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9-04-20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4期
关键词:印痕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

“不同种类恐龙的皮肤鳞片模式各不相同,对于研究恐龙的演化有重要意义,此次新发现将有力推动对极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过程的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邢立达

由韩国晋州国立教育大學科学教育部金景洙(Kyung Soo Kim)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授(Martin G. Lockley),韩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负责人林钟悳(Jong Deock Lim)博士等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韩国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恐龙足迹,并在该足迹上发现了整个脚底鳞片印痕,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邢立达介绍说:“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与韩国、美国学者一起,积极寻找一种很特殊的足迹—小龙足迹,这是世界上最袖珍的恐龙足迹。常见的恐龙足迹长度约20厘米到30厘米,但小龙足迹只有2厘米左右。在野外,这么小的恐龙足迹如不仔细辨认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也意味着小龙的体长只有麻雀大小。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这么小的足迹上发现了皮肤印痕。”

猜你喜欢

印痕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
王福柱副教授
牛红岩副教授简介
高鹏副教授
张燕副教授
陈若鹏作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不寻常的“石头”——探访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