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活动体验”提升核心素养
2019-04-19俞彩虹
俞彩虹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尝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活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活动体验教学;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确立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指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本文中,笔者尝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活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一、创设课堂情境活动——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场所。教师遵循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的呈现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探究、反思,主动接受知识、强化认同、坚定信仰,实现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
1.情境导入——在体验中升华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课伊始,情即生。我在导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播放精心剪辑的视频“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很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热泪盈眶,说明此情此景已触及学生的内心。观看完视频后,我适时抛出问题:谈谈他(她)为什么感动了你?与他们相比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如此一来,促使学生进一步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高中生正处于“三观”逐渐形成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来自教材中的知识需要经历自我比照、自我体验、自我消化的过程才能内化于心。教师把深刻、抽象的学科原理寓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寓于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升华情感,进而能在行动中自觉践行。
2.情境分析——在探究中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讲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引导学生通过“吹气球”的活动主动经历观察、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当气球慢慢吹膨胀起来时,请学生思考:“此时在发生什么变化?”当气球“啪”的一聲爆炸时,再让学生思考:“这又是什么变化?”随后,再引导他们结合吹气球活动探究讨论:是否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最终,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达成了共识,正确地领悟了量变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善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真正的课堂,应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思维的激活。只有当学生真正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得出的结论和启示才是最能被他们内化的,是最有价值的。
3.情境回归——在自省中感悟真知
教育是灵魂的反思,是顿悟的艺术。我在小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树立全局意识的重要性,我组织学生对情境活动运球比赛进行自我反思和内化。我请参赛队员反思自己的成败,并请所有同学深入思考:“单人运速最快的那个组是否就能获胜?这个比赛对你有何启示?”学生经过几分钟的反思后纷纷畅所欲言:“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顾个人私利,要立足全局。”“要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及大局意识”等。
二、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核心素养培育的拓展营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人文素养、能力的习得远远不仅是课堂教学所能给予的。因此教师还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使学生增强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我在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时,由于学生还未踏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一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于是我布置学生开展就业状况调查:当看到有些大学生投了好几份简历但工作仍没有着落时,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就业难”;当看到有些大学生面对好的工作但因无法胜任而被淘汰时,他们感悟到了找一份理想工作需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参与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感慨颇深。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师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这有利于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生活体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高中生形象思维居主导,相对于倾听教师的说教,他们更喜欢充满好奇和欢乐有趣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设计一系列活动,注重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这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强力助推剂,能够深深触动学生的灵魂,点燃他们探索智慧的火花,产生更高倍数的教育价值。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