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观察与护理
2019-04-18彭惠兰
彭惠兰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10660)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相关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并为疾病有效鉴别提供参考。肝脏磁共振动脉增强扫描作为肝部病变诊断的重要方法,获取的影像学资料是保证诊断结果可靠性的关键,但是患者在具体检查期间会因为配合度差等影响到检查质量,进而影响到患者最终诊断结果[1]。为进一步提高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影像质量,减少伪影,提高患者检查舒适度,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期间80例实施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间80例实施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依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年龄(36.92±5.81)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4岁-73岁,平均年龄(36.96±5.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满足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人员均实施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简单告知检查人员检查的作用、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准备好仪器设备等。
观察组在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期间采取全程护理干预,采取护理措施包括:(1)检查前期护理:由我院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中超过5年护理工作经验人员结合自身护理经验以及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宣教材料,图文并茂。为提高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健康宣教材料同时发放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检查的认识,比如检查的安全性、检查的注意事项、检查时间、检查操作、检查前期饮食、检查禁忌证等等,通过提高认识便于患者在检查前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检查前询问开展呼吸训练,帮助患者掌握检查期间的呼吸规律;检查前准备好无菌棉球,患者检查准备阶段告知患者使用棉球塞住耳朵,消除检查期间仪器声音对患者的影响;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强化心理疏导,在准备工作开展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可以将检查室内的景象拍成图片,便于患者在检查前了解室内情况,帮助患者稳定情绪;(2)检查中护理:检查中调整好室内温度、湿度,为患者创造舒适与安全的检查环境,做好身体的覆盖。再次帮助患者回忆呼吸训练,保证患者检查期间呼吸均匀且平稳;注射造影剂应选择粗直血管,避开关节位置,注射完成后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观察注射区域有无肿胀现象,观察是否有渗出液;对于渗液情况需要重新穿刺;造影剂注射完成后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出现,了解是否存在过敏问题,对于过敏患者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3)检查后护理:检查完成后继续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发生,同时安抚患者急于知晓自身病情的情绪,嘱咐患者大量饮水,并耐心等待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1)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评分;(2)影像资料中伪影发生情况;(3)检查期间不适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在患者检查完成后使用检查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做出护理服务评价,分值在0分-100分,分值高,则护理服务质量越高。舒适度评价依据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01c8h研制的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GOQ),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与环境,共有28个项目,每项分值1分-4分,总分28分-112分,分数高表明舒适度好[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评分对比(Mean±SD,分)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伪影发生情况 观察组40例患者检查中有1例获取的影像资料存在伪影,占到2.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6例影像学资料存在伪影情况,占1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47)。
2.3 不适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期间,1例出现幽闭恐惧症,1例出现轻微过敏,不适反应占5.00%。对照组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期间,3例患者呼吸配合不好,2例出现幽闭恐惧症,3例轻微过敏,总发生率为2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2)。
3 讨论
肝脏增强动态扫描检查作为肝部病变诊断的重要方法,随着磁共振检查设备的不断更新,对小病灶的早期检出率进一步提高,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是在检查期间患者存在的异常心理、检查中的不适感或者对环境较为陌生等都会影响检查结果,不利于疾病的诊断。
常规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护理主要集中在检查阶段,前期与后期护理内容较少,而且护理时间有限。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通过从检查前、检查中与检查后的综合护理,能够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延长护理时间,前期系统化的健康宣教材料可帮助患者提高对检查的认识,术中与术后护理实现了无缝对接,依靠系统化的护理消除各类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伪影(2.50%)、不适反应(5.00%)均小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期间强化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获取的影像资料质量,达到预期检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