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扩展耗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空间差异——以中国31个省市为数据源

2019-04-17孟伟庆莫训强李洪远胡蓓蓓贺梦璇

生态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能值当量污染物

孟伟庆,莫训强,李洪远,胡蓓蓓,贺梦璇

1 天津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2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长期关注的热点,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组织和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且发展出了很多的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指标类和模型类。指标类方法中,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评价体系由134个指标组成,涉及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和系统指标;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则包含了自然资本、社会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四个方面的要素。在研究的空间尺度上,主要针对我国31个省市尤其是某个地区、某个城市开展研究[1- 5]。在评价方法的采用上,比较多的采用了指标体系评价法,其中在指标的权重确定中,则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6]、聚类分析法[2]等。另外,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热力学方面的生态足迹法[7]和能值分析法相关方法等也在近年来得到很多的应用[5,8- 9]。还有就是采用模型方法或单一指数法的,如DPSIR模型[3]、熵值法[10]以及绿色GDP核算[11]等。

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12- 14]。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的生产过程都是能量的耗散过程,都是一个熵增过程[15],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社会的熵转移。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来说,提倡“生态”和“绿色发展”等理念,实际上就是减少本地区的熵增,减少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能量的耗散,提高利用效率。目前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了自然资源和能源成本的货币化量化,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和环境支持成本[16]。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成本都考虑进来,采用生态热力学中的耗模型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指标类和模型类方法,其中指标类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以及指标间相互干扰、指标量纲不一致等问题,而模型类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比较好的反映整体性,但又存在如无法把涉及的因素较为全面进行考虑等问题。扩展耗模型方法与指标评价方法相比,克服了指标间的共线性、量纲不统一、权重确定主观性较强等缺点,作为一种模型方法,扩展耗模型把自然资源、环境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包括进来,实现了能量、经济货币和社会因素等不同因素量纲的整合。由于指标的统一,就能够用于评价结果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因此,该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优势。目前耗评价多用于工业生产中,国外一些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层面的评价进行了探讨[19- 20,22],并不断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国内采用本方法框架对区域层面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还很少。

1 评价方法

1.1 货币与值的换算关系

在经济学领域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出通常采用货币的方式或者物质量的方式,而能量是自然界的货币,如果把二者建立联系就能够实现能量(焦耳)与货币(元)的换算。例如,来源于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的电能作为商品卖给消费者,就是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衡量(尽管没有完全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23]。一个货币单位的值当量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1)

EExm=EMR×Money

(2)

式中,EExm为体现在货币中的值当量,EMR 为值货币比,Money为货币。

㉘DiMaggio,P.J.,Powell,W.W.,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2 自然资源投入的值当量

EExNR=Max{Qrr,i×Trrr,i}+∑{Qnr,j×Trnr,j}

(3)

式中, EExNR为单位时间内进入系统的总值当量,Qrr,i为第i种进入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再生资源数量。同样,Qnr,j为第j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Trrr和Trnr分别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能值转换率。

(4)

式中,Tr表示生产单位产品(Qp)需要的太阳值当量(Ex)。能值转换率Tr的单位可以是sej/j,sej/t,sej/kWh或sej/m3等。通过转换率,可以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同一能值单位,本文中的各种物质的转换率通过文献收集获取[17, 25-29]。

1.3 人力资源投入的值当量

在维持整个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运转的过程中,人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类在其中同时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一方面,通过人类的劳动投入完成各种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使用各种资源。从投入的角度,劳动力直接或间接地都参与了生产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维持劳动力的相关资源、能源和服务进行衡量)。由于人力资源投入因素的复杂性(如脑力投入、技术熟练等),准确采用单一量纲进行衡量是很困难的。因此,为了计算的可行性,采用简化方式,假设人力资源的投入是能够通过工资收入来衡量,那么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总投入就可以采用该地区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衡量。实际计算中可以采用统计数据中的就业人员工资总额计算或者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乘以就业人数。

同时结合前述公式(1),某一生产过程或者系统的人力资源投入的值当量可以通过值货币比换算:

EExHR=EMR×Income

(5)

式中,EExNR为人力资源的值当量,EMR 为值货币比,Income为工资收入。

1.4 环境投入的值当量

社会经济系统运转的过程中,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会把各种污染物排放到环境当中,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要治理环境污染修复环境质量,可以看成是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贡献。环境成本的值当量可以通过治理环境污染成本进行衡量,这就要求对环境质量的损失进行合理的评估。环境影响的值当量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Brown等仅仅考虑了空气污染修复的值当量[22],Ukidwe等主要关注了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24]。当然,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可能将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所有负面影响都计算进来。为了计算的可行性,本研究中环境投入的值当量计算包括了污染物排放(空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人类健康损失和生物多样性损失。

当污染物排入环境后,环境要消解这些污染物就需要占用环境资源(空气和水污染物)或土地资源(固体废物)。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环境资源占用的值当量计算采用非加和汇总,计算方法如下:

EExERO=Max(EExenv,air,i)+Max(EExenv,water,i)+Max(EExenv,solid,i)

(6)

式中,EExERO为环境资源占用的值当量,EExenv,air和 EExenv,water分别为消解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物所需环境资源的值当量,同样地,EExenv,solid为固体废物环境资源占用的值当量。

生态系统提供多种服务将污染物排放量稀释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该过程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在内的综合过程。例如,稀释氨氮的耗取决于排放浓度、可接受的稀释浓度和水体的转换率。具体的计算过程为,首先,需要得到稀释污染物所需要空气或者水的用量:

(7)

式中,Mair/water稀释污染物需要的空气数量或者用水量,d是空气密度(1.23×10-9Mt/m3) 或水的密度(1.00×10-6Mt/m3),W是假定的污染物年排放量(Mt),c是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或者背景值(表1)。

表1 空气和水污染物的环境可接受浓度

当稀释污染物需要的空气数量或者用水量得到后,空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境资源占用值当量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8)

EExenv,water=Nchem×Trchem,water=(Mwater×G)×Trchem,water

(9)

式中,EExenv,air为消解空气污染物需要占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应的当量,Nkinetic为通过风稀释空气需要的动能,Trair假定为单位风能对应的太阳当量,Mair为稀释污染物需要的空气数量,v为平均风速,Trwind为单位风能的太阳当量1.50×103sej/J[22],EExenv,water为消解水体污染物需要占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应的当量,Nchem为水的化学可用能 (等同于驱动化学转化的能力),Trchem,water为全球河流流动水体化学潜能的转换率 2.78×104sej/J[18],Mwater为污水排放量,G是相对于参考海水的单位质量水的吉布斯自由能 (4.94 J/g)。

EExenv,solid=Aland×Trland=(Msolid×Rsolid)×Trland

(10)

式中,EExenv,solid为固体废物需要占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应的当量,Aland固体废物的土地占用面积,Trland为单位土地占用对应的年太阳当量,本文中,采用1.05×1015sej/ha[18],Msolid为固体废物排放量,Rsolid固体废物的土地占用率,即每吨固体废物的土地占用面积。研究表明,大约2.85×104t的工业固体废物占用1 ha土地,因此本文中Rsolid采用3.51×10-4ha/t[0]。

污染物排放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可以看作是环境资源的间接投入。本研究中借鉴残疾调整生命年指标 (DALY) 指标用来衡量污染物排放对人类福利健康的影响[31]。当然,影响的大小与污染物特征、对人体的暴露以及对人体解剖学效应等有关。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值当量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EExHH=TDALY×∑{Mi×DALYi}

(11)

公式中,EExHH为人类健康影响的值当量,TDALY为维持单位人类生命年所需的太阳当量, 是经济体年消耗的总太阳当量与人口的比值;Mi(kg) 为第i污染物质量;DALY (a/kg)为单位i污染物潜在造成的人类残疾调整生命年,单位为年[32]。

污染物排放不仅仅对环境质量有负面影响,同时对生物多样性也会产生有害影响。更严重的是,生物多样性损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由于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难以衡量,为了计算的简单,采用物种数量代表生物多样性,计算公式如下:

EExBioL=Ebio×∑{Mi×SLi}

(12)

式中,EExbioL为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值当量,Ebio为维持物种生存所需的年太阳当量, 是全球年消耗总太阳当量与物种总量的比值,Mi为第i污染物质量(kg),SLi为单位i污染物潜在造成的物种损失量,单位为物种数 a kg-1[33]。

1.5 总的扩展耗账户构建

EExtotal=EExNR+EExHR+EExENV

(13)

EExtotal为进入一个系统的总耗,EExNR为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耗总和,代表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水平,EExHR为人类资源投入的值当量,也代表了社会经济层面的可持续性,EExENV为环境资源投入的值当量,代表环境可持续性。

利用上述构建的方法,以我国行政边界及各省区行政边界为研究范围,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情况下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序列变化。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结果分析,一是从整体上计算我国2006—2015年期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二是以2015年为例,分析我国各省之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2 结果分析

2.1 我国2006—2015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表2—4),我国2006—2015年间,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与我国GDP的增长相比,GDP增长速度快于耗,GDP耗比呈现明显的上升(图1),这反映了我国单位耗的GDP产出在增加,说明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在提高。但从人均耗来看,我国整体上的人均耗值在缓慢上升,2015年的人均耗值比2006年增加了26.2%,该数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上升。

表2 我国2015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扩展耗账户

Table 2 Extended exergy account of society-economy-nature compound ecosystem of China in 2015

表2 我国2015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扩展耗账户

项目Item原始数据Data单位Unit能值转换率Transformity/(sej/unit)转换率参考来源References source累积耗Cumulative exergy consumption/ (sej/a)可更新资源投入1 太阳能5.10×1022J1.00[17]5.10×1022Renewable resources2 风能4.84×1021J1.50×103[22]7.26×10243 雨水势能6.13×1019J1.75×104[17]1.07×10244 雨水化学能3.09×1019J3.05×104[17]9.42×10235 地球旋转能1.40×1019J5.76×104[17]8.05×1023可更新资源耗非加和汇总Nonadditive counting of renewable resources7.26×1024不可更新资源投入6 煤8.01×1019J3.98×104[34]3.19×1024Nonrenewable resources7 石油2.30×1019J9.08×104[35]2.09×10248 天然气7.20×1018J9.85×104[35]7.09×10239 电能2.09×1019J1.60×105[34]3.34×102410 复合肥2.18×1013g2.80×109[35]6.09×102211 磷肥8.43×1012g3.90×109[35]3.29×102212 钾肥6.42×1012g1.10×109[35]7.07×102113 氮肥2.36×1013g3.80×109[35]8.97×102214 农药1.78×1012g1.60×1012[35]2.85×102415 农膜2.60×1012g3.80×108[35]9.89×1020不可更新资源耗加和汇总Additive counting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1.24×1025人力资源投入Human labor resources16 劳动力1.12×1013元2.86×1011根据当年数据核算3.21×1024环境成本投入Environment cost17 环境资源占用耗7.47×1021 空气污染耗5.36×1021 水污染耗2.10×1021 固体废物占用耗4.23×101818 人体健康耗1.94×102319 生物多样性耗6.33×1021环境成本投入加和汇总Additive counting of environment cost2.08×1023总扩展耗账户Total exergy2.31×1025

表3 我国2015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环境耗账户

Table 3 Extended environment exergy account of China in 2015

表3 我国2015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环境耗账户

项目Item原始数据Data/g可接受浓度Acceptable concentration/(mg/m3)环境资源占用耗Exergy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occupation/sej残疾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a/kg)健康影响耗Exergy of human health effect/(sej)物种损失量Species loss/(物种数 a kg-1)生物多样性损失耗Exergy of biodiversity loss/(sej)空气污染物烟尘1.28×10138.00×10-29.22×10203.75×10-41.25×1023n.a.n.a.Air pollutantsSO21.86×10132.00×10-25.36×10215.20×10-52.64×10225.80×10-94.07×1021NOx1.85×10135.00×10-22.13×10215.72×10-54.27×10223.25×10-92.27×1021求和Sum1.94×10236.33×1021消解空气污染物需要占用的耗Exergy needed to dissipate the air pollutants5.36×1021水污染物Water pollutantsNH4-H2.30×10121.50×1022.10×1021n.a.n.a.n.a.COD2.22×10131.50×1042.04×1020n.a.n.a.n.a.消解水污染物需要占用的耗Exergy needed to dissipate the water pollutants2.10×1021固体废物Solid wastes 1.15×1014 4.23×1018 环境资源占用耗 Exergy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occupation 7.47×1021 总环境耗Total environment exergy2.08×1023

n.a. 表示缺乏数据

从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可更新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尺度和确定的空间边界尺度内,基本上没有较大变化(表4),不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量在持续增加。2006—2015年间,我国GDP的增长速率高于整体系统的耗增长速度(图1),从图2可以看出,单位耗的GDP产出在提高,说明我国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也能反映出我国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要素投入看,自然资源投入仍然占主要,但比例在逐渐降低。环境成本投入比例呈逐步降低趋势,说明环境保护取得了成效。另外在2010年后,人力资源投入比例增加很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图3)。原因是居民的工资收入在增加,反映在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就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说明人们的健康水平、福利水平在提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可以预见,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今后人力资源成本还将继续上升。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用更少的人力资源产出更多的价值。

图1 2006—2015年GDP与耗的增长趋势Fig.1 Trend of GDP and exergy increase of China

图2 单位耗的GDP产出变化趋势Fig.2 Trend of GDP exergy ratio of China

图3 2006—2015年耗的组成比例Fig.3 Proportion of exergy account of China

2.2 我国2015年各省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差异

为了观察我国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异,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区2015年的扩展耗账户进行了核算(表5),通过汇总可以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间的耗差异很大,其中总耗最多的是新疆,海南最少,新疆是海南的15.79倍。从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看,投入最高的分别是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河北,投入最少的依次是西藏、青海、海南和北京。当然,由于各个地区的面积等自然条件差距很大,总耗不能反映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本研究中,分析了人均耗、单位GDP耗、耗组成差异等指标,可以更加客观的对计算结果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其核心词是发展,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因此很难用单一指标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例如,发达国家利用资源的效率高,单位耗能够产出更多的GDP,但从公平角度来看,其人均耗很高,消耗的过多的资源。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各省区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单位GDP耗和人均耗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同时与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和中央组织部四个部门共同发布的2016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对比。绿色发展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共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的56项评价指标[36]。

表5 我国31个省市2015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扩展耗账户*

Table 5 Extended exergy account of China′s provinces in 2015

表5 我国31个省市2015年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扩展耗账户*

省份Provinces可更新资源耗Exergy of renewable resources/(sej/a)不可更新资源耗Exergy of renewable resources/(sej/a)人力资源投入耗Exergy of human resources/(sej/a)环境成本投入耗Exergy of environment cost/(sej/a)总扩展耗账户Total exergy account/(sej/a)新疆1.25×10244.30×10233.77×10238.88×10212.07×1024内蒙古8.89×10236.46×10231.48×10231.37×10221.70×1024山东1.19×10231.06×10241.32×10231.71×10221.33×1024西藏9.19×10231.76×10222.95×10233.13×10201.23×1024广东1.34×10237.42×10231.55×10237.30×10211.04×1024河南1.27×10237.00×10231.12×10231.36×10229.52×1023河北1.39×10236.91×10239.16×10222.09×10229.43×1023江苏5.40×10208.08×10231.18×10231.07×10229.37×1023四川3.65×10233.88×10231.16×10236.80×10218.77×1023山西1.18×10236.09×10231.30×10231.90×10228.76×1023黑龙江3.42×10233.60×10231.01×10238.80×10218.12×1023甘肃3.43×10232.79×10231.27×10234.95×10217.53×1023青海5.44×10237.53×10229.85×10222.98×10217.21×1023湖北1.38×10234.52×10237.64×10226.77×10216.73×1023浙江7.69×10224.89×10239.37×10227.84×10216.67×1023云南2.94×10232.76×10239.00×10225.31×10216.66×1023安徽1.05×10234.78×10237.47×10228.18×10216.65×1023湖南1.60×10234.26×10236.10×10226.92×10216.54×1023陕西2.08×10233.43×10238.72×10228.88×10216.47×1023辽宁1.11×10234.37×10236.33×10221.37×10226.25×1023广西1.78×10232.78×10235.74×10225.26×10215.19×1023江西1.26×10233.13×10236.37×10226.98×10215.10×1023吉林1.41×10232.66×10234.98×10226.33×10214.64×1023福建9.34×10223.06×10235.78×10224.98×10214.62×1023贵州1.33×10232.47×10236.53×10225.48×10214.51×1023宁夏4.97×10221.67×10233.34×10223.84×10212.54×1023上海4.52×10211.72×10234.96×10222.27×10212.28×1023重庆6.18×10211.86×10233.05×10223.82×10212.26×1023北京1.21×10221.28×10235.25×10229.68×10201.93×1023天津9.04×10211.32×10232.02×10221.96×10211.63×1023海南2.64×10211.10×10231.75×10224.99×10201.31×1023

图4 我国31个省份2015年耗的组成比例Fig.4 Proportion of exergy account of China′s provinces in 2015

表6 我国31个省市2015年耗效率

Table 6 Extended exergy efficiency of China′s provinces in 2015

表6 我国31个省市2015年耗效率

省份Provinces耗/GDPExergy/GDP(本研究计算)排序Sequence耗/人口Exergy/population (本研究计算)排序Sequence绿色发展指数Green development index(国家统计局等)排序Sequence北京119.0118.99283.711上海110.09210.52781.834天津101.62312.701676.5428江苏74.87423.912580.419广东70.09567.602879.5713重庆69.48614.262081.675浙江64.30716.842282.613福建56.26821.302483.582山东47.5399.45379.1118辽宁45.871011.741376.5827湖南44.201112.041580.488湖北43.891210.83980.717河南38.861312.031478.122四川34.261411.171079.414安徽33.071513.461879.0219江西32.801610.04679.2815广西32.401711.501279.5812河北31.62189.64578.9620吉林30.33199.58479.611海南28.292011.271180.856陕西27.862114.372177.9423贵州23.30227.50179.1517云南20.462310.69880.2810黑龙江18.582412.771778.221山西14.572514.041976.7826宁夏11.4526387.47317629内蒙古10.622717.062377.924甘肃9.022828.972679.2216新疆4.5129122.633075.231青海3.353040.382776.925西藏0.833194.762975.3630

3 讨论

通过前述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同时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需要从经济发展、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等不同角度进行多维度衡量,要实现经济高效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维持。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基本取得共识,核心的难点是如何能够科学的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能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基于值理论的扩展耗计算方法框架,该方法囊括了维持复合生态系统运转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消耗、人力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损害成本投入等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完善了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绿色GDP核算中资源和环境的价值体现,可以从整体角度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将方法应用于我国,从计算结果来看,能够较好的反映我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力度,同时从各省区的差异看,也能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人力成本在维持社会经济系统运转中的价值体现。

在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能值方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本文构建的方法与能值方法相比较,改进的方面包括:(1)在能值方法中,是将可再生资源的分项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分项采用直接加和的方式进行计算,这样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重复计算。因此在耗方法中,将不可再生采用加和汇总,而可再生资源采用非加和汇总,这样就避免了重复计算;(2)已有的能值方法计算中在劳动力投入方面大多数只从货币流输入角度计算劳动力的输入,对本地人力资源的投入,尤其是服务部分的计算缺乏。(3)在大部分的能值研究中,主要采用成本法,然后乘以能值货币比率来计算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并没有考虑排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这也是能值方法作为环境核算方法被质疑的主要方面,本文构建的耗方法主要是对环境影响部分进行扩展,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当然,由于环境影响的复杂性,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4 结论

通过构建包括资源、能源、经济、人力资源、环境成本等要素的扩展耗模型,是对已有能值方法的扩展和完善,对维持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全成本投入有了更为全面的考虑,该方法框架可以为区域绿色GDP核算、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碳排放核算等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并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从对我国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的结果来看,2006—2015年间我国耗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GDP增长速度快于耗,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在提高。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更新资源占到自然资源耗的63.02%,所占比例仍然很高。在环境影响方面,环境成本要占到我国GDP的20%以上,我国的环境保护还有很多的历史欠账和紧迫工作需要做。在2010年后,人力资源投入比例增加很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我国不同地区间的耗差异很大,其中总耗最多的是新疆,海南最少。自然资源耗绝对量和比例都较大的省区,大多数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表明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本文计算的结果与2016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对比,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排序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也间接表明了本研究的方法具有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能值当量污染物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大庆石化企业生态效率研究
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能值分析
——以湖南新晃县(2006年~2015年)为例
肉鸡日粮添加或不添加酶条件下不同木薯产品能值的评定
超压测试方法对炸药TNT当量计算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