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2019-04-22彭责轩

科技视界 2019年6期

彭责轩

【摘 要】奚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现在已经为大多数人所不知。根据《辽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记载,公元1123年,奚族领袖“回离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号奚国皇帝,改元天复”。但是此政权仅仅存在了八个月,奚族也随着这第一次建国的失败而逐渐消失,给后人留下了种种谜团。

【关键词】奚族;辽;回离保;箭笴山;大奚帝国;祖山

中图分类号: K928.7;F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15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056

【Abstract】The Xi nationality are an ancient and mysterious nation and are now unknown to most people.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Liao History,Volume 114,and the Forty-fourth Biography",in 1123,the leaders of the Xi nationality "North court privy Hui Libao,the JianGe Mountain was self-reliant,and the Emperor of the Sui Kingdom was re-established."However,this regime only existed for eight months,and the Xi nationality gradually disappeared with the failure of this first nation-building, leaving behind a mystery to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The xi nationality;Liao dynasty;Hui libao;The jiange mountain;The xi empire;The zu mountain

在辽末天祚帝时期,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奚国政权,虽然《辽史》、《金史》、《续资治通鉴》等史籍中都有相关记载,但是内容大都支离破碎,语焉不详。那么奚国的统治范围在哪里?都城叫什么?仅存在八个月的政权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些更深更细的内容,现在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不知道,有些方面至今还迷雾重重。

奚族起源于汉末,乃是东胡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同种异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奚族各部渐渐归附,成为辽国附属,世代与辽人通婚。而提到大奚国,就必须了解它的创建者——辽代奚六部大王回离保(其汉名《宋史》译作萧翰、《辽史》称作萧干)。

回离保是奚王忒邻之后,善骑射,矫捷勇猛,与其兄鼈里剌齐名。他大约生于辽清宁末年(1060-1064年)或辽咸雍年间(1065-1074年),死于辽保大三年八月十五日,应该活了六十岁以上。

根据相关史料及地方志的记载,可知在公元1122年3月,金军攻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入夹山,消息不通。宰相李处温、宗室大臣耶律大石、奚王回离保等人拥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回离保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兼诸军都统,时称四军(契丹、奚、汉、渤海)大王,曾屡败宋兵。公元1123年1月,兵败于宋金联军后,北辽萧德妃与耶律大石欲投奔天祚帝,而回离保以天祚帝昏庸腐败为由,拒绝同行,双方遂于松亭分道而行。回离保将契丹军分给耶律大石,自己带领奚、汉、渤海三军回到奚族的故乡箭笴(音gě,箭杆之意)山地区。

辽保大三年(1123年)正月丁已,在乡亲们和三军将士的拥戴下,回离保于箭笴山称帝,成立了“大奚帝国”,改元“天阜”,自任“奚国神圣皇帝”,铸造了“天阜通宝”钱。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分管三族事务。改东西节度使为二王,分司建官。一時间,奚国军队发展到七八万人。

金太祖完颜旻多次遣使招降回离保,都被回离保拒绝,为此金国派遣重兵围困。由于奚境贫瘠、粮食短缺,回离保于公元1123年5月南掠北宋,出卢龙岭,破景州,陷蓟州,一度兵临燕京城(今北京),致使北宋人心惶惶。同年8月,降宋辽将郭药师用计大败奚军于峰山,并乘胜追击,造成奚军死伤大半。由于各军离心,奚军溃散,回离保被部将耶律阿古哲(又名巴尔达喀)、乙室八斤,及其家奴白底哥等人袭杀,其首级被献于宋军,至此大奚帝国灭亡,距其成立不足八个月。

以上虽然我们知道了奚国建立前后直至灭亡的大致情形,但是对于奚国所处的具体位置,仍颇有争议。

《辽史》卷一百一十六国语解《太宗记》记载,“箭笴山(笴音簳):胡损奚所居。”意思是古代的胡人在历史上消失后,这里成为奚人居住的地方。清初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七北直八(12)记载:“《辽史》迁州有箭笴山是也。其南去苇子峪十余里,俗呼背牛顶,以山后有石如牛云。”清代光绪二年《永平府志》记载:“箭笴山,一名茶盘山。县(指临榆县)西北七十里,上有无量殿佛舍”。清代光绪四年《临榆县志》记载:“箭笴山,在苇子峪边外,距城西北七十里……有云海亭、下中庵、上中庵遗址”。

通过查看地理,可知上述苇子峪、背牛顶、茶盘山等都位于如今秦皇岛市境内的祖山风景区一带,所以箭笴山在此地区是无可争议的。可是回离保建国设都、陈兵数万的驻扎之地具体在哪里,目前有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祖山主峰古茶盘山即箭笴山,因祖山群峰形状像箭杆而得名,奚国的皇宫就是祖山主峰茶盘山东南苇子峪深山中的铁瓦乌龙殿,具体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苇子峪林场、祖山东门内西侧约20里的深山峡谷之北。铁瓦乌龙殿现存三个大殿遗址及盘龙碑额、塔林遗址和两个大型赑屃,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遗址上的盘龙碑额长约1.5米,高约1米,两条盘龙栩栩如生,碑阴、碑阳上的文字均为“无宾主道院碑”。

第二种说法,箭笴山位于祖山主峰的西北,因生产可以做箭杆的苦蜡木而得名。根据清光绪四年《临榆县志》:“苦蜡木:山中多有,坚勒可制梴(读chān,《辞海》中是指木长貌)”。而《秦皇岛市地名词典》中也提到,“箭杆岭村:元泰定年间,宋、杨二姓由山东迁此建村。因曾有人在此山岭造箭,故名”。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记载:“凡边外盘薄于内,茶盆山为大……其峰万仞也……今在苇子峪边外半舍,上有无梁殿佛舍……迤西其颠犹狭,则置木梯五架。其开山僧乃辽天庆间,俗呼背牛顶……迤西则皆马司岭脉,乃《辽志》箭笴山也”。

而回离保称帝的地方在当今抚宁县箭杆岭、界岭口和祖山西北一带。根据明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箭杆岭口关……其荒城在东南山”。由于“荒”和“皇”谐音,“荒城”疑似“皇城”之讹。

对于箭笴山的具体所指,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笔者曾经遥望过祖山,其主峰天女峰及周边群峰的形态确实如箭杆一样,直插天空。史书上所记载箭笴山的方位、范围大小、山水遗迹,并明确指出有三大高峰,中峰最高,都与祖山相契合,并且箭笴山之外另有个箭杆岭,其名称沿用至今,不过是箭笴山西南部的一个岭而已。

对于奚国的所谓皇宫,铁瓦乌龙殿坐落于狭窄的深山峡谷之中,道路十分难走,马匹更是难行,临时搞个仪式还行,无法作为长久居住和驻兵的都城。另外,回离保仓促称帝,所在政权的时间也非常短,因此不可能大兴土木建造都城,只会寻找易守难攻、依山傍水的谷地或相对平坦的地方驻军,对于奚国的总部所在地,第二种说法更贴近现实,但是证据还是很不充分,需要深入考证。

像许多古民族一样,奚国灭亡后,奚族逐渐融于附近的女真及其他民族,最终从历史舞台上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奚族是中华大地上古老的民族之一,仅从商代算起,到被金人所灭,大约存在了一千八百多年,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不应被忽视的。在较长的时间里,奚族保持着畜牧业、农业、狩猎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熟练地掌握了培育、驯养良马的技术;“奚车”可奔驰于山地,享有盛名;“奚琴”已演變为现在的马尾琴,使用马尾弓成为擦弦乐器,是现在二胡、四胡和京胡的前身。奚族的历史文化,也是浩瀚博大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非常值得肯定和纪念。最后,我用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给事中苏颂出使辽国,路经牛山(位于承德东八十里)所作的《牛山道中》一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农夫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岗。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赋役百端闲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

【参考文献】

[1]《辽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2]《辽史·卷一百一十六·国语解<太宗记>》

[3]《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七·北直八(12)》

[4]清康熙五十年、清光绪二年《永平府志》

[5]清光绪四年《临榆县志》

[6]明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

[7]《秦皇岛市地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