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赏析

2019-04-17孙颖张慨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

孙颖 张慨

摘要:在现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业电影海报设计,应立足于不同地区的人文文化上进行设计,本文以《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为分析对象,分析其设计形式和设计方法,对其不同地区的海报设计进行赏析。

关键词: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设计形式

电影的全球推广,就势必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上要立足于不同地区的人文文化。电影《黄金时代》在宣传方式上非常细分化,电影全球上映,海报紧扣电影主题,结合不同国家地区的审美文化进行设计,使不同国家地区的影迷接收到电影海报所传达出的精准的信息。

美版海报朴素简约大气,符合现今流行的极简主义,而这样的排版正是现下各个国家地区的观众所能接受的风格。海报整体的意象“钢笔”直呼主题,金笔中萧红的剪影是孤独的,她不干平庸,她挣脱封建的牢笼,寻找自由。而自由正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海报亮点在于采用好莱坞海报模式,炼出极简的传统中式符号,金色和黑色的使用一贯符合美国观众对时代片海报恢宏时代感的色彩认知,最后以自由主题,将中美文化融合为一体,使受众产生共鸣。

中国大陆版的这款海报也被称之为《黄金时代》“笔锋”版海报,海报呈16:9的横版构图,仿佛一帧被截下的影片。片名置于黄金分割点上,左边是坐着的低头吸烟沉思的女主角萧红,暗示人物在整个影片中的基调,孤独、阴暗和无奈的悲剧命运。影片里她的一生坎坷,总是在选择,可不管她如何,她总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注定走向悲剧。片名的右边是鲁迅,他并不是男主角,可他是萧红的精神导师,他让更多人认识她,这也成了萧红和萧军悲剧的原因,鲁迅作为剧情的推动者和女主角的精神导师,胜似男主角。接着鲁迅的后方依偎着点烟的萧军。萧军对于萧红来说是浪子,一如他在海报上的设计形式,他潇洒点烟的侧影,暗示着他的风流与不羁。萧军的右前方是梅志,对于萧红他是过客一般的存在,更是旁观者,在剧中他也是叙述者。

海报最右边是丁玲,她不是主角却犹如主角一般存在。鲁迅曾说萧红是会取代丁玲的。她们的文学成就,她们的命运,世人总是将她们比较,而丁玲这样坚强乐观的革命女性就像一面镜子,比照萧红的软弱和犹豫。

最后是萧红左边唯一的人物端木蕻良,他是萧红萧军分手和萧红在一起的,端木欣赏萧红,不像萧军那样不认为萧红是有才华的,他看不上她又打压她。但端木又是犹豫的,所以设计师在海报上设计的很巧妙,直观表现出端木彷徨的姿态。这幅海报的形式结构独特,海报上的文字被解构分散制造成意象空间,凌乱的笔画、竖直撇捺的笔画构成似实似虚的空间,人物在这意象空间中矗立,述说着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这恰恰符合大陆地区的审美,既含蓄又直观,不似以往一字排开的海报人物设计形式,以东方审美情趣来设计海报的新中式设计方法。

与大陆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其台湾版的海报,一片羽毛飘落在天地山水之间,孤独的萧红提着行李箱站在水天之际,后面是一片虚无,视觉中心是飘落在水上孤独的羽毛,留白的场景,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样虚虚实实的意象空间的塑造,蕴含着老庄的哲学思想,超越世俗亦如萧红以及那个黄金时代的文人对于精神的追求。

有人说台湾版设计传达的思想是“胸中有天地,一切都是自由的。”我非常认同,羽毛这个符号是代表自由的,同时它又是漂泊的,无处可依的,就像视觉消失点那个提着行李箱的萧红,追求自由,追求心中向往的爱情,逃脱生活的枷锁,可是却总是被爱情抛弃,她在乱世中漂泊,总是被命运逼迫着做出选择,可她心中有自己坚持的精神,她又是那么自由。

小结

同样的主题,却产生出不同的設计产品,终其还是因为设计产品表现为一种空间,它在这个空间中与这些符号形式发生联系,产生符合当下时代的产品,而这个联系是设计师,以及设计师背后的文化。这个文化包括方方面面,尤其是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惯例与风俗等,而这些影响了作品所从属的特定世界观,同时,不用地区有不同的人文历史文脉造就了不同的审美文化,所以设计要立足于不同的地区文化,设计出更加切合当地文脉的作品,使不同地区的受众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