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对激发学生潜能的探讨
2019-04-19陈丰
陈丰
摘 要: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发展。教育不仅仅教授知识,还要育人于课堂,而育人则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偏偏语文的学科特性使得语文教学成为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学生感情的关键。眼下,教育部关于高中教学进行了新的课改,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在新的课改下势必进行重大调整。以现在的教育制度背景与现实社会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为基础并结合本人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将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潜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潜能;探讨
当今社会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意识都在飞速进步,传统的只是带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背的高中语文教学形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加新颖、人性化的高中语文教学形式,让语文这门古老的传统学科焕发出不一样的时代魅力。高中语文学科蕴含着浓厚的人类文化与人文精神,它为我们带来的应该是情操的陶冶与人性的反思。为深陷枯燥繁重的高中学习任务的高中学生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如今的语文工作教学重点应转移到如何用语文学科的特殊魅力激发学生潜力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一、现行的语文教学制度所导致的问题
1.教师缺少激励,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高中教学为我们留下的固有印象是强制的、古板的、沉闷的。传统课堂的主要模式就是按照以课本与考试大纲为基本的教育安排,固执地强迫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其教育目的单一,仅仅是为高中学生的升学所准备。由于一些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甚至出现了课堂知识与现实社会完全脱节的现象,学生所学知识无法在生活中利用,更何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长期的打压与批评使得一些高中学生产生了自卑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即使一些院校推行了新的教育方法与引进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往往在大背景的影响下,不能及时取得成绩,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高考至上的教育理念使得这种需要长期投入与探索的教育形式很难推广下去。
2.课堂内容单一,不能与时俱进
一些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很不乐观,只能进行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其内容单一,大部分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由于条件的限制,讲解手段单一,很难与实际相结合,并且课堂内容缺乏趣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即使一些学校表面上已经配备了完善的教学工具,但是由于传统理念的限制导致这些先进的教学工具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一些学校严重受一劳永逸思想的影响,致使出现了教学内容多年不发生更新的状况,原有的古老的教学平台很难绽放出新的花朵。
3.教学手段不合理,缺少适当的激励手段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有相应的奖励措施,但是只是停留在奖品、奖学金等物质奖励层面,将学习与物质挂钩,不仅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反而会对学生的人格形成造成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现象是不希望在当今的高中教学中出现的。而心理方面的鼓舞与引导却少之又少,学生的努力得不到任何精神层面的回报,致使學生缺乏积极性。
二、关于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潜能的对策
1.在课程中融入心理情感教学,最大化激励学生
学生不应该成为简单的学习机器,在日常学习中尤其是语文学习中老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与心理的成长进程,使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的是成就感与收获感,而不是压迫感,使学习由被动转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如果单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培养的将只是学习的机器。只有将认知与情感培养相结合,才会使学生成长为自主学习的求知者。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实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广度要求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发散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学生的眼界要足够宽广;深度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深度发掘人内心深处,培养学生的心理。教学模式要丰富多彩,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设施,开发出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3.重视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包括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等,在整体中关注个体,使个体充分融入整体。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短板着重加强教学,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
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在改变。社会的变革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增强对学生内心情感的关注与引导。我们要在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为学生开拓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开拓、自我发展,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而我们这些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疑是这些高中生的领路人与灵魂导师。
参考文献:
[1]刘国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3(22):210.
[2]何娴.落实分层目标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3):123.
[3]齐海燕.高中语文教学对激发学生潜能的探讨[J].学周刊,2014(8):157.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