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乐文明影响下的周代君子人格

2019-04-16刘岩

青年文学家 2019年8期

摘 要:周代的礼乐文明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礼乐文化也逐渐成为周代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成为周代君子人格特征的一部分。本文从礼乐文明中的人文精神、其对君子人格的影响及制约作用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周代;礼乐文明;君子人格

作者简介:刘岩(1994.10-),女,汉,黑龙江省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1

周代君子代表的是哪一类人呢?仅仅是品德高尚,举止儒雅吗?从西周春秋的一般意义来讲,它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论语 公治长》中“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可见,君子一词在道德上也有一定的标准。在当时想真正成为君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周代时人们对于君子的定位就已经在政治经济和人的品质上有了明确的标准,正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觉醒。

一、周代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

周代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界点上。殷周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繁荣,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带来了民族文化人格的进步。祭祀活动在周代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周代的祭祀不是为了讨好上帝和神灵而得到庇佑,而是出于对先王的尊重,从而可以维护君臣和宗族间关系的和谐和统一,巩固了周代贵族的统治。使周代君子更加重视祭祀活动,把它上升为一种礼仪,周代君子人格也就贯穿在其礼仪文化中。周代建立了强大的思想支撑,周代的思想主要是《周易》,是有變革、道德的思想,卦辞体现的即是变革。以思想为第一要理,没有思想的文明是靠不住的。

周代不仅在礼乐文明得到了后人的赞赏,周人的文化品格更是成为后世的典范,孔子在《论语》中就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 述而》)周王朝吸取了殷商灭亡的原因,周人对于品德修养是很重视的。周王朝处于盛世的几年,也都是因为统治者体恤民心。到了周厉王、周幽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灾异横生,民怨沸腾,为博宠妃一笑,竟然以国事为玩笑,烽火戏诸侯。这些暴政行为,都使周王朝一步步走向了衰落。如果后期周朝的统治者仍能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收复民心,以德治天下,或许能减缓它灭亡的步伐。

二、礼乐文明对君子人格的影响

君子是由礼乐文明塑造而成的,因此必须经过严格的礼乐训练,君子出身于贵族,不仅对自己的宗族负责,也承担着治理国家的责任,因为在政治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日常行为中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应该无可挑剔。因此周代贵族极为注重礼乐技艺的修为,这是君子艺术修养的基本内容。国子是贵族的代表,他们既制定了礼乐文明,同时也要严格遵守。除了礼仪还有艺术技能的训练,六艺是国子重要的艺术技能训练课程。总之,贵族的礼仪训练是长期专门性的,周代对于君子的要求不仅是外在的,更加注重内在品质,内外兼修,才能不断向君子靠近。这就是君子与庶人之间的区别,君子的品格也逐渐影响了广大士民阶层,汇入中华民族的长河中,成为代表华夏民族的精神品格。

周代对宗庙祭祀、朝廷雅乐以及俗乐都有明确的划分,与等级制度相适应的规格,表现出对于用乐的规范。音乐在现在来说是放松心境,作为情感享受的依托,但在周代时期,音乐也与政治相结合,把音乐作为为政者的德行要求,和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标准,为后代君王用乐的标准打下了基础。音乐承载了政治、礼仪等功能,培养了周代君子不会过度追求耳目之乐,时时关注国家政治。同时,周代继承了前代音乐的发展,并不排斥民间俗乐,加上音乐本身的发展,使音乐的发展又迈进了一步,孔子编著的《诗经》就是根据周代已经存在的雅乐正声与民风俗乐,按照音乐的来源和用处分类为风雅颂,以雅乐为主,俗乐为辅,陶冶了周代君子的审美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塑造了艺术品格。

三、礼乐文明对君子思想的制约

周代的礼乐文明对于当时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使周代君子产生了一种男权思想,男性和女性分工的不同,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典型的父权宗法社会让周代君子自然而然的认识到他们身上的责任,承担起振兴和维护国家的重担。这种思想观念是逐渐渗透的,通过实行的宗法分封制和等级鲜明的礼乐文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代君子的父权思想。以上所说的都是制度约束给周代君子带来的积极方面,当然也有消极的一面。周代君子极力地遵守着生活中礼的各项规定,在礼的规范下,他们不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压抑的感情无处宣泄,礼就变成了君子生活的条条框框,喜怒哀乐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君子也要考虑感情的表达是否合乎法度。礼对于情的制约分寸也很难把握,既不能无情,也不能做的太过,但加上具体的规定,行为就不只是依附于感情了,而是对礼的执行。

四、总结

纵观全文,周代的礼乐文明对于周代君子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提高了对政治理念的重视程度,有着心系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在艺术品格上,艺术素养得到了修炼,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欣赏能力;国学、乡学的开设,也提高了周代君子的文化修养;但另一方面,礼乐文明也构造了周代君子生活的框架,制约了他们情感的自然抒发和感情的真实流露,在任何场合下,都要时刻遵守礼的制度规范,礼对情的排斥与否定,使周代君子的情感不能得到合理的宣泄。但就是这既有积极的层面又有消极的方面,才熔铸了这别样的周代君子人格。

参考文献:

[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5.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

[3]褚春元.论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