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建设构筑法治“灵魂”
2019-04-20江寒
江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而法治文化则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其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性。
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全民普法教育的转型,更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升华,是法治实践的跨越。因此,只有通过法治文化提升,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法律意识提高的目标,才能使法治思想成为人们永恒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形成更深层次的法律情感。
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樹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等新部署新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纲领和行动指南。
法治文化建设需多管齐下
山东省律协副监事长高明芹在今年全国两会提交的议案中,针对如何更好地构建法治文化、落实普法以及寻求法治文化供给路径等提出建议:
首先是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将法治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过程,整合政法和宣传等部门力量,组建权威高效、权责统一的法治文化工作机构,加快制定法治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法部门各尽其职、宣传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和公众协同参与的法治文化工作新格局。
二是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利用法律规范性文件起草制定过程普法、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普法、法律职业群体以案释法等机制,让立法、执法、司法实践过程成为全民法治公开课。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建设方向,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德才兼备、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法治文化工作队伍。
三是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完善中心组学习、讲座、培训、研讨、重大决策先行学法、考试、述法等制度,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促使“关键少数”在厉行法治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建立法治文化服务新机制。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精准普法工程和法治扶贫工程,准确把握各地区法治文化服务的特点,建立健全群众法治文化需求跟踪机制和法治文化产品服务订单式供给机制,探索建立驻村法治副主任、村法律顾问等制度,推进法治文艺下乡、乡村社区法治讲堂等活动,向基层群众宣扬综合治理、法律服务、土地承包、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法律知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统筹建设集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法律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法治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把法治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法治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
五是探索法治文化产品供给新路径。实施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的法治文化系列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专栏专刊、歌曲、地方剧、(微)电影、电视剧、动漫等作品,推动法治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行业文化相融合。探索建设法治文化博物馆、展览馆、主题公园、文化长廊,推动法治乡村、法治乡镇、法治县、法治城市等创建评比活动,构建立体化法治文化传播网络,让人民群众走近法治、参与法治、拥护法治。
六是打造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新模式。探索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行政执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协同共建法治文化实践基地,打造法治文化教育、宣传、观摩、互动协同平台。大力推进普惠型法治教育,在学前、小学、中学、大学教学课程体系中全面设置法治课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培养特点,适当引入体验式、参与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完善法治教育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经费保障等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尊崇信仰法律、依法律己、依法维权等法治意识和素养。
七是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法治文化领域的应用。构建全媒体互动云平台,开发“公民网上学法”系统和法治文化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平台,实现法治资讯与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移动互联设备之间的实时互通,打造便捷化、智能化、生动化的互联网法治文化传播教育模式,提升法治文化传播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构建法治文化建设大格局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各地正加快打造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目前全国范围已建立了3500多个法治文化公园、1.2万多个法治广场、3.4万多个法治长廊。
司法部研究室研究员洪英说,推动执法、司法人员遵法守法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满足人们对于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提高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树立法律威信,使广大人民群众尊崇信赖法治。去年修改宪法通过增加宪法宣誓制度等方式,为建立宪法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新时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有的地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局面。比如,江苏把“爱国守法”纳入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博爱家庭等评选标准,以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为载体,举办“最美家庭讲好法治家训”万场巡讲、百万家庭学法读书竞赛等系列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我们应坚持在制定司法解释、审判执行案件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保护英烈名誉荣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制定惩治虚假诉讼司法解释,倡导诚信、制裁失信。依法支持公民通过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作为今后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立项修改废止的指导意见,《规划》提出的许多司法解释立改废项目引人关注,比如修订完善有关名誉权、荣誉权司法解释,加强对英雄烈士名誉权、荣誉权案件纠纷的指导力度;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等。这些司法解释的立改废项目直面社会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