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为证,谁的婚姻都谈钱
2019-04-2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姻缘既定,开始讲价,彩礼嫁妆,各有说法。
各位看官,相信读了上面这首定场诗,就知道今天要和大家讲的内容了——诗的前半段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是一段古人对婚礼的赞美之词,后半段是格勒先生编的顺口溜,用来描述当今世界各国婚姻中,截然不同的彩礼和嫁妆风俗。
放眼全球各地的人类,虽然生活习惯各异,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却不谋而合。例如从古至今,无论哪个国家,一对男女如决定共同生活,都会举行个仪式庆祝一下,昭告亲友,也就是婚礼。从没听说哪个国家的风俗是男女结婚需要秘密进行。
同样道理,几乎没哪个国家的风俗是让新婚男女白手起家,结婚都涉及到财产的投入。这不仅指举办婚礼仪式的费用,更是财产的赠予。但赠予的方法、赠予的对象、赠予的多少,世界各国之间差异就非常大了,而且这种差异背后折射的道理也让人深思。下面就让格勒先生给您说一说。
多数中国人都觉得,结婚由男方支付买房、置办生活必需用品的费用,似乎是天经地义,但如果遇到跨国婚姻,就会发现“变天了”。曾有一位来自中国农村的女孩留学澳大利亚,和当地一个男孩恋爱订婚。女方父母远赴大洋彼岸和未来的亲家见面,张口要10万元彩礼。澳洲男孩父母大惊失色,质问“你们是她的亲生父母吗?婚姻岂是买卖人口?”
女方父母还算开通,心想只要女儿幸福,彩礼不要也罢,只要回到家乡吹嘘已经得了彩礼,远隔重洋无从查证,也不算丢人。不要彩礼,男方总得买房吧。男方父母再度大惊失色,因为澳洲人并不像中国那样看重房子,男方父母至今仍是租房住。女方父母听闻,心中颇为不屑,心想婆家太穷,女儿怕是要受苦。为防止将来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要房子,冰箱彩电汽车家具总要一次性置办齐全。
这次男方父母总算没大惊失色,而是欢快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清单,并郑重说明,婚姻的关键是二人情深意笃,不在于初婚阶段生活用品是否齐全,因此这清单所列的都只是在澳洲生活的必需品,新娘只尽力准备即可,男孩手中也有积蓄,可以贴补。
女方父母听了半天才明白——这是让新娘出钱置办一切!
没等女孩的母亲发作,父亲已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你当我们是招上门女婿嘛!我女儿冰清玉洁,哪点儿比你儿子差?怎可让尔等这般羞辱。”
女孩母亲还算冷静,语重心长地说:亲家母,不瞒你说,如今这时代,谁家都不差钱,但孩子的终身大事不仅是钱的问题,更关乎脸面。若是我们娘家人负担了绝大部分费用,你的儿子将来如何抬头做人?
澳洲男孩父母彻底蒙圈。说到根本,澳大利亚的婚姻风俗确实如此——所有家用摆设、日常用品以及办喜筵的费用,都是由女方负担的,男方只需负担婚礼时伴娘别的胸针等一些仪式上的小东西。
正因风俗如此,在澳洲,女方负担很重,以至于当地有一种习俗,筹备婚礼的女孩要召开各种名称的聚会,比如“厨房晚会”“客厅聚会”之类,出席这种晚会的都是娘家人,比如厨房晚会上,准新娘会拿出厨房用品清单(真的有清单),锅碗瓢盆,烤箱炉具等,亲人们按照清单各自领取“任务”,为新娘凑嫁妆。过两天,准新娘再召集“床上用品晚会”,清单一出,亲人们再帮着凑被罩枕套,以此类推。总之,新娘需要搞定绝大多数物质,男方只是走个形式。
澳大利亚并非特例,实际上,欧洲很多国家也是女方负担结婚大部分物质花销,例如在最浪漫的法国,结婚时女孩不但得不到聘礼,反而要负责婚礼费用,而且法国女孩从青少年开始就要准备结婚时用的盘碗、床单、毛巾。在英国,婚宴等婚礼费用也是由女方承担大部分,因为在他们眼中,嫁女儿也等于是娶儿子。
美国人结婚非常务实,在很多州,新郎和新娘会事先在一家大百货公司的婚姻登记处登记,然后把商场名字告诉亲朋好友。亲友们就去这家商场买各种实用的东西,作为参加婚礼的份子钱。而婚礼仪式的所有费用,原则上都是由女方负担,男方唯一必须负担的是钻戒。
女方负责婚礼费用、家庭用品的准备,之所以有这种风俗,因为在这些国家,男女结婚后是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而女性为家庭创造财富的能力低于男性,因此在结婚之初,应承担更多支出。当然,如今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婚俗也逐渐开化,例如,如果結婚时商定要买房,那么多数是男女双方共同出钱,而不再是女方负责——调侃地讲,这也可能是由于房价太贵,如果让准新娘召开“买房晚会”,恐怕亲友们会四散奔逃。
简而言之,和印度相比,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的风俗都不算过分。从全世界范围看,印度的婚俗对女性是极不公平的。
在印度,嫁女儿不是负担婚礼费用、准备生活用具那么简单,而是要准备一份极为丰厚的嫁妆,可以让婆家因此大赚一笔。在印度,一个男子通过娶妻发家致富并不是新闻,女方父母为了支付嫁妆而破产,也不是新闻。
女方支付多少钱的嫁妆,还和男方的身份有关,近些年的基本“行情”是:如果男方的职业是蓝领,女方要支付20万左右卢比;如果男方是银行职员,则需要100万卢比,有MBA文凭就需要200万卢比;如果男方是医生,那了不得,因为医生在印度很吃香,女方的嫁妆至少300万卢比;如果男方是政府官员,那就要看官阶大小,嫁妆在500万到1000万卢比之间。
嫁妆只是一部分,婚礼的费用仍是女方负责,而且婚礼花销很高,因为在印度参加婚礼是不随礼的,反倒是宾客可以领到红包,这红包钱,也是女方出,男方什么都不用管。
这不是开玩笑,在印度,如果女方在婚后没有补足事先承诺的嫁妆,新娘在家中就会遭到羞辱,甚至常有男人因嫌弃女方嫁妆少,婚后家暴甚至杀妻的事件见诸报端。因为在一些不开化的印度男人观念中,女方的嫁妆代表了男人的身价,嫁妆给的少,就是对他的羞辱。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印度女多男少吗?错!印度是典型的男多女少,很多印度男人娶不到老婆。即便如此,为了面子也不能破坏规矩。当然,也有一些偏远地区男人为讨老婆不要嫁妆,甚至给女方钱,但如果被人知道是要受到极度鄙视的,男方从此低人一等,女方家长会背上“卖女儿”的骂名。
为什么印度会形成这么奇怪的风俗?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印度有四大种姓,分别代表从高到低4种人群的等级。每个印度人一出生,他的血统就决定了他属于哪个种姓,不同等级的种姓,所享受的社会地位、权力高低有别。
很多人以为,在印度,不同种姓的男女不能通婚,因为时至今日,仍经常有新闻称:不同种姓的男女想要私定终身,结果被双方家族抓到,执行“家规”处死。但这风俗的实际规定是:高等级种姓的女人不能嫁给低种姓男人,而低种姓女人嫁给高等级种姓男人却是受到社会鼓励的,被称为“顺婚”,生下的孩子也可保持高等级种姓。
正因如此,很多家庭都拼命把女儿往高等级种姓的家庭送,甚至不惜承诺大量嫁妆。久而久之,形成了这一风俗,延续千年,不嫁高级种姓,也要丰厚嫁妆。
其实,早在1947年,印度就已经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为扭转嫁妆恶俗,印度1961年还专门颁布了一部《反嫁妆法》。但时至今日,种姓制度、女方高额嫁妆仍是印度根深蒂固的传统,即便是旅居海外的印度人,也仍旧在奉行。
说完了一些让国人颠覆三观的内容,我们再聊聊那些由男方支付婚姻大部分费用的国家。在韩国,多数会要求男方买房,并支付大部分的其他费用,包括彩礼,而女方的嫁妆并不多,通常韩国男人结婚需要花费超过20万美金。
在日本,也是男方支付彩礼和婚礼的绝大部分费用。日本的风俗中,结婚不要求一定买房,但日本的婚礼费用极高,从订婚仪式到婚宴、再到新婚旅行归来,新郎所花费的钱能买半套房子。2017年,日本曾有媒体调查全国平均结婚花销折合人民币28万元,其中婚礼仪式和婚宴合计达到21万元。大家也不要以为男方可以靠“收礼”赚回来,因为日本人参加婚礼虽然都随份子钱,但新郎需要给一份豐厚的回礼,通常要达到对方送的礼金的一半价值。因此,很多日本人都感慨“结婚不易”。
欧洲国家如西班牙,结婚的一切费用基本上都由男士负担,但消费并不高,不需要父母资助,新郎本人就可应付。
比较另类的是保加利亚的旧扎格拉地区,该地区每年都会举办“新娘集市”。一些吉普赛未婚女孩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这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站成排,供未婚男子或未来婆婆挑选。一旦男方相中了某个女孩,双方就可以坐下来讨价还价,通常来讲,向娘家支付折合人民币2万元的彩礼,就可将女孩带走。
这看上去像是买卖女性,但其实不然,一旦男方选中某女孩,双方讨价还价时,男方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家产,甚至还要带着女方家属去实地考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未婚男子要通过言行举止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如果女方对男方的实力、素质并不认可,所谓的讨价还价是不会有最终结果的。因此,“买新娘”只是双方口头上的说法而已。
别的国家都说到了,不好意思不提一下我们自己国家。我们国家的习惯是男方承担结婚的绝大部分开支,但各地也有很大区别。最常见的两类,一类是男方除了要承担房子、车子以及婚礼费用外,还要向女方家额外支付一笔彩礼,这笔彩礼留在女方家。在一些农村地区,女方家会把这笔彩礼给儿子用,也就是用嫁女儿的彩礼去支付儿子娶媳妇的彩礼。另一类则是女方父母将彩礼留给新婚夫妻,作为未来生活的基础。
请各位看官注意,格勒先生在这里的用词是“习惯”,而非风俗。因为这实际上是近150年来才在国内逐渐形成的,且近30年来,男方结婚所需支付的费用不断提高,今时今日,加上买房,男方娶妻的成本已高达百万以上,让男方家庭不堪重负。
而中国几千年来的真正婚俗绝非如此。从上古时代直到清朝中期,男方娶亲要向女方家支付彩礼(聘礼),女方父母要为女儿准备嫁妆(陪嫁),嫁妆的价值往往是彩礼的两倍甚至更高。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古代,女方的父母一旦去世,女儿不能继承家产,所以在女儿出嫁时给予丰厚的嫁妆,等于提前将财产分割给女儿一部分。而且,女方带到夫家的这笔嫁妆只属于女方自己,夫家如果打这部分钱的主意是很丢脸的(女方性如自愿把这部分“体己钱”拿出来贴补婆家,则是贤德的体现)。如果该女子被休,嫁妆全部带走;如果该女子去世,又没有子嗣,那么这笔钱不能归婆家,而是由娘家人继承。因此,中国的传统婚俗中嫁妆虽高,但与印度截然不同,有保护女性的意味。
嫁妆通常比彩礼多不止两倍,在有些朝代也曾让女方家庭不堪重负。比如在宋朝,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了给女儿筹办嫁妆,特意卖掉了最好的一块地,换了9400贯钱,折合现在的人民币约282万元,全部用于给女儿置办嫁妆。为此,苏辙写日记感叹,嫁女险些让自己破产。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又有官职在身(宋朝官员俸禄极高),还需要变卖家产凑嫁妆,可见当时嫁妆的金额是远超聘礼的。
因此,在中国古代真正的婚俗中,男方并不需要支付太多,只要婚姻稳定,反而收获颇多。女方嫁妆虽然丰厚,但属于提前分配家产,也有一定合理性。但不知为什么,近些年来,国人“选择性继承”传统婚俗,而且由于攀比之风日盛,导致结婚的费用畸高,甚至出现“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的口号,肆意提前透支父母的财产,也让年轻人不堪重负,房贷的重压更是让很多年轻人提前预支了下半生,所谓的风俗正在演变成不折不扣的“恶俗”。这正是:
各国婚姻刮钱风,个中缘由却不同。
新人轻钱重相爱,唯有恶俗慕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