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9-04-23

科学中国人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核心技术网络空间

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网络强国,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战略清晰、技术先进、产业领先、攻防兼备。以此来衡量,那么中国只是网络大国而不是网络强国。其中,最大的差距是我国的技术和产业方面还达不到足够的先进、足够的领先。

建设网络强国,最核心的就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就成了关键所在。我国虽然是网络大国,但大而不强,面对当前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为了掌握网络空间发展主动权,我们必须及早解决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应当认识到,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为此,要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化引导,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鉴于我国网信领域长期以来被外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所垄断,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里,我国要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这样,才能保障网络安全,达成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

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6年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以及发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强调了“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及应用。

在我看来,网络空间极其脆弱,原因在于过去计算机科学缺少防护理念,体系结构缺防护部件,计算模式没有安全服务。“安全可信”是科学的,弥补了这一缺失,完善了既有正面的工作,又要有防护反面攻防的能力。

在这一现状之下,我们要树立主动免疫的安全目标,确保为完成计算任务的逻辑组合不被篡改和破坏,以此来实现正确计算。现如今,杀病毒、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封堵查杀已过时,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

如要做主动免疫可信计算,也就是在计算的同时做到安全防护,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相当于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

我认为,提高密码能力,要创新可信密码体系,包括采用对称与公钥密码相结合的体制,提升安全性和效率;全部采用国有自主设计的算法和双证书结构,提升可用性和可管性。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和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这是安全防护的效果。

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明确指示,也是立足于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所作出的前瞻性要求。就信息技术而言,核心技术一旦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仅会导致普遍性的无法自主升级换代、在供应链环节“卡脖子”等问题,还会引发由“后门”而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核心技术的研发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在全球信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

推动科技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研发,一是需要向改革要动力,二是需要用户的大力支持。信息技术产品品质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用户的长期使用与不断反馈。因此,首先,要立足于创新全新的应用模式,以聚集自己的用户群体;其次,对于核心技术已经掌控在世界大鳄手中的产品来说,就需要动员一批用户群共同参与到以掌控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的的信息技术产业经济中,以弥补用户体验这一重要环节的不足问题。为此,必须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必须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共同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必须动员政府用户,成为民族产业信息技术产品的忠诚体验者。

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京津高速铁路终于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以后建成并达到350公里时速的还有武广、郑西、沪杭等线。后因发生723事故而全面降速。但从2011年开始研制的“复兴号”,跑回了350公里的世界最高运营时速,而且在标准化、简统化等方面有很大提高,成为全球最好的高速列车。在高速路网建设方面,更加一日千里,从1.2万公里的四纵四横,发展到2.5万公里的八纵八横,联通所有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来还要发展到3.5万公里。

独立于既有线之外的、全部新建的中国高铁网,是世界第一网。采用整体道床,轨道偏差标准达到毫米甚至零点几毫米级。最小曲线半径9000米(日本4500米)。隧道断面面积100平方米。高架及隧道占80%以上。以世界最高速度运营的“复兴号”高速列车,采用动力分散、超稳定、超平稳、超安全、超环保,公交化运行,与城市交通连接。这样完美而巨大的高铁网完全可以替代既有线的绿皮车。这一切说明,我国高铁的成功,名副其实地应该被称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40年,造就了40年我国铁路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进行世界范围的铁路颠覆性技术革命,我们虽晚到十几年,却后来居上,第一个获得巨大成功。除了人口众多、资源富足以外,把中国模式发挥到极致是根本原因。高速铁路前景无限,让我们把这场世界铁路颠覆性技术革命进行到底,去获取更大的胜利。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核心技术网络空间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光影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记录院士人生,展现院士风范,传承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