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清涧道情的演唱
2019-04-18白根升
文/白根升
清涧道情的特殊,就在它那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唱风格、民间韵味。它的演唱与其他姐妹艺术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道情演唱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声带是先天赋予我们的功能。一个人有一副好嗓子是先天条作,要想唱得好,仅靠嗓音的先天条件还不够,还要和呼吸、共鸣等方面配合。
戏剧界有这样的说法:“学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可见气息对演唱的重要。常能听到一些道情爱好者说,爱好唱,气不够用。根据有关声乐知识,正常人的气都够用,关键在于呼吸是否正确。凡是唱,都和平常呼吸不相同的。平常气较浅,感觉不明显。演唱时吸气较深,声乐老师常提示学生,用闻鲜花时吸气的感觉来体会正确的吸气方法。我们常说呼吸,应该是分两步,第一步是正确的吸气,将吸进的气短暂的保存,就是会憋气。第二步是有控制的呼出,就是将吸进的气都能用在吐字和拖腔中。凡是气不够用,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吸气不正确,就是吸气不足(要适当,过量也是不对的);二是吸气正确,但不会憋气,保存不好;三是呼气(吐字)时控制不好,即吐一个字,耗去几个字的气,浪费了部分。
有人会这样说,“会讲话,就会唱歌”。这个不假,但也有“会唱容易唱好难”的说法。就呼吸而言,说话和唱歌,会唱与唱好,有它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讲话或仅仅会唱都没有技巧性的,而唱的好的是高技巧性的。吸气过深是腹式呼吸,吸气较浅属胸式呼吸,正确的呼吸在声乐界称“胸腹联合呼吸法”。
歌唱家郭颂曾说过,人人都有扩音器,说的就是共鸣腔体。唱道情的共鸣是以头腔、口腔为主的,用小张口或半开口的腔体状态发声,发声的反射点多在硬腭前一点。唱道情的发声方法,可以说是民间艺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的一种自然的民间发声方法,这样发出声音的音色能与道情的几件特色乐器的音色融为一体,韵味特殊。民间称之为唱得“入音”,能“咬住丝弦”。
二、清涧老道情演唱中的方言运用
清涧道情贵在它的特色,特色除了音乐旋律外,还有清涧方言。就因为方言,才使唱道情必须半张口,因为清涧方言中大张口、打开喉咙发声的字很少。陕北方言特别,清涧方言更特殊,其语言幽默,字音特别。语言如:
西瓜生来圆又圆,
一刀切成两半截(qie),
大老爷用了里边物,
剩下的皮皮赏三班。(正角唱)
猪肚生来圆又圆,
一刀切成两半截,
大老爷用了里边物,
剩下的皮皮赏三班(丑角唱)
——选自《卖诗句》
背地里众人瞎圪吵,
说我的事情能过好,
就怕我那死老婆,
又给我里头瞎圪烙。
清涧方言把zh ch sh,z c s,j qX混用,更特殊的是有的发音用汉语拼音无法标注。例如“书”字,方言读shre,有句唱词是:“惊动了毛洪小书生”,假如用普通话唱出来,就有失清涧道情的韵味。用方言演唱才使作品生动活泼,唱腔上口,内容真实。下面是摘自《李四卖女子》中李四妻的一段快板:
我(咋)寻的个死赖皮(pi),
叫他受苦毯出气(ci)
赌博场里往里挤(zi)
抽上洋烟坐飞机(zi)
不早睡,不早起(ci)
把我气得眼瞪起(ci)。
道情的词曲选配并不是随便组合的,既要选择合适的唱腔音乐,又要根据唱词的语气和字的声调。下面以平调中三道腔的第三句为例:
同是平调的第三腔,假如将两句旋律的唱词互换,例2 中的“富”字的字音就是“夫”的音,例1 中的“分”字的字音就是“奋”音,听起来很别扭。又如老道情的“流水”旋律,有的唱成例3 这样的,有的唱成例4 这样的。很明显,后者比前者更上口,更自然,能更充分地表达出毛洪十分憎恨张雄的心情。
民间艺人们不懂发声、共鸣等,他们就靠实践中摸索总结些经验,他们习惯在字尾句后加上一个容易发声的衬字。如“哎、咳、咿、呀”等,唱词“远照南山一个朵”唱出来就是“远照(哎)南(哎)山(哎)一朵(哎)公(哟哎哎咳呀)”,还有方言口语中的一些虚字在道情唱腔中经常出现,例如:“我说”、“了的”、“上的”、“尔不里”、“那咋”等。有这样的唱词:“丁山儿子在河湾”,艺人们唱出来就是“(我说)丁山(上的)儿子(哎)在河(哎)湾(噢哎哎咳呀)”。因为他们都是口口相传,你让他不用衬字虚字演唱反倒不自然。正因道情的衬字、虚字多,这才使不很了解道情的人认为,清涧道情是咳咳腔,没有词。其实清涧道情应属小型剧种,道情的新老剧目就有百十本,怎能没有词呢?老艺人当年都有唱词,是因当今地道的道情艺人健在的甚少,真正拜师踏踏实实学艺的人更少。多数道情爱好者,有的学会两个唱腔不会唱词、有的靠听会几个唱段,就急于演唱道情,当然只能哼哼。
关于清涧道情的演唱有人提出要用普通话,不然外地人听不懂。其实我国地方剧种很多,如川剧、越剧、粤剧等等,我们也是听不懂,戏剧界常说“字正腔圆”。如果将地方戏都改成普通话,就会失去原汁原味。正因为清洞道情是地方语言,才直接影响着曲调的风格,致使它灵活上口,通俗易学,便于流传,才深受陕北人的喜欢。
例1
例2
例3
例4
三、关于道情中“行路句”的特征
清涧道情的老艺人全是农民,识字的很少,一本戏可演几个小时,其唱腔、剧词完全是师傅口口相传,背词成了普及道情的一大难题。“穷则思变”,为解决背词的困惑,艺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发现:在这本剧中描述人物行路的唱词,可在另一本戏中的类似情景中套用,省得背新唱词,又可应急,这样逐步形成了“模式”。如:
“路上走,路上行,路上走路快如风”。
“三跷并成两步走,两跷并成一步行”。
刚开始我不懂,于是问老艺人们:“为什么一句唱词在不同的剧中出现”?他们说那叫“行路句”。后来接触的艺人多了才发现多数艺人都知道,只是叫法不同。艺人张泽民说他们叫“行路牌”。曹保福说他们叫“行路句”,惠竹林说他们叫做“过街道情”。
天长日久,逐步发现,不仅行路情景能用此方法,其他方面也可替代、套用。例如表达小姐、太太类似人物梳洗打扮时均可用:
在X X 忙把乌云整,
棱花镜前搽脂粉,
前边梳起前盘龙,
后边又梳水墨云,
八幅罗裙紧一紧,
轻轻打下身下尘。
还有:
走得快了一溜风,
走得慢了踪对踪,
正然行走抬头看,
X X 不远在面前。
描述正面人物:
柳叶眉,杏子眼,
小桃红胭脂把口唇点,
满口银牙碎纷纷,
红格当当口唇动人心。
或:
天庭饱满后心平,
两耳坠肩有官心。
形容反面人物有:
丫鬟生来长的丑,
银粉擦了七八斗,
葫芦脑,瓢儿嘴,
弯弯胳膊罗圈腿,
转过弯弯就捣鬼。
以上仅仅是举例,类似的套用很多。有的直接用,有的只需换个别字就另有用处。由艺人们不断运用、总结,“行路句”的内容和运用范围在扩大。每当遇有紧急情况赶排新戏的时候,来不及背新词,只要师傅交待清出场要唱描述什么情景,老演员就心领神会。
“行路句”可以说是艺人们的实践结晶、成就。艺人们运用“行路句”为普及和传承清涧道情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适当的原则,超出适当必然起反作用。
当前在道情界,有的演员不愿背新词,大量唱词都套用,有的不太合适的套用,还有东拉西扯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套用,也有用他熟悉的一段唱腔可在不同的场景应负。
不仅是唱词,唱腔曲牌都是,易唱、易奏的经常用;相对不容易记、演奏较难点的唱腔、曲牌就少用或不用。长此下去难免有的唱腔、曲牌失真或失传。例如老道中大起板的“七十二梆子”、东路调的耍孩调等等,能完整演唱、演奏的人越来越少。
在我采访过的道情班演员中,有的人在唱传统唱腔时,唱词东拉西扯,有的会唱选段,但说不出选自哪本戏的唱段。此现象证明,超出适当原则的套用、替代,反而又影响道情的传承和发展,造成有些唱腔、曲牌的失真及失传。这里要呼吁从事清涧道情工作和关心爱好道情的人应当重视此类现象。把我们的清涧道情原原本本、踏踏实实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