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商业街区的文化嵌入研究
2019-04-17黄奕
黄奕
摘 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蕴涵地域文化的特色商业街区则是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现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和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苏州古城的三个特色商业街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特色商业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的商业街区应该找准定位,通过深度挖掘和嵌入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商业街区文化特色,着力提升街区的文化影响力,才能突破街区发展瓶颈,实现街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苏州古城;特色商业街区;文化嵌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6-0072-02
苏州市的观前街、平江路和山塘街是三条“国字号”的特色街区。观前街被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授予“国家级特色商业街”称号,平江路和山塘街也均入选我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这三个街区尽管在发展特点和商业模式方面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特色商业集聚之地,是苏州古城商业发展的示范和引擎。但随着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空间的变迁,这三条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街区正遭遇文化与商业的矛盾和冲突,其所承载文化的命运也正面临着新的抉择。因此,探讨如何通过“挖掘”、“提升”、“嵌入”文化主题等做法来展示苏州古城的文化特色、提升三条特色街区的品牌和文化影响力以促进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現状
目前,关于特色商业街区如何进行文化嵌入的研究非常少见,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商业特色街区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发展研究,以及文化嵌入对于古镇保护、产业集群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吴俊(2012)认为,特色商业街区是指某一特色较为明显的小型商业街区,与此类似的概念有“商业特色街”、“步行街”、“旅游商贸街”等,并结合杭州市的情况,将特色商业街区分为产业特色、商贸特色、文化特色,基于分类进行了功能分析。贾新政(2015)提出了发展特色商业街区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商旅文联动、尊重文脉、彰显特色、感知价值、互动体验、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陈来生(2015)在缕析了现代化进程中苏州古城特色街区的发展过程后,提出了苏州市的特色商业街区需要挖掘文化资源和打造文化氛围。王德刚等(2016)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古村镇保护和开发中进行文化嵌入的实施条件、路径选择、文化冲突与融合互动、商业模式设计等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嵌入”的风控管理。于磊(2018)梳理了我国商业街区的演变过程,并以承德为例对地域文化体验型商业街区模式进行了研究。刘水(2018)提出,城市在对商业街区的改造中,必须注重对城市文化特色的发展,要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直观的体现出来。马强(2017)基于文化嵌入的视角,研究了文化特别是徽商文化对本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认为传统文化对本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区域文化嵌入的程度过高,会导致锁定效应,从而限制了集群创新的发展,提出未来本地产业集群必须坚持适度的文化嵌入。马国胜、陈娟(2011)通过对山塘街的问卷调查,提出要理顺体制、明确主体、强化特色、巧于运作。张佳等(2013)以苏州市的平江路、李公堤和山塘街为例,分析了商业特色街区这一城市特色空间,能够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延续城市历史、繁荣城市经济、弘扬城市文化以及塑造城市品牌。
二、街区的功能定位及特点分析
观前街、平江路和山塘街三个特色街区均是“国字号”街区。观前街在历史上已经是繁华的商业集聚区,平江路和山塘街属于历史街巷,是后期发展而成的商业街区。从经营业态看,三个街区无论是建筑、景观、环境、商铺,还是历史痕迹和文化底蕴,都体现了明显的文化特色,属于“文化特色明显”[1]的特点。
(一)规划定位
由于三个街区的资源禀赋各异,因而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从规划定位上看,三条特色商业街都在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存资源的基础上强调苏州的城市特色。观前街的发展与苏州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心地位随着苏州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功能上被定位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融商业、文化、宗教于一体的市区购物、餐饮、休闲和旅游中心”。[2]平江路、山塘街因其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利用,先后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平江路被定位于“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有文化内涵、高品质的第三产业,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带”。山塘街则被定位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独具特色的“古城水街”。两者均将展现苏州文化内涵作为发展的关键。
(二)街区特点
一是位置好。三条街区都位于古城重要的公共服务节点附近。观前街为于苏州古城的几何中心,是市级商业中心,处于旅游交通的枢纽位置。1986年苏州城市规划确立了全面保护古城,跳出古城发展新区的指导思想,观前街的核心地位开始减弱。平江路毗邻观前街,山塘街位于老城阊门外,毗邻次一级商业中心石路步行街。三条特色街区公共交通十分便利,保证了其较好的公共性。
二是历史久。观前街始于明清年间,已有160年的历史,街区内汇聚了众多名闻遐迩的老字号,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市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5年,至今己有近1 300年的历史,是我国明清时期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
三是文化资源多。苏州市是吴文华的发祥地和江南文化的中心。观前街区是一条集中反映苏州传统文化的街区,浓缩了许多吴文化的精髓。平江路街区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七里山塘昔日即是苏州居民郊外游憩之绝佳去处,经过多年打造已经成为江南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的体验地,是古城苏州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和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
三、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文化嵌入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市的特色商业街区采用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彰显特色”与“综合配套”并举,“商业经营”与“文化旅游”互動。2017年,姑苏区成立了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商业特色街区发展联盟,这是继杭州、上海之后,成立的国内第三家、江苏省内首家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联盟,实现了街区的抱团发展、有序竞争和互利共赢,构建了商旅文互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街区发展姑苏新模式,为商业特色街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认为当前街区发展及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三个街区采用了政府主导下的市场推进方式,成立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进行运作和管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在管理中存在政府和公司职责或权限不够清晰的现象,存在职能交叉或管理的模糊地带、真空地带,不利于街区的协调发展。
2.发展空间有限。随着商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流量的快速增加,而现有的空间极为有限,已经遭遇发展速度下降甚至停滞现象,并伴随出现诸多问题。同时,街区地处或紧邻古城区,外部交通拥挤,内部配套服务不完善,停车位紧缺,交通与商街经营、停车与购物的矛盾十分突出。
3.地域特色减弱。街区的不少项目因追逐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文化特色的培育,出现同质化问题。调查中有一半游客(居民)认为跟其他商业街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特点,传递的文化特色不够到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不足。
4.商业项目缺乏创新。街区内的一些商业项目缺乏创新,有一些老字号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不能体现“国字号”的品位,难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譬如,观前街上一些传统老字号因自身创新不够而举步维艰,甚至搬离或倒闭,带来相应的历史和文化消亡。
(二)文化嵌入的路径选择
1.理顺管理体制。要完善街区整治和保护的总体方案,理顺政府和企业、商户和居民、整治和改造、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制度,协调好多方利益。
2.发展优秀文化产业。组织政府、高校、企业和民间等多方力量,梳理与街区发展相关的各种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内涵,讲好街区故事。平衡好文化古街古巷融入现代商业元素之后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发展优秀文化产业,处理好商业和文化之间的不平衡,实现传统和现代、文化和商业在街区内的有机融合。
3.提升文化识别度。要充分利用苏州历史文化资源来展现商业街区的特色,实现街区文化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定位;要充分利用历史遗存,营造本土文化的体验性商业空间,延续苏州厚重历史的人文形神,提升街区文化的可识别性和认可度。
4.发展后街经济。为突破街区空间有限的桎梏,可在繁华的主街背后,开设一些市井商业,传递苏州的历史传统,延续市井文化;也可以通过现场经营和现场制作演示相结合方式,“让好玩有文化,使文化更好玩”,提升后街经济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来生.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州古城特色街区建设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9):22-27.
[2] 张琼予,彭科,夏健.苏州观前商业街区近三十年形态演变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