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
2019-04-22陶华栋
陶华栋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近些年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互动可以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从而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其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学习效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因此师生互动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笔者通过近些年的初中历史教学来谈谈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无趣
历史作为一门初中的必学学科,其启蒙也是从初中开始。初中的学生具有很高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早些年历史的教学大多以“填鸭式”地向学生们“输出”为主。因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只能以板书和教师口述为主。学生们只能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消化”只能放在课后,学习压力增大。因历史课程需要阅读和记背的内容较多,以早些年的教学方法,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其教学模式,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会丧失。
2、流于形式,没有实现真正互动,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刚开始推崇师生互动式教学时,部分思想陈旧的教师并不重视。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当中没有更新自己的知识,其教学也变得模式化。这些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对于互动只做流于表面的实践,没有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的不重视会使教学不具有实时性。要知道结合实际,跟上时代是教育的主流。即便是历史,教师也要不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教学方法要进行完善。在课堂上,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通常情况下就难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完善教学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没有互动,教师就没办法对相应内容进行加深,让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互動教学方式的实践
1、适当选择互动形式,提高互动有效性
互动的重要作用是能有效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能通过沟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对互动形式的选择就格外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反馈、辩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互动方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互动形式,有时可以不同的互动方法进行组合,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历史教材人教版中的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的三课内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如“同学们在阅读中把你们认为的大事件根据时间顺序列出来”然后在学生进行阅读后抽问学生,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在后期的巩固提高教学中就可以提出类似“同学们讨论讨论土地改革的影响”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聆听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在听到一些学生们精彩的答案时可以给予鼓励认可。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们的自信心增加,并激励其他同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的互动教学有时候可以通过课余的互动进行完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尚需提高,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力。也可以与学生做“约定式互动”——在课下可以与一些学生约定课堂的互动,例如跟学生说“你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就可以举手提问”这样的小约定。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在约定之后,教师的关注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上心,并且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留出让学生们开放提问的时间,从而解决更多学生的问题。学生们积极提问,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高,大家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3、注重互动内容,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
前面提高初中历史的内容需要记背的东西多,在课堂的师生互动的作用要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一边消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课下的负担也会减轻很少。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重复需要记背的内容,在课堂上就进行第一遍记背,然后课下在进行巩固会让学习效率更高。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中从第一单元至第七单元都是中国近代史,需要记背的时间和事件意义内容较多,并且有些相似之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分单元记背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齐背,并适当抽点学生进行检查。这样学生都会更加注重课堂上老师的互动,会更加主动记背内容。并且老师可以让一些历史学的较好的学生定期上讲台来分享自己学习和记背历史的方法,让课堂教学“广泛法”。学生在上台前的准备过程和上台时的分享过程也可以再次巩固复习知识,并且在学生进行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和补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注意控制互动“占比”,让互动成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强辅助”
历史课堂最重要的还是讲解,有许多知识如果仅仅是学生自己阅读,就只能是一知半解。所以师生的课堂互动要注意时间控制。例如上述的“学习分享会”就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要。每个月一次是正常频率,互动过多会让教师不好把握课程进度。例如让学生提问题的时段也要进行时间限制。教师单向向学生讲解内容时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在互动时,提出的问题也要有阶梯感,不宜过于开放,要让学生的学习层层递进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结语:
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条件下,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课堂互动增多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师生多交流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并且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宋雪辉.浅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的措施[J].学周刊,2015(33)
[2]蓝永忠.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J].课堂教育研究,2018(32)
[3]黄莉.动静结合,有的放矢——初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书育人,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