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闪光的青春

2019-04-22高仲伦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麻绳山路山区

高仲伦

“七盘八拐入云间,羊肠小道把山缠。山下江河奔腾急,山顶青松刺蓝天。下乡接受再教育,踏遍山路心里甜。山路虽窄心路宽,结合工农意志坚。走着山路思潮翻,想起毛主席去安源,想起红军过雪山,想起太行游击战……征途走着前辈人,如今我们赶向前,披荆斩棘不停步,革命重担不卸肩。登上顶峰望寰宇,豪情壮志撼群山,中国革命新一代,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发表在1969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下放支农办编辑的《下乡上山》报上的诗歌,是我当年在山区插队落户时写的。转眼间近50年过去了。

1968年9月,作为高三66届毕业生,我从西安这个省会大城市来到宝鸡市西部山区的龟川公社插队落户。当时,公社和大队都不通公路,群众生产和生活的一切物资全靠人背和牲口驮。这里山高坡陡,地广人稀。夜晚我睡在土窑洞里,时常会听到野狼的嚎叫。野猪和狐狸偶尔也会光顾山村。每天天不亮,我们顶着月亮,背着背篓往坡高路窄的阴坡山上送粪,一个来回就10里左右长。装粪土时,粪土常常灌撤在脖子里,更不用说衣服上了。生活吃水得到山沟里的渗水井去挑,碰上雨雪天,泥泞路滑,挑水更是艰难异常。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夏天我们头顶烈日收小麦,又用麦秆把麦子打成捆,用麻绳捆起10至8个麦捆,背回麦场,碾打成颗粒装进口袋。夏收后每人用大毛口袋背2斗小麦加上自己的干粮,总重70多斤,用粗麻绳打好结,扣在肩上。每天早上6点左右出发去镇里粮站交公粮。一个单趟25里路,其間要翻越两架半山、过三条河,才能到粮站。下午回来时不能空身,还要背回队里买的一袋儿50斤重的化肥。返回生产队时,天已经擦黑。冬天我们顶风冒雪治理河滩,修造水平梯田,挥动铁锹镐头,战斗在冰冻的土地上,艰苦可想而知。然而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我常常在空旷的山路上高唱“我们这一代,豪情满胸怀,脚下踩着山和水,怀里揣着全世界……”这样的歌词,忘掉了苦和累,依然斗志昂扬在山区战天斗地。回想起来,当时主要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念,让青春放出光芒,这就是当时我们那一代人的信念和理想。

猜你喜欢

麻绳山路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三条山路
漂亮的“小草帽”
杨鹤鸣
一根麻绳 ,打造逆天美物
山区
山路
山路乾坤
“吃亏”赢得财富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