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理念进行高中物理《功》的教学
2019-04-19朱碧凡
朱碧凡
摘 要:基于分层理念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在分层理念下展开教学,主要是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采用相适应的指导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学习需求,从整体上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因此,这一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主要在分层理念的指导下,针对高中物理《功》这一课的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理念;教学方法;学习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难度更高的知识学习,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本就参差不齐,若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提升,就很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分层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方面,还是物理基础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Ⅰ层是物理基础好、学习能力佳的学生;Ⅱ层是物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中等的学生,Ⅲ层是物理知识水平较低,而且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学生划分层次,并非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平等待遇,而是为了照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让学生在与自己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相适合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弥补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漏洞,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分层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而且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要有相适应的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之下找准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物理《功》这个部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功的概念、功的要素、功的计算等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分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对于Ⅰ层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制订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教材要求的知识点,还要掌握分力做功、变力做功、总功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深入掌握微元法的解题思想。其次,对于Ⅱ层的学生,其教学目标为:除了要掌握好功的基本概念和功的要素,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最后,对于Ⅲ层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则是让学生基本理解做功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功的概念及功的要素,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问题分层
课堂提问始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相适应的问题。
首先,对Ⅰ层的学生提出可以促进其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师给出了一幅犁田的图,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思考怎样才能计算牛拉犁的功?实际上这一道问题可以转化成为自己熟悉的模型,如:物体在与水平方向产生了夹角的恒力作用下,沿着水平的方向进行移动,怎么计算它的做功?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也可以自主去思考,是否可以将不同方向、互不垂直的力与位移转变成为相同方向或者互相垂直的情况?这些问题可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其次,对Ⅱ层的学生要提出比较灵活的物理问题,在适当降低难度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产生学习驱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然后结合有关知识推导公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若是有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力和物体的方向相同,另一個是力和物体方向不同,在这两种情况下,如何去计算其做功的多少?”教师在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为学生呈现如图的图形:
学生根据这一图形,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相应的探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当学生结合第一个图来思考教师的问题,可结合概念就推导出力和物体方向一致时的求功计算公式。而结合第二个图来推导力和物体方向不同时的求功公式,学生则要去思考力的方向与物体的方向之间的夹角这一因素,这个问题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引导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推导出相应的求功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
最后,对于Ⅲ层的学生则可提出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比如,在列车启动、篮球高处下落、起重机提起箱子等现象中,请问它们的重力是否有做功?在力做功这一方面,有哪些要素?在学习了位移的情况下,要怎样去精确描述功的要素?是否可以站在能量变化这个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教学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探究相适应的课堂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分层学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基于分层理念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受重视的教学手段,能够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的高效开展。尤其是在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师要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满足其各自的学习需求,就应该贯彻落实分层教学。当学生解决了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物理问题,就容易产生学习自信心,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入更多的分层教学方法,丰富分层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内容。
参考文献:
[1]侯立建.《功》教学案例[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4):72.
[2]张安保.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神州,2017(11):154.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