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的土地情怀
2019-04-17刘春妮
刘春妮
摘要:城乡文明的冲突以及在这一冲突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是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关注重点。其在《秦腔》中表现出的对土地和人的关系的犹豫和不明确,也揭示了人们的这一生存状态。本文试从土地与人的关系角度解读《秦腔》,以期深入挖掘作者复杂的乡土情感。
关鍵词:城乡冲突;贾平凹;土地;秦腔
一、城乡文明冲突下的焦虑
贾平凹独特的城乡生活经历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十九年的农村生活,使贾平凹对乡土具有热烈的情感,对传统文明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土地有着近乎神圣的崇拜和依赖之情。但是另一方面,故乡的贫穷落后又让他怀着几近狂喜的心情进入繁荣的城市。然而,繁荣的城市给他的却是一种巨大的陌生感和恐慌,他在偌大的城市,成了孤独、漂泊无根的异乡人。
城乡文明矛盾冲突,现实的挤压,都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苦闷与焦虑,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激烈对抗。贾平凹被困在城乡文明的矛盾冲突中无法逃脱,不得不在城乡之间无休止地徘徊。他在这样的视点下折射人物性格的变迁、人物在资本主义开放市场的碰撞、人物在现实的困境,注定了他所创作的大多数人物都迷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1]。《秦腔》便蕴含了他对现实中的故乡正面临着的传统文化失落、土地伦理嬗变等问题时所产生的深深的焦虑。贾平凹的焦虑不仅出于对生命的忧患之虑,而且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也是忧虑重重。他的文化焦虑兼具了传统失落和现代性的焦虑[2]。
《秦腔》是作家站在传统文化的终结处看到的乡村衰颓之景。站在终结处,他能够回忆起乡村过去的美好,能敏锐地捕捉到乡村现如今的变化,但是困于城乡二元对立下的他,却无法预见故乡的未来……
二、对土地的执着坚守
土地以宽阔的胸怀容纳着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也提供最干净的栖息之地。千百年来,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人们对土地有着近乎迷恋的崇拜。贾平凹在《秦腔》中也塑造了一位土地的坚定守护者——夏天义。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夏天义带领村民筑河堤,改造河滩地,在北源修梯田,挖干渠。为了守护土地,夏天义不顾自己的年迈和家里人的反对,带着一个哑巴和一个疯子,三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疯狂的热情,治理七里沟的淤地。可以说,夏天义带着一个哑巴和一个疯子治理七里沟的行为颇有朝圣的意味。他们朝圣的对象便是土地。最后作家安排了突发的泥石流引发大面积滑坡,将夏天义埋在了土地里这一个情节,其实是为清风街最后一位土地守护者安排了一个近乎于“天葬”的仪式。作家成全了夏天义对土地圣徒般的热爱,让他和他心爱的土地七里沟融为一体。这一“天葬”仪式,既是中国人来于土,归于土理想的象征,但也从另一方面,宣告了土地的崩溃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
作家在小说中还写了以君亭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人与夏天义截然相反的土地观念。除了反映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人们对土地的神圣情感正在褪去,土地再也留不住一心要离开的人。
作家试图通过夏天义来唤醒人们对土地的热爱的同时,也透露出作家自己内心深处那种土地重于一切的观念。他也试图警告人们,我们的根即将要断裂,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失落,但无奈,作者最后只能发出一声悲凉的喟叹:“故乡啊,从此失去记忆。”[3]作者执着地希望有人能守护土地,守护住土地养育出的文化,但是,站在传统文化终结处的作家,还没能看见足够守护住土地的力量。
三、人和土地的关系割裂
城与乡的冲突,生命的忧虑等问题,其根源都是人和土地的关系的割裂。《秦腔》所呈现的最为激烈的矛盾便是这人和土地的关系割裂后所引发的种种不良反应,其中便包括了清风街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力任凭土地大片大片荒芜,都要逃离农村,到城市谋生的现象。
然而这些放弃土地的人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反而可能正从事最低贱的工作,但是这也阻止不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这是土地无力感的表现。农民的逃离,追根溯源,都是因为这些他们无法再依赖土地生活。农村贫富差距的扩大,那些本事大、能力强的人,占有社会资源优势的人率先富起来,小说中的夏家就是一个典型。夏天义和夏天智被认为是清风街的精神领袖,他们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以及存在于乡土社会的隐形权利,都让他们和他们的亲属,优先享有了比别人多的资源,但是那些老弱病残,则陷入连盐也吃不起的绝对贫困,像武林、狗剩等人,命运特别悲惨。
《秦腔》不但将乡村的荒芜,更讲荒芜背后的残酷事实:土地没办法养活人,不是因为地力已经被耗尽,更多是人为因素:农村政策的滞后,税费沉重,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等等[4]。这些人为因素,再加上历史的不可抗拒因素,使得乡村人们的生活举步维艰,最后不得不放弃土地,逃离故乡。
四、小结
贾平凹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对农村怀有炽热的情感,但另一方面,近二十年的城市生活,使他无可避免地受到都市文明渲染的观念意识和价值立场的影响。他所具有的乡村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双重因子,常常作用于他的文化创作,使他常常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之间徘徊,这也影响他对于乡土的感情。
贾平凹无法给出一个怎么对待土地和人的关系变化的态度,因而,对于故土和依托于故土而生的文化到底是该守护还是放弃,他并没能在《秦腔》中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贾平凹是经历社会转型期、文化蜕变期的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经历的大阵痛和被撕裂的痛苦,应该是值得被读者理解与同情的,因为他所持有的困惑其实也就是时代的困惑。
参考文献:
[1]穆罕默德·阿里.城乡文化冲突——以贾平凹创作为个案[D].复旦大学,2010.
[2]黄秀生.贾平凹创作中的文化焦虑[J].名作欣赏,2009,26.
[3]贾平凹.秦腔·后记[M].广州出版社,2007.
[4]李星.当代中国的新乡土化叙述——评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J].小说评论,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