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的国外文献综述

2019-04-17宰亚男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2期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

摘 要:人口老龄化早已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下降而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在国外引起了高度重视,因为它不仅涉及老年人的生活权益和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

一、长期护理保险概念界定

Schnepper , Jeff A (2001)认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目的是为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所导致的失能人群提供一部分费用支持,分散个人风险,避免因为失能而造成经济危机。Murray (2001)把其引申到对雇主和雇员的福利方面,认为老年护理保险可以成为雇主吸引和留住企业员工的一个手段。美国的 Life Offi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是这样定义护理保险的,护理保险是为那些因为患有严重疾病,遭受意外伤害,或者年老患病卧床等原因引起的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人提供护理服务,他们可以选择居家接受服务,或者到专门的护理机构接受服务,费用由投保人所参加的医疗保险进行支付。

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Andy Zuchandke (2010)认为对长期护理的潜在需求是老年人及其成年子女面临的最大经济风险之一。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向一代家庭演变,女性就业率上升,家庭成员越来越无法提供长期护理。因此,必须组织和支付机构照料费用,或家庭成员可能不得不中断工作,而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一定的财务危机,所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

国外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时间较长,有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关于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可以分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

Patricia L. Schaber . Marlene S. Stum(2007)通过运用决策框架对因素进行分组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员工年龄、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可负担性、决策风格、控制和选择的目标、财务安宁的目标、家庭、收入和潜在照料者的可用性解释了68.7%的决定。

Mellor(2011)采用Assert and health dynamics of the oldest old(AHEAD)和Panel Study of the Income Dynamics(PSID)的数据来研究家庭成员的赡养对于老年人购买保险决策的影响。其中特别抽取由子女提供护理的无配偶老人来检验遗赠动机是否存在。结果显示子女的护理与老年人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之间并无显著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财富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来说,家庭的赡养有抑制老年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倾向。而在财富水平较高或者有较高的遗赠倾向的老年人群体中并未出现任何影响。基于此,mello得出结论:保费过高和美国医疗体制的补助是造成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率过低的主要原因。

Haizhen和Jeffrey Prince(2016)从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居民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不同反应的原因:遗产激励、金融知识素养和保险了解水平。结果显示,对于财富水平高的个体,遗产的激励显著的抑制了其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而较为贫穷的人由于无法承担保险基本费用,也抑制了其对保险的需求。关于金融素养,对于髙收入群体并无显著差异,但对于中等收入水平的群体来说,金融素养越高的人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越大。此外,对于长期护理保险较为了解的人来说,不论处于哪个财富水平都比同财富水平不了解保险的人需求大。

四、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一)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

德国在建设老年护理保障体系中最大的特色是德国护理保险法的诞生,它的研究主要围绕在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类型。Alison Evans Cuellar 和 Joshua M. Wiener(2000)的研究认为德国的护理保险法案实现了国家政策的许多目标:在没有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增加了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减少了对福利提供的依赖,增多了非正式护理服务人员的支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Ulrike Schneider(2010)则在肯定了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在财政上是可持续的作用后,重点批评了其严格的审批程序,正规护理提供的持续短缺及腐败问题,提出护理保险有待改进:覆盖有待提高;给予家庭护理以津贴;方案的有效性要以公众来评价。

(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

“日本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强调遵循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家庭、社区的责任。然而,日本于 2000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护理保险计划却是和该改革方针背道而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的家庭小型化,妇女职业化的结果。Lou Ellen Barnes (2002)等人认为,老年护理的首要功能是发展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才能满足所有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由于日本国家对国民、家庭对其成员的固有的伦理上的分配正义,而使得这种愿望不能实现,特别是老年人还保留着那种受尊敬、不轻易求助于他人的地位。Naoki Ikegami 和John Creighton Campbell(2002) 认为,目前日本的护理保险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到覆盖面、公平、权利、服务方式、医疗护理和社会服务的关系以及费用的控制等问题。为了减缓日益上涨的开支,应该从机构护理转到在宅护理。如何做到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转变是公共政策面临的一个挑战。

五、文献评述

国外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起步时间早相对成熟,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研究,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实施运作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以理论研究为主,对于保险产品定位定价以实证研究为主。相比较之下,我国对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实施运作还处于探索时期,还未形成特定的成熟的发展模式,在具体的产品定位、实施运作方面都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但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SCHNEPPER, JEFF A , Can you afford long-term care[J].USA Today,2001,(11),11-17.

[2]Gordon, Murray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long-term insurance [J].Employee Benefits Journal, 2001, 9, 26(3):42.

[3]Andy Zuchandke,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Germany on Financial Security Assessment in Case of Long-Term Care Need [J].The Geneva Papers, 2010, 35, 626–643.

作者簡介:

宰亚男(1996—),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8(管理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猜你喜欢

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博弈论视角下长期护理保险分析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探索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
对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