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美媒新一轮抹黑“一带一路”

2019-04-22席来旺

环球时报 2019-04-22
关键词:共商智库倡议

席来旺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美国媒体掀起新一轮对“一带一路”的抹黑舆论攻势。美国之音日前发表题为《一带一路风险知多少?》的长篇报道,可谓是“集大成者”。它除了继续炒作“债务陷阱”“输出污染”外,还借美智库机构新发布的评估报告,给“一带一路”归纳出了七大莫须有的罪状。

但需指出的是,这篇报道竟然没有引用一句“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参与国人士的话,通篇全是几家美国政策智库的分析报告。因此,它得出的分析判断不可能符合“一带一路”国际实践的实际状况。

许多实例证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了相关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善了沿线的民生需求。以笔者常驻的印尼为例,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覆盖基础设施、能源、矿产、金融等众多领域,为印尼带来巨大的实惠。与此同时,中资企业在印尼员工的本地化率非常高,印尼对注册外资企业雇用当地员工有严格的要求。中资企业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积极行动起来履行社会责任,完全不像美媒这篇报道指责的“带有殖民意味”“硬性雇用中国劳工,并阻碍将技术移交当地工人”。

事实上,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个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并不像美国主张的“美国优先”。中国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不仅强调“五通”,而且突出“三共”,即共商、共建、共享,并把“三共”作为落实全球治理的一个基本准则,这在历史上具有首创的重要意义。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要继续秉持开放、透明、包容的理念和绿色、廉洁、可持续的目标,最终实现所有国家共同发展。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长过程,“一带一路”作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崭新倡议,本身也需要日益成熟完善。尽管不同的国家会以不同的方式评估“一带一路”为自己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但“一带一路”倡议在事关全球治理与国际发展领域的大方向上是绝对正确的,对相关国家来说无疑充满机遇,国际社会普遍抱着积极的欢迎态度、纷纷参与其中是理所当然的正确选择。中方欢迎各方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随时提出建设性意见,真正把共商共建共享落到实处。

作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国,美国方面本应有足够的理由,以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与中国及国际社会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抱着冷战式的僵化思维,对“一带一路”持续抹黑与打压,并肆意干扰“一带一路”的实施。▲(作者是资深驻外记者、国际问题学者)

猜你喜欢

共商智库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规则完善与创新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文化建设小窗口 家校育人大舞台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探究五七炮进七兵VS屏风马7卒新变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