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4-22宋晓宇王成科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

宋晓宇 王成科

【摘 要】本文根据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得到的有关崇左市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及特点,并提出广西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村中学教师 职业高原现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010-04

广西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现状,极少有人进行专项调查与分析,也极少有人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尤其是职场中常见的高原现象,至今也少有对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进行专项调查。为此我们以地处越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崇左市农村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进行调研。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其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977 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 T.P.菲伦斯(T.P.Ference)将原本是教育心理學中用来描述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高原现象”引入职业生涯领域。个体职业高原现象一经出现,就可能引发疏离感、无助感、低能效感、挫败感等主观情绪体验,严重制约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并由此给周围的同事、上下级乃至工作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中学教师承担着中学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其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客观存在对中学教育教学整体存在重要的影响。

崇左市地处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经济面貌相对落后、民族文化和习俗不同等原因,使得当地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探索边境民族地区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对促进当地中学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以及促进当地中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崇左市江州区江北中学、和平中学,扶绥县昌平中学、中东中学,宁明县城镇第一中学、桐棉中学、海渊中学,天等县向都中学、宁干中学、福新中学,大新县雷平中学,龙州县响水中学、水口中学,凭祥市第一中学、夏石中学等 26 所中学 186 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向其发放调查问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整理与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相关的文献 60 余篇,并进行对比分析。

2.问卷调查法。参照 Mill-iman 的职业生涯高原量表和寇冬泉的教师职业生涯高原量表编制《崇左市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调查问卷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评,根据专家意见,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内容为趋中高原、层级高原、职级高原、内容高原 4 个维度,共 24 题。每题采用五点计分法,被试得分与体验到的职业高原程度呈正相关。

共发放调查问卷 186 份,收回 179 份,回收率为 96.2%,其中有效问卷 167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3%。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间隔时间为 10 天。测试结果显示,前测与后测的相关系数 R=0.836,说明该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分析法。采用 Excel 和 SPSS 19.0 软件将问卷调查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概念的界定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对本身的职务提拔、职称晋阶、专业技能提升、向组织决策中心靠近等方面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或几无可能时而出现的暂时停顿的主观感受与行为状态。在本研究中,将其分为趋中高原、层级高原、职级高原、内容高原 4 个维度。趋中高原指的是向当前组织决策中心位移的可能性很小的主观感受;层级高原指的是个体职业生活中向行政上的升迁的可能性很小的主观感受;职级高原指的是个体职业生活中职称晋升的可能性很小的主观感受;内容高原指的是个体在当前组织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中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很小的主观感受。

(二)广西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现状分析

1.不同学历的职业高原现状。教师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与其学历背景、层次成正相关。在对教师学历的调查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 16.7%,具有专科学历的占 57.5%,专科以下学历(以中师为主)占 25.8%。

运用单因素方差法对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在学历上的差异进行考察。表 1(见下页)显示,(1)趋中高原上,本科、专科、中师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本科、专科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显著;(2)层级高原上,三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3)职级高原上,三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4)内容高原上,调查对象的学历差异不显著。

表 1 显示,不同学历教师在总体高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中师>专科>本科学历的变化趋势,学历层次对层级高原、趋中高原、职级高原 3 个维度具有反向预测作用,而对内容高原的预测作用不明显。这一点符合广西中学目前的实际情况,首先,学历是目前中学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许多中学对职位的选拔往往有职称的要求,学历较低的教师在这种竞争中,其职业生涯发展处于劣势。其次,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学教师更容易得到中学领导的关注和器重,在职位、职称的竞争中,往往成为胜出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职业高原的感受有所缓解。

2.不同年龄段的职业高原现状。不同的年龄和教龄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本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法对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在年龄上的差异进行考察。

表 2 显示,(1)趋中高原上,除 50 岁以上年龄段的中学教师之外,其他各年龄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中学老师大多难以靠近其组织单位的决策中心;(2)层级高原上,各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50 岁以上、40—49 岁和 30—39 岁中学教师显著高于 30 岁以下的中学教师;(3)职级高原上,29 岁以下和 30—39 岁年龄段与 40—49 岁和 50 岁以上年龄段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P<0.01),29 岁以下和 30—39 岁年龄段之间、40—49岁 和 50 岁以上年龄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原因在于年轻教师的学历背景高于中老年教师,因而对职称追求的渴望程度远大于中老年教师;(4)内容高原的情况类似于职级高原,因为中老年教师对职称等的渴望程度远低于年轻教师,进而在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升级问题上呈无所谓态度,加速了职业高原的到来。

就年龄来看,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总体上与年龄呈正相关,大致呈 50 岁以上>40—49 岁>30—39 岁>29 岁以下教师的变化趋势。年龄的增加一方面可增加促进教师本身职业发展的有益的经验,促使其形成本身的个性化教学,但是,另一方面,体力下降、家庭、社交活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其职业高原现象出现。另外,崇左市地处中越边境民族地区,这里长久以来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的聚居地,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而在举行民俗活动之后的喝酒、猜码等活动更是盛行不衰。访谈发现,许多年龄较大的中学教师乐此不疲,其中一些人更是个中好手,可以说,这些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到来。

3.不同性别的职业高原现状。性别可能导致农村中学教师产生不同的心理差异,进一步影响到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

表 3 显示,(1)男女中学教师之间的总体高原差异不显著(P>0.05);(2)在內容高原上,男教师明显高于女教师,且呈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男性来说,中学教师的职业远不能给他们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可观的经济收入。在访谈中发现,部分老师反映,教师在他们供职的中学被边缘化的情况比较明显,这也是导致男教师自我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下降、职业高原产生的重要原因。对于女性而言,中学教师岗位能够提供稳定的工作职位和稳定收入,在中越边境民族地区,这一切能够给女性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认同,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不同类型中学的职业高原现状。不同类型的中学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市区中学、县城中学、乡镇中学,以及重点中学、普通中学教师的工作状态也不尽相同,本研究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对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在中学类型上的差异进行检验。

从表 4 可见,(1)重点中学教师与普通中学教师在总体高原上、趋中高原和层级高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普通教师均难以靠近中学的权力决策中心;(2)在内容高原上,重点中学教师与普通中学教师呈显著性差异(P<0.01),可以理解为重点中学对教学质量要求严格,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更高,因此重点中学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升级,由此带来知识结构方面更大的压力,从而在内容高原维度比普通中学教师得分更高;(3)在职级高原上,普通中学教师与重点中学教师呈显著性差异(P<0.01),其原因在于重点中学一般地处市区或县城,与当地高校、教育局的关系更为紧密,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更好的教学设备,相对集中了更为完善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职称的评比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普通农村中学教师更容易出现职级高原的原因。

四、有效缓解教师职业高原的应对策略

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诱发因素较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主观方面的自身人格缺陷、个体职业认同感缺失等内因和客观方面的学校制度、社会地位、家庭条件、收入福利待遇等外因。在认识到这些诱发因素的基础上,想要有效缓解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着手来寻找突破口。

(一)主观方面

1.正确认识职业高原现象,积极主观归因。在调查中发现,有 65% 以上的调查对象不了解或者是从未听说过职业高原这一名称,这就造成了很多的调查对象在自身将要出现或已经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而不自知,同时也说明广西农村中学教师在面对新事物与教育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面对这种情况,要求学校层面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开展一定场次的讲座或培训,帮助本校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到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客观存在,以便在面临职业高原现象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另外,教师个体应当意识到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面对已经出现的职业高原现象,教师应当冷静对待,进行自我反思,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要主动地从主观方面进行归因,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等方法和手段疏导或释放不好的情绪,从而缓解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职业高原现象。

2.坚定职业信念,健全个体人格。首先,农村中学教师自身应当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好职业规划。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是漫长的,职业发展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磨难与挫折。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中学教师这个职业,就需要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决心去战胜挫折。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长远目标,坚定职业信念,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懈努力为之奋斗。另外,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与其个人人格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个体应当采取各种手段与方法去不断完善与健全自身人格。诸如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暗示和自我宣泄等心理调节方式疏导或释放不良情绪,经常性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等,以此来维护和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以缓解职业高原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二)客观方面

1.学校应营造适合教师职业发展的环境。通过访谈了解到,广西农村中学教师大多数难以跻身于学校的决策中心。学校领导应该给普通教师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发现普通教师的特点和长处,对那些在组织活动、社交能力等方面有特长的教师,要大胆培养,为其向学校决策中心靠近营造有利的环境,使其能够早日脱颖而出,更好地完善自身的职业发展。

2.建立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自我发展需求是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内驱力,要想激发这种内驱力,其前提条件是有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因此,必须建立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完善评价体系。一方面,学校管理层应该充分考虑到普通教师的职业特点,要对普通教师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另一方面,在学校管理层面应该给普通教师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晋升体系,让更多的普通教师看到职业发展的空间与希望,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责任感,体会到职业认同感,进而激发职业发展的内驱力,减缓或避免职业高原现象出现。

3.重视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保持教师职称晋升的可持续性。职级高原是教师高原现象中比较严重的一个维度,其直接影响因素就是普通教师的职称相对较低。职称问题不解决,就势必造成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不合理,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因此,学校层面应当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使教师的职称有一个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晋升途径。首先,从个人角度出发,要注重教师的职后教育。现代教育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要求,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项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完成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升级,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其次,从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出发,要重视以课程建设和专业理论建设为平台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团队合作,增进教师队伍内部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广西农村不同学历中学教师在职业总体高原及层级高原、趋中高原,职级高原 3 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中师>专科>本科学历的变化趋势,仅在内容高原维度无显著性差异。

2.不同的年龄和教龄与中学教师职业总体高原呈正相关,大致呈 50 岁以上>40—49岁>30—39 岁>29 岁以下教师的变化趋势,除趋中高原外,其他 3 个维度各年龄段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

3.在性别这一影响因素上,男女中学教师之间的总体高原差异不显著,仅在内容高原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P<0.01)。

4.不同学校类型的中学教师职业趋中高原、层级高原和总体高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内容高原和职级高原维度呈显著性差异(P<0.01),且普通中学教师明显高于重点中学教师。

(二)建议

广西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客观存在且比较严重,其产生的主要诱因有自身人格缺陷、个体职业认同感缺失、学校制度、社会地位、家庭条件、收入福利待遇等。因此,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多个不同角度着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预防和缓解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最终促进教师个体职业的稳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总体进步。

【参考文献】

[1]Ference,T.P,Stoner,J.A,&Warren,E.K.M anaging the careerPlateau[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7(4)

[2]Milliman JF.Causes,consequences and moderating factors of career Plateauing[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92

[3]寇冬泉.教师职业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學位毕业论文,2007

[4]寇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GXGZJG2018B1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宋晓宇(1984— ),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工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王成科(1983— ),通讯作者,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连片贫困地区高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