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写中国故事获了诺贝尔奖

2019-04-19林译风

领导文萃 2019年8期
关键词:布克赛珍珠大地

林译风

赛珍珠,或许你没听过她的名字?

她是美国人,她又说她是中国人,她是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女作家。

她深爱着中国,译著了70余部有关中国的作品,临老想再回来看一看这片土地却被中国拒签。

她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与诺贝尔奖的女作家,还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但却不怎么招巴金、鲁迅等人的待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被定义为“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她挖掘了林语堂这颗文坛之星,到后却与其闹翻。她被传与徐志摩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却扑朔迷离无从考证。

在所有影响美中两国文化史的人物里,赛珍珠是最令人瞩目也最受争议的一个,同时也是被人们研究追忆得最少的一个。

也许,你该听听她的一生。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赛珍珠,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出生4个月后即随传教士双亲来华,从此结下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从小赛珍珠的父母就教育她“中国人和我们是平等的”,认为中国文化“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她的童年与中国孩子别无二致,从小讲汉语,穿中式罩衫和布鞋,吃中国食物,和一帮中国小朋友玩。她缠着保姆王阿妈讲龙王鬼怪的传说,稍大一点,又在自家厨子那里翻完了《白蛇传》《红楼梦》等经典故事书,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慢慢长大。

1900年“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爆发,局势不稳,赛珍珠被带回美国。两年后回到中国,家里特意请了位前清秀才孔先生做她的老师。孔先生大讲儒家学说、中国历史、古典文学……为赛珍珠打开了一扇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大门。三年时光里,她不仅熟悉了中国传统典籍,还能写一手秀美楷书,甚至能动手自刻印章。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1916年,赛珍珠在庐山避暑时邂逅了农学家约翰·布克,次年两人便成婚了。婚后,赛珍珠随丈夫来到安徽宿县,布克做农业考察,她便和他一起下乡,不时客串翻译。布克想用美国方法教授农民种地,在祖祖辈辈经验相传的中国农民中推广,艰难自不待言。三年的农村生活,让她目睹了中国最广大的人群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拼搏。

其间的愚昧和智慧,卑微与伟大,都深深震动心灵,成为她日后创作《大地》三部曲最主要的材料来源。

“他们承担着生活的重负,做得最多,挣得最少。他们与大地最亲近,无论是生是死,是哭是笑,都是最真实的。 ”

——赛珍珠

漫长的写作之路就此开启

1919年赛珍珠与布克移居南京,迎来的第一个孩子,被诊断出是先天性代谢异常的智障儿。赛珍珠也因这次生产失去了生育能力。打击接踵而来,1921年挚爱的母亲因病离世,女儿的病负担不轻,为了挣稿费贴补家用,赛珍珠尝试将她的两篇随笔《也谈中国》与《中国之美》寄往美国投稿,居然很快有了回音,相继发表,她开始对寫作充满信心……

1929年,赛珍珠开始在南京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一边教书,一边写小说《王龙》,仅仅三个月后就脱稿了。这部小说讲述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王龙的发家史,他在土地上耕作,土地就是生命。在理查德的建议下,《王龙》改名为《大地》,堪称点睛之笔。1931年《大地》出版,随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在此之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往往是愚昧、怪异的代名词,赛珍珠的《大地》无疑让人耳目一新。这部小说堪称农民的史诗,无意之中也与时代的节奏不谋而合:恰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劳工神圣成为一句全球性的口号”,《大地》讴歌生生不息的劳动,更能让人产生共鸣。《大地》当年便卖出了180万册,连续22个月荣登美国畅销书榜首,并于次年一举赢得普利策奖,赛珍珠已然是文坛叫好又叫座的耀眼新星。

1938年,赛珍珠接到一个远方的来电:她因此书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赛珍珠在瑞典皇家学院上的致谢辞饱含深情:“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年来就是我的生活”,正值日寇铁蹄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她不忘强调: “我知道中国是不可征服的!”

在中国,却备受争议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赛珍珠公开发表了著名政论《日本必败》。她应宋庆龄之邀,出任“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委员,号召美国文化界新闻界成立了“美国中国救济事业联合会”,说服罗斯福总统夫人出任该会荣誉主席,为援华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尽管赛珍珠对中国抱有深挚的情感,但在中国,她却有点两头都不讨好。

早在1938年她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就公开抨击“蒋介石因无视农民而失去了他的机会”。赛珍珠的“放肆言论”激怒了官方,虽然她获诺贝尔奖与中国有关,但南京国民政府派驻瑞典的使节仍奉命拒绝参加颁奖仪式。

1943年,宋美龄访美,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恳求美国进一步军事支援。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演说结束后咨询赛珍珠,她径直指出“宋的致命弱点在于她与中国的普通人民大众如隔千山万水”。

赛珍珠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土地改革和联系群众等问题上曾撰文称赞过共产党人,她在美国一度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嫌疑分子”,但她始终和共产党“保持一定距离”。1943年周恩来邀请她访问延安,最后未能成行。

望尽天涯不见家

她在1961年出版的《过路的桥》扉页上写着:“我拒绝称她是敌对的国家,中国的人民太善良,中国的土地太美丽”。她始终热爱着这片命途多舛的“大地”,那份情感深沉、厚重、充满善意。

到晚年,赛珍珠十分眷恋中国,希望能再次回到故乡。1970年至1971年,她接二连三地给中国发电报,还向即将访华的尼克松总统求助,渴望得到一份邀请和入境签证。她信心十足地向媒体宣布,即将返回阔别36年的中国故乡。

1973年3月6日,赛珍珠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她曾喃喃自语:“要是能吃到一块镇江黑桥的烧饼该多好。”

她被葬于住所宾州青山农场的一棵白蜡树下,墓碑简洁至极,只有她亲自书写的三个篆书汉字——赛珍珠。据说,当赛珍珠被安葬时,穿的是一件她平生最喜爱的丝绸旗袍,这也许是她对中国最后的求爱。

“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再到成年,都属于中国。”

——赛珍珠

(摘自《中外文摘》)

猜你喜欢

布克赛珍珠大地
大地之歌
下雪了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布克要烫头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