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画女侠”,复活年画诸神

2019-04-17惊蛰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及第木版年画

惊蛰

遇见一束光

1989年出生的刘钟萍是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导游。2014年,处于职业瓶颈期的她辞职后去稻城亚丁旅游,走318国道去稻城亚丁的路上,前一天还聊着天的驴友,转眼就没了,那个时候她整个人都被震慑到了。死亡这个词开始在刘钟萍心里变得清晰,她意识到:“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谁来得更早,以后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回来后,她得知冯氏木版年画百年老铺正在招聘讲解员,觉得自己可以胜任,就去应聘。来到冯炳棠的年画铺,只见门开着,老先生正在伏案一笔一画地画着,头上是蓝蓝的天空,脚下一只小猫静静地卧着。刘钟萍感觉有一束光照亮了自己的心,这正是她向往的生活状态,以手画心,踏实稳妥,浸润岁月。

起初刘钟萍想做讲解员,没想到她对木版年画越发喜欢,不用讲解时就跟着冯炳棠学习木版年画的技艺。佛山木版年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创始于宋元年间,冯炳棠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佛山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见证了贴年画的风俗由盛到衰的过程。在整个年画行业手艺濒临失传的关键时期,冯炳棠以一己之力学会了整套年画制作的工艺,并且在年画市场凋零、亏损了多年的情况下,仍然靠着父亲临终之言“要坚持传承佛山木版年画的使命”撑下来,保住了整个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传统制作年画的工作坊。更为可贵的是,已经81岁的他仍然每天坚持做木版年画,全年无休。这一点深深地打动着刘钟萍。她想,这就是找到自己生命节奏的最好的样子吧。

刘钟萍像古时的学徒一样,哪里需要就去帮忙,闲着的时候就在师父旁边偷师学艺。此前冯炳棠曾有多个徒弟,四年下来,因为工作枯燥而且收入微薄,只剩下刘钟萍这个没有正式拜师的女徒弟还在坚守。木版年画工序繁多:雕版、套印、开相、描金、填丹……在别人眼中看似枯燥的工作,她却乐在其中。她非常感恩能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有机会跟在这样的老师傅身边,传承佛山木版年画这门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手艺。除了手艺之外,更多的是传承了老一辈手艺人踏实稳妥的品质。

复活诸神

2016年,刘钟萍被选去清华大学参加了“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这次学习,让她打开了眼界,了解了当前非遗传承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方式。她尝试把传统年画里的美好寓意,用网络流行语全新演绎出来,用“脱单神器”“行桃花运”来解释传统的喜神“和合二仙”,用“逢考必过的考神年画”来解释传统的“状元及第”,用“实现一个亿小目标”来解释财神爷,用“二胎神器”来解释送子娘娘……在她的“百年解忧年画店”,传统木版年画有了新的定义。不仅是过年,人一生中重要的人生阶段,比如生婚寿喜、学业事业,都有对应的年画神仙来庇护。

为了让年画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刘钟萍举办了多场主题年画开放日活动,将年画中的诸神“复活”——比如根据喜神年画、财神年画、状元及第年画等所表达的美好寓意,举办脱单专场、逢考必过专场、二胎专场等,当木版年画遇上网络流行语,原来非遗也可以这么潮!这样的开放日,至今已经举办了100多期,其中一场开放日活动来了60多个人,“百年解忧年画店”都挤不下了,只能分批进场。连师父老店10年积攒下来的几百张年画都卖光了,此前一年也不一定能卖出一张。

非遗“圈粉”

因为来自佛山这座有名的功夫之城,英姿飒爽的刘钟萍渐渐被称为“年画女侠”。随着年画潮起来,她时常会拖着行李箱穿梭于全国各地:为博物馆讲解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告诉学生们木版年画的故事,在一线品牌活动中融入木版年画的元素……

刘钟萍记得第一次在北京给小朋友们上年画课,讲年画的历史,带小朋友体验年画,对着守护神许愿。家长们也是人生第一次印年画,好多家长已经很久没有许愿的体验了,可以看出来那种久违的期待的深情。亲手做完年画之后,大家都非常期待一家人一起把年畫贴上,一起完成属于自己家庭的仪式。刘钟萍说,真好,希望年画能够放置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在路上,刘钟萍还时常会收到暖心的好消息。上海的一个大学生发微信说:谢谢你的状元及第和逢考必过年画啊,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场考试通过了,在漫长的备考时间里,贴在书桌上的状元及第年画一直提醒着我要坚持。刘钟萍想了起来,她人生中画的第一幅状元及第年画就是被对方买走的呢!“这种年画陪伴着梦想成真的感觉真好。我要一点点地记录下来。”

有个妹子寄来当地的特产皇帝柑,说上次请了财神爷爷的年画回去,超灵验的,所以要给刘钟萍寄好吃的。刘钟萍瞬间有种很幸福的感觉!如今,刘钟萍总是在朋友圈里分享年画给人们带来好运的故事,年画蕴含的美好寓意正在慢慢被唤醒,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佛山木版年画。

现在,刘钟萍获得了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还入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在今年的两会上,刘钟萍也留意到有不少代表提出了关于非遗传承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独创针法鬅毛针传承人成新湘呼吁,让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项目“活”起来,尽快走出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关于建立国家级传承人博物馆,促进地方本土非遗保护工作;二是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旅游产业,把具有代表性魅力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的重要元素,既有效延伸了旅游产品链,也让非遗项目得到了活态传承。刘钟萍觉得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想要让自己手里的这门手艺得以温暖传承,那就一点点地做着吧,一日一日投身于真切的生活里,就会有最暖的温度……

链接:

【大数据】

根据文化部非遗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近5成“非遗”手艺在淘宝上得到了实践与传承。阿里巴巴大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消费者人均购买非遗、老字号商品超过2件,5成消费者购买金额超过300元,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7成,年轻一代已成为传统文化消费主力军。

猜你喜欢

及第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研究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牛年画牛等
“先辈”辨正
希望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