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9-04-19迟艳红
迟艳红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显得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线教师始终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好奇心、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激发与培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上述维度进行分析探究,寻求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学习兴趣;自信心
对于部分高中生而言,化学课程的典型特点就是“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由于此种认知和情绪的影响,导致学习活动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越来越退步,逐步陷入恶性循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主動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提供直观教具,传授学习法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课程有着鲜明的差异,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就是学习内容更为概括抽象,单纯依靠口头讲授则难以理解。比如,对于化学键的理解和认知过程就比较抽象,两个原子之间,或者两个分子之间是如何共同使用某一电子的?或者一摩尔的硫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差是多少,物质量差是多所?等问题。如果单纯依靠语言的描述,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这种问题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PPT、视频、模型、示意图等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和资料,阐释内容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基于直观教具的示范和讲解,可以给学生带来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点。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基础上则应当鼓励学生逐步探索抽象思考,习惯学习化学的思考方式,应用抽象的数理逻辑思维分析、解答问题。
二、呈现奇妙现象,激发好奇心
好奇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兴趣,它是学习活动中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水平。如何让高中化学课堂变得活泼生动,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呈现化学反应的奇妙现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比如,教师在进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介绍过程中,则可以选择几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元素进行化学性质的比较活动,包括物质的硬度如何,光泽如何,是否溶于水等等。更为奇妙的化学现象诸如“单质的钠投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碳酸氢钠遇到醋会怎样”“水银比铁种却具有流动性”等都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这些奇妙的化学现象都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鼓励其进行更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分析活动。比如,在一整套的化学实验器皿中,多种物质的连锁反应,出现沉淀、气体、变色、发光等现象,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每一种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有哪些成分参与其中,为什么会出现“沉淀、气体、变色、发光”,依据是什么,参与反应的物质化学特性是什么。通过类似的活动,则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借助生活案例,培养成就感
学以致用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点讲述的时候,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例,让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代替枯燥的化学公式计算,这并非否认化学计算和反应式的价值,而是强调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用生活实例来导入教学内容,然后将现象背后的原理介绍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和“紧张心理”,让学习内容从原本的“难以企及”转变到眼前的“平易近人”。比如,教师在讲述洗涤剂的除污原理时,就可以将“干洗店”中的清洗技术进行介绍,以此来告知学生在生活中自己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方法制定最佳清洗方案,包括“水的温度,酸碱性的规避,洗涤剂类型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而又可以“指导”家长,并获得成就感的有效方式。成就感获得可以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内心支持和愉悦体验,这种心理满足是极为重要的,可以直接成为化学课程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当积极寻求并加以利用。
四、给予积极鼓励,增加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是从另一个维度提升高中化学课程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化学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双边关系,需要“教”与“学”两个维度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如果双方合作顺利则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双方的合作过程并不顺利,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密切而友好的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硬性要求,也是个人工作的现实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学方法,逐步完成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就一定是痛苦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自信心、成就感和好奇心”为抓手,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应当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
参考文献:
[1]丁桂梅.浅论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7):152.
[2]胡志敏.浅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3):143.
[3]陈婷婷.浅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4(59):138.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