破解难题,决定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010年1月,淮滨县公路管理局多方筹集资金3000万元,成立了路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政府投资、银行借贷、项目融资、个人参股等多种方式,融资10多亿元。近3年,该局又通过淮滨县发展投资公司、信阳市浦发银行等融资1.3亿元,向河南省国开行筹集项目资金2.7亿元,争取政府各类债券资金4.2亿元。
黄昆鹏说:“这种融资方式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效应,也多亏了这类融资平台,及时解决了淮滨县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为全县公路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淮滨县公路管理局为拓宽发展渠道,抢抓利好政策,深挖土地资源。此外,该局还推出了“5522”工程,实现多条腿走路,大力反哺主营主业。
在努力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的同时,淮滨县公路管理局秉承富民强县理念,提出“强基固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公路发展思路,加快实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淮滨公路人在“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建设目标和“公铁水一体化”交通大格局中找准了定位,抓住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扶贫连片开发规划”、河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期和“十三五”期规划的契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积极作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公路建设的“淮滨模式”。
在黄昆鹏的带领下,淮滨县在原有3条省道的基础上,新增两条国道、3条省道、延伸一条省道,使全县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由原来的118公里增加到245.6公里。2018年,淮滨县财政筹资4亿多元,对县境118公里干线公路大修工程进行了全额资金配套,加宽改造了部分干线公路,对穿越集镇路段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增修了排水设施,开展了路容路貌综合整治。
家住淮滨县任营村的李玉刚向记者介绍:“以前,我们村的路坑坑洼洼的,老人、小孩走在路上都容易跌倒,现在新修的路干净又平整了,孩子上学、老人买菜都方便多了。”
截至2018年年底,淮滨县大交通格局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公路主骨架基本搭建完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013公里。
随着资金难题的逐步解决,不但公路建设得到了突破,公路养护也逐渐成为淮滨公路的“金名片”。“现在全县公路养护已经步入正轨,还记得以前到了雨季,有的村民就指着满是泥的公路问我,那是路还是河?我对那句话印象很深。每一条公路都来之不易,如果不养护好,何来可持续发展?”黄昆鹏说。
近年来,淮滨公路系统以提高县境干线公路优良路里程为目标,结合实际大力推行精细化养护,并把“精养细护、精益求精”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养护工作中去,真正做到路路有人管、天天有人护、步步皆是景。
从走不了到走得好,从晴通雨阻到路通家门,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支撑了淮滨的变迁。从“洪水招待所”到“江北小江南”“河南大花园”,再到“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公路的发展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出路,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驻村帮扶 心在一线
多灾,是淮滨贫困之根,全县贫困村数量达97个,贫困面积大、程度深,脱贫任务异常艰巨。
在黄昆鹏的带领下,淮滨县公路管理局不仅建好了富民强县之路,还为帮扶的6个贫困村修建了脱贫致富之路。
家住淮滨县邓湾乡罗营村的罗勇回忆说,几年前,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村民出行难,淮滨县公路管理局开展扶贫工作后,村容村貌大变样。
根据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与要求,黄昆鹏在全局工作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素质过硬的帮扶队伍,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近两年,全局帮扶责任人从44名增加到88名,驻村工作队员由3名增加到7名,驻村第一书记由2名增加到5名,分别进驻5个建制村开展扶贫,罗营村就是其中一个。
罗营村是“历史悠久”的贫困村,贫困村的帽子戴了很多年。淮滨县公路管理局多方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修建乡道9.3公里、村组道路10.5公里、桥涵7座,新建教学楼1栋、水冲式公厕5座,完成电网改造、饮用水升级改造、绿化美化、沟塘治污等20多个项目。该局还在罗营村成立了8个群众自治协会,协助发展2个扶贫车间和4个特色种植产业,协调老百姓家门口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我家和罗国才家在县公路管理局的帮助下脱了贫,现在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以前,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务农,只能靠天吃饭,生活困难。黄局长开展帮扶后,先组织我们参加劳动技能集中培训,学习劳动技能。现在,我和我妻子都在淮滨县工业园区找到了工作,再也不用靠天吃饭。”邓湾乡罗营村村民张建文告诉记者。2018年,黄昆鹏帮扶的张建文家和罗国才家人均收入分別达到了13948元和10866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说起淮滨县公路管理局的扶贫成绩,黄昆鹏很是骄傲,可一聊到自己帮扶的贫困户,他只是说那些都是他应该做的。
要想富先修路,2018年,淮滨县政府整合涉农资金2.5亿元,县财政配套资金6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34公里,这些项目黄昆鹏都亲自抓。“每一条农村公路都饱含着很多人的期待,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做好,路要修好。”黄昆鹏说。
如今淮滨县已全部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组组通,基本实现户户通,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大缓解了农民出行的难题。
道路通,路路通。淮滨县乡村扶贫产业遍地开花,扶贫工厂开进乡村,农村公交车通乡入村,物流网络遍布城乡,农民增收致富路子越来越宽。通过干部群众持续奋战,全县贫困人口已由2014年年底的8.46万人,下降至2018年年底的1.4万余人,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2.24%。2018年3月,淮滨县公路管理局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选派工作先进单位。
11年砥砺奋进,淮滨县公路人一路风雨一路歌,在淮河滩上筑路圆梦,铺平了淮滨富民强县坦途。谈起过去,黄昆鹏却说:“淮滨公路交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修让人民满意的公路,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