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泌尿系感染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9-04-18宁畅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维酸钾内酰胺酶泌尿系

宁畅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罗定 527200)

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疾病,由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儿童发病率女孩约7%,男孩约2%[1]。大多数情况下,泌尿系感染预后较好,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肾脏纤维化乃至肾功能衰竭都有可能发生,从而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2]。目前,治疗泌尿系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应用抗菌药物,但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此,本研究探讨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应用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泌尿系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关于“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①尿常规检查离心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并且白细胞成堆或管型;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呈阳性,而且菌落计数超过10万个/mL;③伴有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观察组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2.76±2.23)岁;病程1 d-7 d。对照组68例,男31例,女37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2.58±2.05)岁;病程1 d-7 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口服给药方式,用药前询问有无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通过皮试排除阳性者后服药;对于体温超过38.5oC的发热患儿给予口服退热剂或进行物理降温。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颗粒,服用前将药粉倒入适量凉开水中,摇匀后服用;每日用量为20 mg/(kg·d)-40 mg/(kg·d),分3次服用。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服用前加适量凉开水,摇匀后服用;用量按阿莫西林计算,每日用量为20 mg/(kg·d)-40 mg/(kg·d),分3次服用。两组均以7 d-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4项指标,并将疗效评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为治愈,3项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2项指标恢复正常为有效,用药后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3]。治愈、显效、有效三项之和为总有效。根据治疗前后中段尿培养结果计算的细菌清除率评价细菌学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以例数(率)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按等级资料比较不明显(P>0.05),但总有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指标细菌转阴率、白细胞异常、尿道分泌物以及尿急、尿频、尿痛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在皮肤反应、胃肠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肝酶升高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n=68]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比较[n(%),n=68]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泌尿系感染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儿科疾病,由于小儿表达不清晰、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因此常常错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儿童复发风险高达25%-40%,由此引起的肾组织纤维化、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小儿泌尿系感染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引起小儿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目前,清除细菌最有效的药物是抗菌药物,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其产生的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的抑制作用[4]。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杀菌能力强,耐受胃酸,口服吸收率高,但对β-内酰胺酶耐受性差,因而β-内酰胺酶可严重影响阿莫西林的疗效。克拉维酸钾为不可逆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保护阿莫西林不被β-内酰胺酶灭活,从而有效提升阿莫西林的杀菌活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92.65%,比对照组的79.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细菌转阴率为89.71%,高于对照组的70.59%;观察组白细胞异常率为19.12%,低于对照组的39.17%;观察组尿急、尿频、尿痛比例11.76%,也低于对照组的30.86%;观察组尿道分泌物比例14.17%,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灭菌能力优于阿莫西林,疗效高于阿莫西林。

皮肤反应容易引起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注意,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是青霉素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反应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6%(P<0.05)。但观察组胃肠反应发生率为14.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1%(P<0.05),这可能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中的钾含量过高有关,克拉维酸钾过量可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时应鉴别不同制剂中克拉维酸钾的含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肝酶升高病例,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引起的肝毒性反应是可逆的,一般停药1周-8周肝酶指标即可恢复正常。

总体而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比阿莫西林疗效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维酸钾内酰胺酶泌尿系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儿童支气管肺炎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喜炎平治疗的效果研究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轻度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