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CTA差异性研究

2019-04-18陈建明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径转移性门静脉

陈建明

(韶关启德医院影像科,广东韶关 512000)

肝脏病变是常见的多发疾病,目前,原发性肝癌已成为第二常见恶性肿瘤[1]。随着CT血管成像术的发展和多层螺旋CT的出现,临床能够进行有效的血管重建,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效率[2,3]。有研究[4,5]表明,血管的三维重建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这和一般的良性病变有明显的区别,而目前对于肝转移瘤的血供特点尚不明确,不同的研究结果中有不同的结论,这对临床鉴别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对比分析,探究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下肝血管CT造影(CTA)的差异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肝恶性肿瘤患者200例,年龄36岁-69岁,平均年龄(46.3±10.7)岁,其中,男性135例,女性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肝转移瘤患者80例,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别设为原发组和转移组,同时纳入肝良性病变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AFP、CT等结果,符合原发性、转移性肝癌或肝良性病变的诊断标准;(2)患者于我院首次进行CTA检查;(3)无药物过敏史;(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其他腹部血管病变的患者;(2)合并患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3)依从性较差,无法完成检查的患者。患者一般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使用GE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范围:膈顶上方2 cm至肝下缘下方2 cm以下。基本的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80 mA-25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重建层厚0.625 mm,间隔0.625 mm。运用预设的静脉通路,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总碘量通常为30 g-60 g,经肘静脉以4 mL/s流速注入,采用智能追踪技术触发扫描。在主动脉膈顶层面设置监测点,注射造影剂10 s后,开启监测系统,若监测阈值达100 HU,则启动扫描,先进行动脉扫描,后进行门脉期扫描。将扫描数据予以标准重建,重建间隔为1.2 mm,重建层厚为0.625 mm,最后将数据传输给工作站。

1.2.2 图像处理方法 通过ADW 4.5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CTA重建,完成对血管系统的三维重建,并进行观察和数据的采集。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三组患者肿瘤血供类型 肿瘤血供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肝动脉供血型、门静脉供血型、混合型、乏血供型。

1.3.2 比较三组患者检查中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管径值、病变部位密度峰值及达到峰值时间。

1.3.3 比较三组患者肿瘤血管扭曲度分级0级:血管光滑;1级:血管状态较为扭曲;2级:血管状态重度扭曲;3级:血管状态极度扭曲。

1.4 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 24.0为工具,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肿瘤血供类型 原发组患者肿瘤血供类型主要为肝动脉供血型,转移组血供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与原发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比较三组患者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管径值、病变部位密度峰值及达到峰值时间 三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转移组肝固有动脉管径小于原发组(P<0.05),门静脉管径和原发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三组患者检查中血供类型

表2 比较三组患者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管径值、病变部位密度峰值及达到峰值时间(Mean±SD)

表3 比较三组患者肿瘤血管分级

2.3 比较三组患者肿瘤血管扭曲度分级 原发组患者肿瘤血管扭曲度分级以1级为主,转移组以2级为主,对照组以0级为主,原发组和转移组均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转移组和原发组也有显著差异。见表3。

3 讨论

对于转移性肝癌的血供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争议,现已明确,肝动脉参与转移性肝癌的血供,但对于门静脉是否参与血供以及门静脉变化情况,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研究发现,肿瘤中心的密度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的密度,支持门静脉不参与肝转移瘤的理论[6]。但也有研究[7]认为,发生肝脏转移瘤时门静脉的血流减少,肝脏血流通过时间延长,提供肝窦和毛细血管阻塞的狭窄和受压导致肝内阻力增加,血流动力学形成低速高阻型,形成了肿瘤环形增强的血流特征,这是作为门静脉参与血供的重要证据。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CT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探究了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下肝血管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原发组患者肿瘤血供类型主要为肝动脉供血型,转移组血供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均与良性病变的患者有显著差异,转移组与原发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肝固有动脉管径小于原发组,门静脉管径与原发组无明显差异,病变部位密度峰值和达峰时间均小于原发组(P<0.05);原发组患者肿瘤血管扭曲度分级以1级为主,转移组以2级为主。本研究结果表明肝动脉血供在转移性肝癌中的作用,同时表明多数转移性肝癌患者病变部位存在门静脉供血,这能够成为介入治疗的研究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本研究未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分层,这是本研究很大的一个缺陷。

综上所述,CTA检查中,通过血供类型、血管管径情况、血管分级情况能够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进行基本的鉴别,转移性肝癌患者病变部位存在门静脉供血,CTA检查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猜你喜欢

管径转移性门静脉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大管径水平定向钻在沿海滩涂施工难点及措施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拓扑缺陷对Armchair型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