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

2019-04-22封芬谭安雄

科技视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

封芬 谭安雄

【摘 要】目的:探讨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期末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各方面能力及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应用立体化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药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25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097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in pharmacology of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Methods Two class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ere adopted respectively.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the final examination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fter the course. Results The abilities and fina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were improved b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in pharmacology teaching.

【Key words】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Pharmacology; Teaching reform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1]。《药理学》药物繁多,枯燥抽象,难以记忆,学习时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笔者在本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了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我校2016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每班各35人,其中一班为实验组,另一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女同学18名,男同学17名,平均年龄21.1±1.3岁;对照组女同学18名,男同学17名,平均年龄20.9±1.5岁。两组学生的理论及实验学时数、选用教材、授课教师均相同。对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平时成绩等一般資料比较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采用不用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用PPT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课后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实验组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地进行知识传输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于课前1~2个星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的、学习要求、重难点内容和命题讲课内容,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学习。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纸质教材,登陆教师空间课堂观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重难点微课或优秀院校公开课,并按照命题讲课要求分组制作课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其他心得体会可通过空间课堂交流区、QQ群或微信群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课堂上教师先简单地梳理一遍教学内容,再通过图文、flash动画或案例分析突破重难点内容,然后随机抽选小组完成命题讲课任务,由小组代表现场讲解PPT,回答师生提问,最后教师点评,并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学生可结合《药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和空间课堂的习题库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便对薄环节进行改进和补充。

1.3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同学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项目[2]。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期末时,应用同一套试卷对两组进行闭卷书面考核,满分为100分。题目内容均来自学过的章节,考试时限及阅卷教师相同。

1.4 数据统计分析

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问卷调查情况

实验组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核成绩

实验组的《药理学》期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实验组的优秀人数和总及格人数高于对照组,而不及格人数低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科课,是连接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药理学内容繁杂,包括药物类型、具体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此种模式虽能有效地传播知识,但受时空制约,师生课堂交流互动有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学生主动参与性低,易出现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导致主观能动性缺乏,创新思维低下,高分低能。故,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呈井喷之势,如何便捷、高效地进行知识传播,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教育者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使立体化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一切教学元素,设计、整合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多维、立体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笔者在本校2016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药理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问卷调查及期末考核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期末考核成绩、成绩优秀人数和总及格人数也高于对照组,说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学习成绩。立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是抛弃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与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体。立体化教学模式依托于教学资源平台,涵盖了线下的纸质教材、课件和线上的空间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笔者在实践立体化教学时,注重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重难点内容,其他由学生课余自学,教师講解时间缩减,余下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命题讲课和讨论。课余时,学生以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单为指导,自主选择线下、线上等途径学习,掌控学习进度,做学习的主人。笔者在发布学习任务单时就某一知识点布置了命题讲课的任务。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于课堂上讲解,接受师生提问和评分。大多数学生在自学和完成命题讲课的过程中,其学习主动力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所提高,学习效果也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药理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符合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2]田春雨,薄海美,高月春,等.加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发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17(5):157-158.

[3]黄煌,许相洋,林迳苍.组织胚胎学“立体化教学”的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7,25(4):44-46.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改革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