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语言中“各种”的用法演变

2019-04-17吕玲玲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

吕玲玲

摘要: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不可避免地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包括口语、书面语和网络中的虚拟交际,因此网络语用规则也将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网络语用规则的特点,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网络中新兴的“各种”用法为起点,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探析网络语用规则的特点。

关键词:各种;非常规用法;网络语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快速且便捷的平台。微信、QQ、微博等社交网络赢得了一众年轻人的喜爱。相较于电话、短信,虽然它们传播信息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却做不到即时传播,而且,如微信、微博等软件,除了快速通信外,还有很多即时信息,让人们能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消息。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息爆炸。信息的快速传递,必然会带来改变,这改变,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汉语,也不可避免地在信息洪流的快速流动中迎来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各种”在网络语言中的用法变化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本文就此进行研究,找到一些网络语言中语用的变化规则。

一、“各种”在网络语言中的用法变化

(一)“各种”的常规用法

在正式的现代汉语语法中,“各种”的用法是位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与其修饰的名词短语组成定中结构,是名词短语的定语。

如:

(1)为了应付各种统测统考,领导卡教师,教师又卡学生。

(2)初学剪纸,才发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是各种型号的刻刀,都很难分清。

(3)首先,行为来自于训练、尝试等各种习得方式。

(4)与此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方向和重点上也有差异。

(二)“各种”的用法变化

1.“各種”+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在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各种”后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在正式的现代汉语语法中无法解释,但是却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成为一种流行语,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广泛传播开来,日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了。

如:

(5)《饭局也疯狂》:不仅仅是饭局,却各种疯狂。

(6)今天怎么这么不顺,各种倒霉。

2.“各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网络语言里,“各种”的新用法除了后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外,还可以后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而且也十分普遍。

如:

(7)现在的网民在各大网站论坛上各种吐槽。

(8)一奇葩哥们,昨天去坐公交车,上车一元,那货多投了一元,非常不爽,各种抱怨!

二、“各种”在句中所充当成分的演变

(一)“各种”是短语,做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定语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并没有收入“各种”,可见,在正式的现代汉语里,“各种”是作为一个短语存在的。“各”作为指示代词,“种”作为量词,“各种”是一个指量短语,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名词成分的定语。如上文例(1)—(4),“各种”位于“统考”“型号”、“教育”等名词成分之前,充当名词成分的定语。

此外,判定“各种”为短语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各”和“种”之间可以插入另外的成分。

如:

(9)适逢其会,德国这时(一九二零年以前)不仅已经出了五六种之多的《道德经》译本和《庄子》、《列子》译本各一种,而且有了像卫礼贤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传播者。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各种”做名词的定语的时候,表示的语义是名词的种类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用“各种”表示概括。

(二)“各种”词汇化,在句中做动词、形容词的状语

网络语言里,“各种”大量出现于动词、形容词前,此时“各种”不再是一个指量短语,而是词汇化为一个副词,所表现的词义与语义也和副词的词义与语义类似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各种”的非常规用法。

1.“各种”+不及物动词

(10)孩子们在公园里各种跑、各种追。

(11)这星期我上班各种迟到。

(12)我的英雄(游戏角色名)各种死。

在例(10)——(12)中,“各种”与其后面的不及物动词做整句的谓语,“各种”做不及物动词“跑”、“迟到”、“死”的状语。“各种跑”可能表示跑这儿跑哪儿,跑上跑下,表示跑的路径很多、方式很多;“各种迟到”、“各种死”同理。此时的“各种”所表示的词义,更倾向于表状态类的描摹性副词,表示与相关行为有关的数和呈现的状态的意义。语义上,“各种”就不仅仅表示概括了,而是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突出主体在陈述这件事情时的感情。而且,位于这种情况下的“各种”中间不能插入任何成分,内部结构很稳定,已经充分的词汇化了。

2.“各种”+及物动词

(13)每天都各种使唤我。

(14)各种吹捧台湾男篮,吐槽中国男篮。

(15)现实生活中都是各种夸,一上网就各种黑。

在例(13)——(15)中,“各种使唤”、“各种吹捧”、“各种夸”、“各种黑”都做谓语,“各种”做“使唤”、“吹捧”、“夸”、“黑”的状语。“各种使唤”表示使唤我做的事情很多或者是很频繁的使唤我;“各种吹捧”、“各种黑”同理。所以,“各种”位于及物动词前,做及物动词的状语时,除了表示动作的类型很多外,还表示频率高,和程度副词的词义相似了。从语义角度看,“各种”所带的感情色彩比程度副词要强烈一些,有抱怨的意味。和“各种”位于不及物动词前一样,“各种”位于及物动词前也是一个词语,一个带有副词性质的词语。

3.“各种”+形容词

(16)冬天到了各种冷。

(17)辞职了才发现外面也是各种苦逼。

(18)楼主照镜子觉得自己各种顺眼。

在例(16)——(18)中,除了“各种苦逼”做谓语,“各种冷”、“各种顺眼”都是做补语,但是“各种”都是做“冷”、“苦逼”、“顺眼”的状语。在这些例子里,“各种”基本上就等同于程度副词“很”或“非常”了,除了“自由自在”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其他的都可以替换成“非常冷”、“很苦逼”、,表示程度高,所以在词义和语义上,“各种”位于形容词前,基本上等同于程度副词,而且“各种”还弥补了程度副词不能修饰像“自由自在”这样的词组的缺点。

三、网络语用规则的特点

(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相应的,网络中的语言转换也越来越快。人们对于网络中的语言接收变快,人们在网络中的语言输出也变快了。越来越快的语言转换让人们对于语言的输出变的能省则省。这便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各种”的新用法出现以前,人们想要修饰“各种”后面的中心词,总是要说很多修饰成分。

(二)对正式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欠缺部分的自动补充

虽说语法具有稳定性,但是从古至今,语法还是随着时代的变换而不知不觉地在改变着。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古代汉语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现象,而在现代汉语语法里,这些现象非常罕见,甚至是已经不再出现。如今的社会,是个科技十分发达的社会,仰仗着高科技,信息能瞬间爆炸,这是一个充满着改变的社会,有无数种可能。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语言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式的现代汉语语法中,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除心理动词之外动词不能受副词修饰,状态形容词能受副词修饰,这些都是正式现代汉语中空白的部分,而网络语言中“各种”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部分。

(三)海量信息促使人们对新兴语言的接受能力提升

信息爆炸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完全可以用“海量”来修饰。大量的信息用语言及文字来表示,又是数不胜数。日渐一日,人们,特别是爱好标新立异的青少年们,对于网络语言中出现的新鲜部分会特别关注,并以此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方面,以此为傲。跟风潮流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普遍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尽管最早是在青少年中流行,但假以时日,社会上的其他人士也会逐渐习惯这些新语言,并在不知不觉中让其成为自己语言机制中跟其他普遍语言同样地位的语言形式。

四、结语

生活在这样一个便捷快速的时代,与过去那样落后的社会相比,我们真的幸福很多。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同样就应该接受它带给我们的结果。语言新形式的出现不是要推翻谁的论断,而是人们自己的选择,基于人类自身,为自己更好服务的选择。对于这些语言新形式,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研究其出现的原因,其特点。如果其符合人类的语言发展趋势,那么我们应该去发扬它,传播它;如果其不符合语言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让世人明白,我们抵制它的原因,让世人接受我们语言工作者给出的理由。这是我们作为一个语言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孟艳华.媒介新兴语言格式中的“各种X”研究[J].现代传播.北京.2015 (4):161-162.

[2]刘妲.流行语中“各种”的新用法.河南工业大学学报[J].河南郑州2012 (3):120-122,126.

[3]宋作艳.从构式强迫看新“各种X”[J].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2016 (1):57-66.

[4]杨旸.“各种+VP”结构分析[J].天中学刊.河南驻马店.2013 (3):104-106.

[5]翟会峰.“各种+AP/VP”结构的量性特征[J].鲁东大学学报.山东烟台.2015 (6):52-56,87.

[6]王玲玲.“各种”的副词用法[J].文教资料.江苏南京.2012 (6月号中旬刊):31-33.

[7]王萍.多媒体网络语境下的“各种+非N”结构的认知语用机制[J].学术探索.云南昆明2013:96-99.

[8]储泽祥.网络语言里“各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兼论网络语言的语法化特征[J].语言学论丛.北京.2013 (49):66-85.

[9]冯纯珍.网络中“各种”后接“非N”结构的用法及其形成的原因[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南濮陽.2014 (4):53-55,79.

[10]徐开妍.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流行语的解读——以“各种”的超常规搭配为例[J].语现代语文.山东曲阜.201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