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体形优化设计与研究
2019-04-22叶祥飞李晓伟
叶祥飞,宿 生,周 琦,李晓伟
(1.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14;2.海南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
1 工程概况
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海南省琼中县境内,电站主要承担海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开发任务,总装机容量600 MW。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等3大部分。上水库地处黎母山林场原大丰水库,集雨面积为5.4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97.9万m3,正常蓄水位567.00 m,死水位560.00 m,调节库容499.9万m3,死库容为280.7万m3,总库容为933.3万m3。上水库采用主、副坝均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其挡水、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泄洪量45 m3/s,校核水位泄洪量74 m3/s[1]。
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上水库泄水建筑物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开敞式溢洪道,紧邻主坝右坝肩布置,末端斜对坝址下游的河床沟谷,采用台阶式消能。在招标设计阶段,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考虑到上水库基岩埋深大、岸坡开敞式溢洪道开挖量大,且存在高边坡,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上水库泄洪流量不大,故将上水库泄水建筑物改为竖井式溢洪道,结合导流洞改建成退水隧洞[2- 4]。这样既节约了工程投资,又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竖井式溢洪道结构布置
上水库泄水建筑物采用开敞自溢式竖井溢洪道,布置于库盆右岸,主要由井口防涡设施、环形溢流堰、过渡段、竖井段、消力井、退水隧洞及出口消能段组成,其中出口布置于全风化岩体中,水流斜向转弯汇入山间冲沟。溢洪道中心线全长440 m,竖井进水口平台由开挖形成,溢流堰采用无闸门控制的环型实用堰,采用1/4椭圆曲线,堰顶与正常蓄水位齐平;竖井采用等直径圆形竖井,为防止水流直接冲击竖井底板,在竖井底部设消力井,其结构布置与竖井段相同,井底高程比退水隧洞底板高程低7 m,以形成稳定的水垫塘;退水隧洞结合导流洞布置,洞内设16级台阶消能;出口段采用消力池消能,池长30 m,池深2.0 m,其后接护坦,采用规格3 m×2 m×0.3 m的雷诺护垫,与山间冲沟顺接。竖井式溢洪道结构布置见图1。
图1 竖井式溢洪道结构布置示意(单位:高程m,尺寸mm)
图2 不同流量下溢流堰水流状态
3 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3.1 模型试验布置与工况
为研究竖井式溢洪道的水流流态、泄流能力及消能效果等水力特性,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了1∶20的试验模型。模型设计时对环形溢流堰、竖井段、退水隧洞、出口消能段均进行了精细模拟,其中,环形溢流堰采用了木材制作,竖井段、退水隧洞段用有机玻璃制作,出口消能段及下游河道用水泥砂浆制作。有机玻璃的糙率为0.008~0.009,换算成原型的糙率为0.013 2~0.014 9,与溢洪道的实际糙率较为接近,可以满足动力相似要求。模型试验工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工况
3.2 初拟方案
溢流堰采用无闸控制环形实用堰,环形堰顶曲线采用1/4椭圆曲线,椭圆方程为x2/12+y2/2.22=1。环形堰直径5.6 m,堰顶高程567.00 m,与正常蓄水位齐平,高程564.80 m以上为过渡段,以下为竖井段。堰顶的体形如图1所示。
当流量为24 m3/s时,堰顶的水流为自由堰流,竖井内的自掺气较多,在试验中发现库水位不稳定,在567.647~567.803 m之间波动,堰顶流态见图2a。当流量在33~43 m3/s时,堰顶流态仍然为自由堰流,库水位也较稳定,典型流态见图2b。当流量为53 m3/s时,堰顶上方形成了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漩流,典型流态见图2c。当流量在64~84 m3/s时,堰顶形成了较大的漩涡,漩涡强度时大时小,特别是在流量为74、84 m3/s时,堰顶通气孔道时而被封堵,受此影响,堰顶泄量有所变化,库水位波动较大,典型流态见图2d。
初拟方案的水位-流量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列出了在同一流量下水位波动的低值与高值,并与设计值进行了对比,由图3可知,在校核水位时,试验过流能力较设计值小,泄流能力不足。
图3 初拟方案水位-流量关系
3.3 优化方案
考虑到泄流能力不满足要求,且堰顶流态不良,故需对初拟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共进行了5种不同进水口体型的模型试验。
(1)优化方案1。保持环形溢流堰堰顶曲线方程不变,将环形溢流堰的堰口直径由原来的5.6 m变为5.8 m,竖井的直径由原来的3.6 m变为3.8 m。该方案在小流量情况下,由于水流有所偏转,在后方交汇形成了一个水翅,水翅冲击对面的竖井井壁,且来流量越大时,水翅越大,冲击对岸的程度也越大;当来流量逐渐变大时,竖井溢洪道的堰顶逐渐有漩涡形成,特别是当在校核流量时由于水流偏转和水翅的影响,堰顶通气孔道时而会被封封堵,且漩涡不稳定,致使库水位变化较大。
图4 优化方案5(单位:高程 m,尺寸mm)
(2)优化方案2。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沿着环形溢流堰增设6道均匀布置的导流墩,导流墩布置于堰顶与堰面之上,导流墩顶高于水面。该方案对堰顶流态的改善不明显。由于导流墩的部分放置于堰顶处,使得水流在堰顶处形成了较大的水翅,恶化了堰顶的水流流态。当水流高出导流墩顶部的时候,仍然在堰顶处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漩涡。
(3)优化方案3。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6道导流墩布置于堰顶,墩顶与堰顶齐平。
该方案在P=1%时,堰顶水流有所偏转,并且在2号~3号墩之间有一个较大的水翅,水翅偶尔冲击对面的水体,且水翅位置不固定,在2号~3号墩之间移动。在P=0.05%时,堰顶有较大的逆时针漩涡出现,漩涡时大时小,由于有水翅的影响,通气孔道偶尔被封闭,受此影响库水面波动较大。
(4)优化方案4。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6道导流墩均匀布置于堰顶,墩顶高于水面。该方案在导流墩后形成了6道水翅,影响了水流流态。
(5)优化方案5。堰口直径5.8 m,竖井直径3.8 m,6道导流墩均匀布置于堰顶,墩顶呈间隔不等高布置,如图4所示。该方案较其他方案堰顶流态有较大改善,在P=0.05%时,虽然堰顶仍有水翅,但1号、3号和5号墩有效地阻断了堰顶的旋流,堰顶仍留有较大的通气孔道,故将本方案最为推荐方案。
3.4 推荐方案的堰顶水力特性
3.4.1 堰顶流态及泄流能力
各试验流量下,堰顶均保持为自由堰流。由于受到堰顶流态的影响,库水面有所波动。在P=2%时堰顶为自由堰流,水流贴着堰壁下泄,在1号、3号、5号墩后面出现了较小的水翅,水翅高度约为0.6 m,且在这3个墩的周围也有较小的扰流出现,典型流态见图5a;在P=1%时堰顶也为自由堰流,并有较大的通气孔道,在1号、3号、5号墩后面出现了较小的水翅,1号墩后的水翅约为0.6 m,2号墩后的水翅约为0.68 m,3号墩后的水翅约为0.8 m,且由于堰顶水流有所偏转,使得2号墩和3号墩之间以及5号墩和6号墩之间形成了两个交汇的水股,但没有堵塞通气孔道,典型流态见图5b;在P=0.05%时堰顶仍为自由堰流,由于水流超过了导流墩的高度,堰顶的水流为旋流,受此影响,2号墩与3号墩以及4号墩与5号墩后形成了一个水翅,且水翅相互交汇,但堰顶仍然留有较大的通气孔道,典型的流态见图5c。
图5 不同工况下的堰顶流态
试验中记录了在各来流量时的水位波动高值,测得的水位流量关系和设计的水位流量关系如图6所示,在同一水位下试验流量均大于设计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图6 推荐方案水位-流量关系
3.4.2 堰顶压强
本试验在环形溢流堰的壁面布置了5个压强测点(测点1~5),实测压强值见表2。由表2可知,各工况下压强基本为正压或者较小的负压,最大负压为-8.08 kPa,小于规范要求,说明溢流堰体形设计合理。
表2 堰面时均压强分布
4 数值模拟成果与分析
4.1 模型建立
计算采用三维模型,计算模型的中心截面如图4所示。为消除来流边界对环形溢流堰进口流态的影响,截取计算域取为圆形,圆形半径为13.9 m,取竖井段长15 m。鉴于竖井式溢洪道堰顶的形态较复杂,难以生成结构网格,故在堰顶部分采用非结构网格,其余地方采用结构网格,网格数量约为40万。流经泄洪洞内的水流为高雷诺数湍流,本次计算中采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雷诺时均法(RANS)进行湍流的数值模拟[5,6],选用VOF模型法追踪自由表面。
4.2 堰顶流态及泄流能力
计算表明,在堰顶附近,临近环形溢流堰的堰顶流速逐渐增大,且堰顶的流态较为稳定,水流沿着堰顶自由下泄,没有发生偏转。库水位568.24 m时的典型迹线如图7所示。
图7 库水位568.24 m时的典型迹线
校核工况下典型断面空气的体积分数如图8所示。根据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y=0、z=558 m、z=567 m的体积分数图,在不同的堰顶水位情况之下,堰顶均留有较大的通气孔道,且随着水位的上升,通气孔道的面积逐渐减小。
图8 校核工况下典型断面空气的体积分数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水位流量关系对比如表3所示,其中,偏差=(计算值-试验值)/试验值×100%,由表3可知,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仅为4.35%。
表3 泄流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偏差
4.3 堰顶压强
图9 堰顶压强分布(Z=568.71 m)
由于环形溢流堰的堰顶为1/4椭圆曲线,在相同的设计水头之下,堰顶曲线较实用堰曲线要薄,水流流经堰顶之后,并没有完全贴着堰顶壁面下泄,在堰顶出现了负压区。典型的堰顶压强分布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在堰顶壁面,随着下泄流量的增大,堰顶的负压区有增大的趋势,且堰顶的最大负压也随着下泄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5个不同水位下的堰顶压强分布如表4。由表4可知,堰顶曲线段压强基本均为负压,且负压随着高程的降低有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环形溢流堰为1/4椭圆形曲线,在相同的设计水头之下,其体型要比实用堰的体型偏瘦,水流没有贴壁的缘故,但负压值一般均较小,在规范要求允许范围之内,不会使得竖井壁面产生空蚀破坏。
表4 环形溢流堰堰压强分布
5 结 语
本文结合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竖井式溢洪道,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体型进行了多方案的优化比选研究。研究表明,在环形溢流堰顶增设6道间隔布置的不等高导流墩,可有效改善堰顶流态,减小进口库水位波动,增大堰顶泄流能力,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