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
2019-04-16顾婷婷
摘 要: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用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把虚拟世界现实化,借以表达对乌托邦社会即理想主义的讽刺,奥威尔的预言和警示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思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以此希望引发广大读者的思考。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动物庄园》
作者简介:顾婷婷(1994.6-),女,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2
《动物庄园》(Animal Farm)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从动物的视角描写了一个可笑荒谬的革命造反图景,文中充斥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暗含着强烈的反乌托邦思想。
一、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乌托邦(Utopia)”一词来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的同名航海小说,意指“不存在的地方”。避开丑陋的现实社会,用文学的形式去描摹、赞美仙境似的乌有之乡,我们称这类文学作品为乌托邦文学。在这种文学形式中存在的往往是完美的、自由的、平等的理想主义社会,但同时又是一种无法实现或完成的愿望、需求的表现。
1868年,“反乌托邦(Dystopia)”一词出现于约翰·弥尔顿在英国众议院所做的演讲中,反乌托邦呈现了人类对未来生活消极、否定的态度。反乌托邦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替代乌托邦,它的出现完全是由于乌托邦本身出现了问题,而反乌托邦是在乌托邦衰落以后对乌托邦加以继承,因此,两者并不排斥,可以说反乌托邦是乌托邦文学的一个分类。
反乌托邦的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它与现代社会遇到的诸多问题息息相关。西方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引发的政治危机,专制极权的出现,两次毁灭性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主义遭遇的挫折等等都是其出现的历史原因。因此反乌托邦文学开始对真实世界存在的黑暗、罪恶、虚伪进行扭曲变形的描写,以此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刻的讽刺和鞭辟入里的控诉。
二、《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
奥威尔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反乌托邦思想要比同类题材的作品隐晦含蓄很多,文章借助动物们的内心活动彰显作家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用平铺直叙的写实文字来控诉丑陋社会阴暗面的手法。
1、恶性循环体现出的反乌托邦思想
从故事的起始到终点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小说以老少校的梦为起点,老少校是英格兰一个名叫曼纳庄园中一只德高望重的公猪,他的梦主要是煽动所有动物进行革命,推翻庄园主琼斯的暴力统治,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同时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他还教所有动物唱革命歌曲《英格兰的牲畜》。老少校虽然后来离去,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动物中流传开来,还被归纳为“动物主义”。后来,动物们发起了革命,这场革命让人类远离动物庄园,动物們建立了自己的家——动物庄园,并且有了自己的法律——七诫。然而几年之后,公猪拿破仑成为了庄园中新的专制统治者,他的统治再一次给庄园带来了噩梦,他与人类联合,一起对动物们进行压迫,使动物变成了他们的奴隶。这其中是有寓意象征的,动物庄园的诞生就如同许多20世纪摆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的新兴国家,他们推翻了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虽然革命是成功的,但最终的结果往往违背大多数革命者最初的意愿。有些甚至重新回到革命之前的社会,甚至更糟。在小说的末尾,动物们已经意识到动物庄园离当初它们构想的美好家园相差甚远。距离下一次的造反革命又有多远呢?我们好像已经能够看到下一次雷霆风暴来临的景象。
其实在现实中政治世界变化也是这样一次再一次轮回,新政体产生,一定时间之后又会因为体制的落后进而产生新政体,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表现出与美好、向往的乌托邦世界的矛盾,从而凸显反乌托邦思想,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打破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诉说社会最真实的情况,而这种轮回在政治史上依然没有消失。
2、美好图景与现实形成的鲜明反差
老少校在故事中可以说是扮演着一个启蒙者,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唤醒群众、传播思想,因此他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有一天启蒙者不存在了,但深受解放思想的人会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在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往往就需要这样的“伟人”为我们开辟道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
动物庄园新的政治体制建立并开始实施。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然后是参加动物全体会议,讨论计划一周的工作。在新政体下,动物们直接参与庄园的管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仍每天努力工作,总体上看来是一片繁荣新气象。动物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生活的越来越好,吃的越来越好,庄园越来越富裕。但是有一天,动物们发现原本应该属于庄园主琼斯的牛奶没有平均分配,而是悄悄地被猪们占为己有了。新政体建立后原本应该存在的平等、公正会随着独裁统治者的出现而逐渐消失,而动物们仍旧处于新政体建立的喜悦之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权利一点一点地被剥夺,以致完全丧失,到最后不敢说真话也不知到底什么是真话,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现实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相反可能会是阴暗的、丑陋的、甚至是血腥残酷的,这就是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这就形成了与美好、向往的乌托邦世界的矛盾,从而凸显出反乌托邦思想,表达了乌托邦社会实现的不可能性。
3、极权主义下的独裁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内部集团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革命领导者公猪拿破仑发起了恐怖袭击,致使革命领袖之一的雪球被迫出逃,并且雪球还被声响器——一只擅长言辞讲演的猪污蔑为革命的背叛者。随后动物庄园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清洗运动。动物主义“七诫”中的最后两条“凡动物一律不准杀害其他动物”、“凡动物一律平等”,从独裁者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只要是聚集在一起,就会组成一个个的团体,那么团体中难免会出现领袖,权力也会得到相应的配置。当一个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民的发言权就会被剥夺,民主自然就会缺失。
拿破仑还用谎言愚弄动物们来维系其统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风车的修建。动物们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而统治者却在风车修建的过程中倒卖材料,大发横财。风车项目几起几落,建造完风车项目后的幸福生活却一拖再拖。拿破仑上台后对于权力的行使也越来越嚣张,在强权的统治下,庄园陷入一片专制的氛围之中。动物们不允许说真话,老一代的动物革命家不是在清洗中死去,就是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累死。平等已经不复存在,极权主义的实质已经显露无遗。平等自由的缺失与动物主义的“七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的讽刺也是令人清醒。
《动物庄园》就是通过这样表面上打着民主、自由、平等的旗帜,但实际上却使这场关于理想信念的革命变成了一出笑话,接踵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剥削与压迫。动物们以为赶走人类就真的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家园,平等劳动、平等分配食物,只要民主权利一天得不到保障,就总会出现新的独裁统治者,这同样是我们人类面对的现实。事实证明,人们有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权利,但是通往美好生活道路的过程十分曲折,对于道路的选择又要十分谨慎,因为一不小心很可能会重蹈覆辙。在这样离奇可笑的故事中,反乌托邦思想虽然隐晦,却引人深思。作品饱含着作者的殷切希望,希望人类自己能够克服自身缺陷,找到应对之策,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M].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
[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彭斯远.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论[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3).
[4]姚国宏.一场未完成的博弈[J].读书,2002(4).
[5]戴志强.《奥威尔的反极权主义思想——再评被误读的<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J].中国钱币,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