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好哇,吴中老街里的旧时光

2019-04-22整理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19年7期
关键词:太湖老街

整理 亦安冉

老街不是一个寻常巷陌的名字,更像是一种记忆。

老街里,住着城市的记忆,展现的是一座城市最具有温情、最具有风情的面貌。散落在吴中古镇里的那些老街,有生活化的一面,有文艺清新的一面。当然更有吴地文化的独特印记。

横泾老街:古银杏见证老街兴衰变迁

在横泾老街下塘街东首原聚兴桥南堍,有一株高10米左右,胸径1.5米的古银杏,见证了横泾老街的兴衰变迁。

横泾老街位于横泾集镇,东西走向,依河(横金塘、苏东运河横泾段)而建。北倚横山支脉尧峰山,东南濒临太湖。

其实以前横泾叫“横金”,相传有管仲鲍叔牙分金墩,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元代横金有一条长源街,行坊林立,商贾盈市,因地势较低,数遭水患,居民逐渐迁至横金塘两岸,重新形成集镇,“横泾”也由此替代了“横金”。横泾老街形成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尤为兴盛。河北岸称上塘街,南岸称下塘街。

据2006年版《横泾镇志》载:民国时期,上塘街分为上岸、下岸,对照铺面,店铺林立。拥有茶馆1家,布庄裁衣店10家,杂货店19家,饮食店11家,米行4家,理发店4家,并有苗猪行、石灰行、鱼行、茧行、竹行、木行、漆店、染坊、药店、铁器、寿材等商铺作坊。

横泾虽然古风渐去,但是有心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好多古迹遗落。比如位于上塘东街34号的同丰号民国建筑,现在是居民住宅的大杂院,青砖清水扁砌,砖木结构,保存尚好。

从东桥向西眺望,横金塘逶迤西去,古银杏和新翠柳左右对峙,年代穿越,沧桑巨变。

蠡墅老街:范蠡急流勇退之地

长桥原称蠡墅,传说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功复仇灭吴国后,选择急流勇退,曾建别墅隐居于此,“蠡墅”之名便由此而来。

蠡墅老街兴盛于明清时期,据《长桥镇志》载:“明清时,老街有裕泰记、协源顺等米行10余家,酿酒作坊20余家,饭庄近10家,茶楼3家,还有铁、木、竹器、酱、油、糕饼等作坊店铺30余家。镇上王、陆、徐、冯四大富商所居宅第占蠡墅镇区近半面积。清代中期,蠡墅成为国内眼镜生产的主要基地。”

蠡墅老街以蠡墅港为界分为上塘街和下塘街。沿着老街自东往西走可以看见四座古桥,依次是蠡墅桥、太平桥、永兴桥、须茂桥。这四座石桥虽然刻满了岁月沧桑,却依然稳固,至今还是老街居民进出的必经通道。

位于上塘东街27号、28号的万福楼茶馆,明代开设。有四进用房,久负盛名。茶客可以一边品茶,一边听书看戏。万福楼茶馆原来还是排解纠纷的场所。

造船、酿酒和苏绣曾是蠡墅老街的三大传统工艺。

蠡墅一直流传着范蠡传授制舟之术的故事,范蠡在此隐居时促成当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船型,被江南地区称为“蠡墅式”,蠡墅也成为当时吴地木质船的主要制造地之一,蠡墅船厂千年不衰,至今厂址尚在。

蠡墅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吴越春秋时期,蠡墅就有以苏绣为业的绣女,到了明代,区域内出现了“家家养蚕,户户绣花”的景象,苏绣更一度在京、沪、穗独占鳌头,成为全国四大名绣之一。

明、清时,蠡墅酿酒业已兴起,镇区白玉兰酒坊酿制的黄酒江南闻名,曾有“先有蠡墅黄酒,后有横泾烧酒”之说。走在蠡墅老街上,至今仍可以看到记忆中的打酒铺子,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走过的岁月。

木渎山塘街:这条山塘街更古老

古镇木渎也有一条山塘街,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比苏州古城的山塘街更早。木渎这个名字,也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相传,春秋时期吴王筑姑苏台、馆娃宫,得越贡神木,三年聚材,“积木塞渎”,所以有了这个名字。清代画家徐扬所绘长卷《姑苏繁华图》,木渎画景占全图的三分之一。

据《木渎镇志》载:“清代中叶,商业集中在山塘街和虹桥一带。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邮局。清末,木渎有铁、竹、木、成衣等10多个行业,35户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256人。”

山塘街现在是木渎景点旅游的主要线路,两旁建筑依旧保持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风貌。商铺鳞次栉比,景点点缀其间。更有不少网红景点,比如虹饮山房,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乾隆南巡游木渎,首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刘墉等随臣两次在此下榻。虹饮山房由重修的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园林联袂而成。秀野园是明代东林党人五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1631)。小隐园为近代一代“刺绣皇后”沈寿故居。

严家花园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古诗源》编者沈德潜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一时题咏颇盛。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祖父)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人称“严家花园”。

郭巷尹山街:从崧泽文化走来的老街

位于京杭运河东侧的尹山街,年代久远,北宋时尹山设乡都,明代前期就已形成集镇。尹山街为尹山集镇主街,得名于集镇西北侧的尹山。民国年间,尹山集镇为吴县尹山乡、镇公所驻地。街长200米,宽3米,原为侧砖铺设,20世纪90年代改成水泥路面。

据2005年版《郭巷镇志》载:民国时期,尹山街层开出肉店3家、杂货店3家(中有乾泰东号、乾泰西号店)、茶馆店3家、鸦片烟馆3家、理发店2家及其他商店数家。老街现有各类商店20余家及一个简易农贸集市。如今,尹山街周边遗迹现存的已寥寥无几。

在老街东头郭新河两侧。1987年太湖沿岸考古调查时发现,郭新河两岸暴露的文化层堆积厚度超过1.5米。调查中征集到石器数件,采集到石器、陶器200余件。据采集到的陶器质地、纹饰、器形分析,该遗址文化层最早可追溯到53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

随着水运日衰,如今的尹山街在城镇化的滚滚洪流中已是古风渐去,归于沉寂。

陆巷老街:明代宰相生活过的老街

这个没有被过多开发的古村,能够满足很多人对古村老街的想象。陆巷的兴起,还得归功于宋朝的南迁。当时大批权贵南下躲避战火,一路从水路向南,途经太湖时,看到东西山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就不想走了,干脆在这里安家落户,于是有了村落,也有了街道,更有了文化气。

明清时期,老街两边店铺林立,有钱庄、当铺、鱼行、茶馆、客栈、南货店等;老街全长620米,宽2米,全部用长2米、宽0.5米的紫色花岗条石铺面,故俗称紫石街。条石上雕凿着“平升三级”“福寿双全”等传统民俗图案。主街两侧的巷道用青砖侧砌成“人”字纹,道旁镌刻着上下轿马的标记,明清官制礼仪可见一斑。

旧时紫石街的主要路口均设巷门,建有更楼,日启夜闭,用以防御太湖匪盗。 陆巷老街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共有惠和堂、怀德堂、怀古堂、遂高堂、粹和堂、宝俭堂等6处对外开放。

《太湖备考》载:“登俊坊、解元坊、会员坊、探花坊、阁老坊五坊俱在东山陆巷,为少傅王鏊立。登俊、阁老二坊废。本朝乾隆壬戌,少傅后裔金增重修解元、会元、探花三坊。”

王鏊(1449-1524),字济之,号守溪,明成化年十年(1474)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会试又第一,廷试第三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吏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陆巷自王鏊后,人才辈出。明清两代村中的王、叶两族,共出了1名状元、11名进士,这么有文化的小村,当真是不多见。

明月湾老街:与夫差西施共赏同一轮明月

位于西山岛南端的明月湾,南濒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不过名字却跟夫差西施有关,据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西施在此共赏明月,所以有了明月湾这个名字。

建于春秋时期的明月湾,唐代时已闻名遐迩。明月湾老街的繁荣,还得提到宋朝。大批北方权贵南迁,到了太湖东西山,被山青水秀吸引住了,就在此停留了下来。明月湾古村也因此繁荣起来,繁荣的背后更有宋朝士大夫文人的文化底子在。

明清两代,大批明月湾人加入洞庭商帮,靠外出经商发家致富。至清乾隆、嘉庆年间(距今约250年),明月湾古村达到鼎盛,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明月湾老街。老街上古宅、古井、祠堂、河埠和码头等历史遗存比比皆是,千年古樟位于古村西南侧入口广场河边。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到明月湾访友时所植,树龄约1200多年,主干直径2米,树冠高25米,1984年被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一级古树名木。

古码头位于古村东南角,是“到此一游”的绝好拍摄地,一轮夕阳,一棵古树,延伸到太湖水面的石板,美得非常有意境。这个古码头也是明月湾古时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水上通道。时代变迁,浩渺的太湖已没有了往日的渔帆点点,古码头也已不复往日繁华,但码头建成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鱼虾买卖,晾网补网,装货卸货。古村的繁华和落寞,都在这里一一展现。

胥口老街:从吴越纷争中走来的老街

传说春秋时,“吴王杀子胥于江,吴人立祠江上,因名胥山”。境内的太湖泄水河道称为胥江,胥江的太湖入口处称为胥口。自秦设吴县起,胥口一直属吴县。清同治年间正式设镇。镇区沿胥江而建,狭长如带,老街由此形成。

这条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街,当然有许多和吴越纷争相关的遗存。

胥王庙是为纪念春秋吴国相国伍子胥而建,原名胥王祠。后几经移址重修。20世纪60年代毁于“文化大革命”。新庙于2005年重建,并更名胥王庙。

伍子胥墓原在胥王庙庭院中,占地0.2亩,四周由狮头柱、云纹板、石栏为主。墓前青石碑刻有“伍相国伍子之墓”,为清雍正六年(1728)五月吴县蔡知县所立。1956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墓随庙同毁,墓碑砌在民宅墙上。1968年,2005年胥王庙重建后移至园内。

造船作坊旧址位于上塘街51号附近,于1922年开设,主要营造东、西山运输货船和农船,修造渔船。1954年改为胥口造船生产合作社,1976年建立吴县胥口公社船厂,1982年更名为吴县胥口公社木器厂。

相传,宋代以后胥口已是农产品集散地,并有手工业生产。在时代的进程中,弹棉花、箍桶、造船……胥口老街上这些曾经在百姓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传统手艺渐渐淡出了视线,隐身在旧街巷甚至消逝,必须非常有心,才可见“老底子的场景”。老街上的工匠们固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用一身好手艺为我们留住老街记忆。

甪直古镇的上塘街,包括南市上塘街和西汇上塘街。

位于甪直古镇南部的南市上塘街,有一个著名的米行,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大约都知道:万盛米行。

万盛米行,始于民国初年,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后转殷家。米行规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áo收藏粮食的仓房)间近百,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成为甪直镇及周围10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之一。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店铺、加工、储存)”,米行的河埠头当地叫“河滩头”,为装卸谷米的码头。一到新谷登场,这里舟船汇集,就像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里所描述绘的场面。

依河而筑的西汇上塘街,是古镇的重要商业区、餐饮区、集贸区,古宅错落,商铺林立,美食飘香。漫步这一条长长的老街,探古韵悠悠,品特色美食,意趣盎然!

沈宅,是镇上保存较完好的豪华宅第,沈宅高大宽敞,雕饰遍布,十分典雅精美。电视剧《红楼梦》、《围城》、《洒向人间都是爱》和电影《玫瑰旋涡》等都曾在此宅取景拍摄。

西汇上塘街上,还有著名的甪直萝卜干。清道光年间,甪直萝卜创始人张青来开设了“张源丰”酱店。后来几经演变,成就了著名的 “甪直萝卜干”。逛老街,带一些特色萝卜干回家品尝,绝对是很不错的选择。

猜你喜欢

太湖老街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太平老街
老街谣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洞庭东山:一颗镶嵌在太湖上的明珠
Sharp Dressed Man gives tailored suits to those in need
太湖三白
赞东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