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幻之间,铭记以情

2019-04-22刘晓慧

神州·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书余华姑娘

刘晓慧

《第七天》是余华2013年的一部作品。在全书中,作者以一个死去的灵魂的身份,叙述了他在死后七天的见闻与回忆。而《第七天》中对亲情的描写,尤其是主人公杨飞与父亲杨金彪的之间的情感,可谓是全书的精华之所在。在这一部分中,余华以细腻的笔法,一点点地将一位平凡却伟大的父亲形象勾勒出来。全书对父子之间故事的叙述朴实且直白,却又深沉而感人,宛如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击叩着读者的心扉。

杨飞与杨金彪并不是亲父子。四十一年前,还是一个年轻扳道工的杨金彪在一次看似平常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个刚刚出生的男婴。他将这个孩子带回了家,并为其取名,杨飞。事实上,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还未曾体会过恋爱的滋味。但似乎命中注定般,在他看到躺在铁轨上哇哇啼哭的杨飞的那一刻,就已经认定,这就是他杨金彪的儿子了。

杨飞是在死去的第三天沿着铁轨走向他和父亲的记忆的。长长的铁轨是将父子俩联系在一起的命运之绳,杨飞在绳子的这端,父亲在绳子的另一端。幼时的杨飞一开始是在父亲胸前的蓝色布兜里醒来,又入梦的,耳畔是火车穿越轨道的声音,耳朵贴着的是父亲温暖的心跳。杨金彪总是会为杨飞成长的小举动而欣喜。当杨飞已经学会在饿的时候自己伸手触碰奶瓶时,杨金彪总是忍俊不禁地夸赞他的儿子杨飞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感情单纯的杨金彪,尽管没有谈过恋爱,却已经在担任父亲角色的过程中越来越熟稔。他与杨飞默契成长,不是亲生父亲的他甚至达到了通过哭声的细微差别来辨别小杨飞的需求的地步。待到杨飞大一点的时候,胸前的布兜变成了背上的布袋,再后来,背上的布袋也一天天地变沉,杨飞在父亲的陪伴下一天天地长大。

此时的杨金彪,尽管有了儿子的爱,可是,对于一个年轻的男人来说,他同样非常需要的还应该是来自一个女人的爱。在一系列失败的经历后,已经做了四年父亲的二十五岁的杨金彪迎来了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女人。在好友李月珍的帮助下,杨金彪与姑娘不久正式在一起了。而为了不打扰杨金彪和姑娘的恋情进展,这时的杨飞经常被寄放在李月珍一家里,待到深夜才被约会回来的杨金彪接回家中。值得一提的是,杨金彪之前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小杨飞身上,因此无心考虑自己的婚姻,而这位姑娘在初次见面时流露出来的对小杨飞的喜爱,让杨金彪在惊喜与慌乱之中看到了婚姻的曙光。或许这也是因为他以为终于找到一个能接受杨飞的存在,并且很有可能像自己一样真心对杨飞好的能够共度一生的女人了吧。

然而,在恋情进展到可以谈婚论嫁的时候,当杨金彪满怀喜悦地将收养杨飞的一系列经过告诉姑娘时,年轻的姑娘冷静地说出她认为他当初不应该收养杨飞的想法。这无疑给杨金彪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如同从明媚的初春一下子坠入到充斥着寒冰与荆棘的深渊之中。固执的杨金彪认为自己必须在姑娘与儿子杨飞之间做出一个抉择,而经过痛苦的思考与挣扎后,他第一次决定抛弃杨飞,选择姑娘。

杨金彪在凌晨的时候叫醒了依旧酣睡的小杨飞,带他坐上了远去的火车。第一次坐火车的杨飞难掩激动之色,而一旁的父亲却显得沉重而悲伤。他将快乐的小杨飞带到了幼儿园附近的一块青石上,掏出身上带着的所有的糖果饼干,塞满了杨飞衣服的所有口袋,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壶挂在了杨飞小小的脖子上,悲伤地说:“我走了。”小杨飞摇晃着两条小腿,快乐地说:“好吧。”此时的杨飞并不知道自己被父亲遗弃了,他只知道从来没有收到这么多的糖果和饼干。只是,回到家中的杨金彪却后悔了。他责怪自己不该遗弃杨飞,甚至悔掉了与姑娘的婚约。他将杨飞重新接了回来。从那以后,杨金彪的生命中再无其他女人出现。

后来,杨飞的亲生父母寻来,将他接到了北方的城市。杨金彪为此高兴,他同意杨飞的离开,希望他能在亲生父母身边有个更好的前途和未來。他甚至用了3000元——他所有的积蓄,为杨飞购置了一身西装。文中在这一部分并没有对父亲在杨飞离开之后作以详细的描述,我们只知道想念父亲的杨飞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南方的小城,回到父亲的身边。当父子相见的那一刻,杨金彪并没有表现出常人预料中那般激动,他只是在认真地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固执地将儿子的行李全数拿在手上,和儿子一起回到了家。杨飞是在后来从父亲好友郝强生口中才得知,那晚的父亲在自己睡着后,来到郝强生夫妇家中,流着泪激动地说:“我的儿子回来了。”

在记忆之路上渐行渐远的杨飞,来到了杨金彪生前最后的场景。生病的父亲离开了自己,独自坐上了离去的列车。他来到了当年遗弃杨飞的地方。对于当初的抉择,杨金彪一直心怀愧疚,他无法对自己的行为释怀,因此他想在弥留之际,再看一眼当年杨飞晃荡着小腿坐着等他回来的那块青石上。只是他没有想到,这次离开,就真的从那个世界离去了。杨金彪对杨飞的爱,超越了血缘之情,这份珍贵的父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纯粹的情感。每次读毕,总是很难从文字之中抽身而出,由着如清泉般的感受洗涤着心灵,在灵魂的每一处落下银铃般清脆的回荡。

许多人在读完余华的《第七天》后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余华“揭露并批判了社会的阴暗面”,其冷峭犀利的笔锋在当代作家中是非常难得的。确实,余华在其许多作品中,都是以一位置身故事之外的冷眼旁观的叙述者角度,冷静而严酷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冰冷的故事。可是,在《第七天》中,透过全书,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余华对于人性真实的思考与追求,对人情至纯的感恩与希冀。若要说《第七天》的伟大之处,我想就在于此。

猜你喜欢

全书余华姑娘
图片资料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秋姑娘的信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读与写(节选)
一个人的邮局 邮递员坚守24年
泥姑娘
扩展阅读
你是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