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把鄂尔多斯打造成 品质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
2019-04-17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奏响了进入新时代的宏伟乐章。鄂尔多斯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立足国情、区情、市情,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写好“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鄂尔多斯篇章,努力建设品质鄂尔多斯、生态鄂尔多斯、幸福鄂尔多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品质鄂尔多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鄂尔多斯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做好制度保障,确保市场经济活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煤炭是鄂尔多斯市的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鄂尔多斯坚持从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入手,积极推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以打造全国煤炭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建设“两优”(优势产能、优质产品)、争创一流(世界一流的煤炭行业水平)为目标,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创新力度,引领转型突破。近年来,鄂尔多斯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积极构造新兴产业体系,提出要构建高产优质型、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现代农牧业,侧重新品种的更新率、新技术的覆盖率、深加工链的延伸和地方特色产品体系的丰富;资源型产业要加快转型,实现重点领域技术跨越,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制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产品更新换代;非资源型产业要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规模扩张,重点解决核心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自主产品研发及规模化,壮大一批新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突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创意设计、应用软件开发、适用技术集成示范的科技服务业以及满足不同档次消费需求选择的民生科技产业。2017年,鄂尔多斯成立全市众创空间联盟,设立内蒙古煤基新材料研究院、中国生产力学院鄂尔多斯分院,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7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家,为创业创新做实了家底,拓展了方向。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鄂尔多斯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京东方二期、云泰互联、久科环保产业园、中国联通云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新增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62家。与天津物产集团共同组建的供应链公司投入运营,神华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区开工建设。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入驻,康巴什乐康吧等新型商业项目建成。鄂前旗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康巴什康镇等旅游亮点项目投入运营,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均增长20%以上。如今,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数突破千万人次,服务业占比达到42%,多点支撑、多元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和韧性。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鄂尔多斯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鄂尔多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防治荒漠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为治理茫茫沙海,鄂尔多斯探索创造出了荒漠化治理六大技术体系100余套核心技术,因地施策,针对沙漠特性,在库布其沙漠采用“南围、北堵、中切割”治理模式,在毛乌素沙地采用“庄园式生物经济圈”模式,在干旱硬梁区以封育保护旱生灌木和濒危植物为主,采取“窄林带、宽草带、灌草结合,两行一带”的治理模式,不同区域通过不同模式治理,取得了防治荒漠化的最大效果。2017年,鄂爾多斯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和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向世界贡献了荒漠化治理的鄂尔多斯智慧和模式,同时还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殊荣。
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坚持绿色治企,守好生态底线,建成2个国家级绿色矿山、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新报符合标准绿色矿山建设13座,正在建设绿色矿山2座。坚持节约优先、珍惜资源,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大幅度降低,2012年至2016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9%,单位GDP耗水量累计下降43%。坚持循环发展,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清洁能源产业相继崛起,初步形成煤基多联产业集群,为4个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首。
打好生态牌,走群众致富、产业增收的美丽与发展双赢道路。鄂尔多斯充分运用产业化的理念治沙,在“生态治沙、生态绿沙、生态富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弯道超车,走出了一条新型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实践中,鄂尔多斯先后涌现出亿利集团、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高原圣果等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企业80多家,以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和沙漠旅游为抓手,形成了沙漠治理和产业兴旺的双赢。
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幸福鄂尔多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鄂尔多斯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脱贫攻坚在最薄弱的地区打开突破口,为“三农”发展夯实基础。
决胜脱贫攻坚,共建全面小康。近年来,鄂尔多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4.9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4.74%降至0.13%,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17年初,鄂尔多斯组织开展市旗两级帮扶部门“大走访”活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点对点了解帮扶嘎查村和贫困户情况,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完善帮扶计划和脱贫计划。在开展“回头看”和“大走访”活动的基础上,全市共确定扶贫对象13994户35038人,其中扶持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8户680人,继续巩固扶持已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20户13047人,扶持市低保标准下低收入人口8496户21311人。一年来,鄂尔多斯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扶持市低收入人口2.1万人,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680人达到脱贫标准。
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公平正义。近年来,鄂尔多斯坚持从实际出发,投入真金白银,拿出真招实措,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建设保障房1.4万多套,改造棚户区6.1万多套。2017年,鄂尔多斯积极在民生举措上持续发力,通过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城乡低保分别提标6%,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2000元和1884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民生短板。鄂尔多斯95%的土地属于农村牧区,农业户籍人口占总户籍人口比重65%,有27%的人口稳定居住在农村牧区。农村牧区发展滞后,是鄂尔多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为此,鄂尔多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牧区产业水平;缩小与城镇之间发展差异,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产基础、生活环境一体规划一体建设,高起点规划美丽城乡;积极推进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广度深度上开拓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促使城市产业要素向农村牧区流动;在农牧区聚集出众多经济主体,各主体形成互利共生的促进关系,使农牧民持久地分享延伸拓展的二三产业链条中的增值。
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鄂尔多斯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相助、一往无前,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