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美作家的中国魔幻之旅

2019-04-19杨建伟

看天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魔幻

杨建伟

2012年08月27日,北京,作家余华出席《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首发式(@视觉中国 图)

多年以后,面对《百年孤独》的引进,很多中国人会回想起马尔克斯来中国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中国尚未加入国际版权组织,但七十多家出版社已经在引进拉美文学作品了。拥有一长串名字的拉美文学作家中,马尔克斯是最知名的,他优雅、深邃,又透着魔幻,被很多中国作家视为活着的上帝。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中国凡有文字创作处,就能看到对《百年孤独》开头的模仿。文学作品、论坛帖子、公号文章,甚至包括本文在内的新闻报道……三十多年后,在文学青年齐聚的豆瓣上,“你读过最惊艳的小说开头”等话题中,《百年孤独》的开篇仍不断出现在首页。马尔克斯带着自己的版权代理人,一位以铁腕强硬著称的女士,游荡在北京、上海的书店里,看到自己未经授权的作品事先张扬地排列着,感觉好似遭到了抢掠。1990年10月的那个下午,他们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一家咖啡馆里,见到几位译者。马尔克斯半开玩笑地说,未经授权出版自己的作品是“海盗行径”。

事实上,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如今,拉美文学就从未在中国缺席。而且,或者因为政治原因,或者因为这些作品自身的文学影响力,或者因为社会心理因素,拉美文学在中国文学圈子里,一直占据头部位置,套用当下网络常用的语言是,“位于鄙视链的顶端”。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

又爱又恨

马尔克斯的第一次中国行,留下了一个颇为魔幻的细节:他看到自己的小说未经授权在中国出版后,扬言“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二十多年后,这个细节几经演绎,有人说他是在北京一家书店里说的,有人说是对陪同参观的中国文化人说的,也有人言之凿凿说是对着中国文化界大师钱锺书说的。

据当年在北京咖啡馆与马尔克斯交流过的翻译者介绍,马尔克斯1990年的访华之旅有着严格的“三不”要求:不与官方接触,不和文学界交流,不接受媒体采访。但无论如何,马尔克斯对版权问题的在意却是真切的,以至于之后多年,中国有上百家出版社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马尔克斯,希望获得《百年孤独》的版权,都未能成功。

到马尔克斯晚年,他的口风终于有所松动。有消息指,马尔克斯方面开出的版权费用最高达到100万美元。一直到2011年,新经典发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经典”)才最终获得授权,引进了这部小说。具体费用从未透露,但显然是值得的。《百年孤独》的出版迅速成为中国文化界的盛事。

“魔幻现实主义”是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的最大印象之一。但马尔克斯本人是拒绝这个标签的。在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他说,《百年孤独》写的是拉丁美洲的现实,而自己也是位现实主义作家。“这一现实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决定着我们每天发生的不可胜数的死亡。”

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百年孤独》译者范晔认为,马尔克斯选择与“魔幻现实主义”划清界线,其实是敏感地拒绝西方对拉丁美洲的解读。他一直强调自己写的没有想象成分,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西方在用看马戏的心态看待拉美和它的文学。事实上,除了《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其他作品也确实没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即使我们认为的‘魔幻现实主义代名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作品也只有一部分符合我们这种关于魔幻的典型想象。”范晔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人想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这时发现一位同处第三世界的拉美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令人震撼而激动。“当时的评论家说,就好像隔壁张老三成了万元户,言下之意就是,他行我也行。”范晔说。对于刚刚摆脱了官方叙事的作家来说,马尔克斯给了他们一种灵感和可以模仿的写作路径,即“魔幻现实主义”。

于是,这位来自遥远拉美大陆的作家,迅速被中国年轻作家奉为圭臬。莫言、格非、余华……这些未来将成为中国文学大家的小说作者们,都在暗自揣摩、学习他的叙事技巧。批评家李洁曾如此描述道:“可以说《百年孤独》几乎出现在每一个中国作家的书桌上,而在大大小小的文学聚会上,发言者们口中则屡屡会念叨着‘马尔克斯这四个字。”

在众多马尔克斯信徒中,后來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是最著名的一位。1984年时,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的莫言读到《百年孤独》,他惊叹道:“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接着便效仿这本书,写成了《金发婴儿》。但莫言对马尔克斯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马尔克斯让中国作家发现了自己,恨是因为马尔克斯总让他们走进模仿的怪圈。

鄙视链

张浩高中时就接触到了马尔克斯,却也被《百年孤独》里那复杂的角色名字和跳跃的情节“劝退”。直到大一时,他再拿起这本书,才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觉得就像在打游戏,就像在玩魔兽世界。”

不过,在今天,当年被推上神坛的马尔克斯,却被一部分人放在了“鄙视链”下端。张浩偶尔发现,身为马尔克斯的粉丝会被人鄙视不够高端:如果跟人聊拉美文学脱口说马尔克斯,对方会觉得自己不懂拉美文学,跟很多人一样只知道马尔克斯。

2002 年11月26日,马尔克斯(左)在古巴参加一场政治性活动时,与时任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一起(@视觉中国 图)

“这个事情总会有那种读书人的虚荣。当我读了一个作者,觉得他特别牛,但是全中国只有十个人读过这本书,你说我是不是应该自豪呢?”张浩说。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魔幻
Cook School魔幻厨房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走过“孤独”与“霍乱”,一生挚爱成就马尔克斯
相信不可能
水上魔幻阵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一点点体面
精彩的3D魔幻馆
马尔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独》被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