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寅诗俗化中的雅

2019-04-16朱峻瑶

青年文学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唐寅诗歌

摘 要: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贸易繁荣。在独特的人文环境与经济影响下,唐寅的诗浅显直白,通俗易懂,虽充满市井气,但其中不经意流露的超然与洒脱,构成了唐寅诗大俗中的大雅。

关键词:唐寅;雅俗共存;诗歌

作者简介:朱峻瑶(1999.1-),女,汉族,四川都江堰人,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

作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人生不得意是他特有的标签,颓然消沉是他抹不掉的痕迹。生活重击下,他不得已以贩卖书画古籍为生。可“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却又是他最真实的写照。科举舞弊案不仅让他与仕途绝缘,还断绝了他作为一个正常文人的可能。他只能纵情歌酒,留连花柳,接触最底层人的生活,在市井之中进行享乐来麻痹自己。于是市井生活就成了唐寅诗中绝大部分的内容。唐寅写诗写市井生活,用字俚俗浅近,“尚俗”就成了唐寅诗歌一个的主要特点。唐寅游离于仕途与世俗之间,内心的不平与高傲,让他的诗虽描写世俗,但却不落俗套。本文通过唐寅诗中俗的特点,发掘出唐寅诗中的雅致,展现唐寅诗中独特的世俗化文人风貌。

一、唐寅诗“俗”的体现

(一)浅显直白,不拘成法。

文人写诗大多斟酌字句,以唐代苦吟诗人为例,贾岛在他的《题诗后》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曾在《苦吟》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寅作诗,却是从市井选词。在《避事》中,就有“讨便宜”、“乖巧”等流行于民间的日常用语;在《醉时歌》中更有“它人谋我我谋他,冤冤相报不曾差。”这样几近口语的语词。唐寅诗一是贴近民众生活,用词大胆俚俗,通俗易懂;二是情感自然流露,不加修饰伪装。《醉诗》中就有:“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娘。未说铜钱起,先铺苇席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这样直白不加掩饰的描写,虽然通俗,却有洒脱之感。

唐寅诗较之其他文人的世俗诗,对于择词、格律、对仗不屑一顾。这源于他被传统仕途彻底抛弃后的自暴自弃,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他把市井生活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之中,使之成为自己成就的一部分。明人顾元庆云:“解元唐子畏,晚年作诗,专用俚语,而意愈新。”不拘礼法下,较之于传统士大夫,他的创作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二)流于戏谑,耽于享乐。

唐寅行事不拘一格,曾与友人一同学乞儿唱《莲花落》,他的诗也多以戏谑为主。如《一世歌》中,以白话写出人生纵情享乐,沉迷月下花前,讽刺官宦急切的名利之心,同时又感叹人生不易。《闲中歌》中写“白日升天无此理,毕竟有生还有死。眼前富贵一墋棋,身后功名半张纸。”对世俗富贵的嘲讽与叹息跃然纸上。相比于台阁体的粉饰太平,唐寅更爱写俗事,嘲讽功名富贵,流于表面而不曾深掘。

唐寅诗中善用意象。花、酒、月、歌舞是他诗中的常客。一首《桃花庵歌》开篇便连用九个花描写桃花坞的景象,显得香奢无比。唐寅爱花,自喻是桃花仙人,在桃花坞里與友人唱和,花间酌酒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写花必有酒。《五十言怀诗》中他写道:“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在花月之下借着酒兴歌舞,这样的场景在唐寅诗中出现过很多。唐寅推行享乐主义,爱花爱酒,爱与友人打赌,爱押妓,他曾对这样享乐的生活做过“自谓此乐能通仙”的评价。

唐寅诗的俗,在于对市井生活的大肆宣扬与沉迷,对享乐主义的无上推荐,展现在诗文中,更是打破礼教与传统诗词的束缚,将个人欲望与需求抒发出来,毫不留情地斥诉假道学。

二、唐寅诗“俗”中雅的表达

唐寅诗尚俗,《江南四季歌》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相比于唐寅其他的世俗诗,《江南四季歌》所描写的景物较多,思想内容诗歌笔法也与江南民俗相近。描写江南的诗作中,《江南》是经典,将江南常见的鱼与莲相结合,显得活泼生动,水乡之间的乐趣跃然纸上。而白居易的《忆江南》,从三处不同的景色出发,色彩的浓烈撞击,嗅觉与视觉的冲击,美食与美人的风情,让人心驰神往。唐寅写江南,开篇就是“神仙地”,直截了当指明江南的美妙之处。他从春季开始,写春日民俗,写衣裳轻薄的美人,写佳节趣事,写冬日宴席上的美食,中间的过度,用荷花、梧桐、雪片衔接。在人们熟悉而亲切的事物中,四季眨眼而过。唐寅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善于抓住每个季节独有的特点与景物。他写冬日美食是一绝:“安排暖阁开红炉,敲冰洗盏烘牛酥。销金帐掩梅梢月,流酥润滑钩珊瑚。汤作蝉鸣生蟹眼,罐中茶熟春泉铺。寸韭饼,千金果,鳌群鹅掌山羊脯。”美食是俗物,在一句之中,唐寅采用相反的观感描写宴会与美食。写烘牛酥,前句温暖柔和,如同置身于融融春日,后句转冷,却并非冰天雪地的严寒,而是晶莹剔透的亮丽,让烘牛酥脱去了油腻一转变得温暖细腻,全篇读来让人口齿生香。食物宴饮虽俗,但在唐寅笔下却令人回味无穷,他将冬日的温暖与美食留于唇齿的香味完美融合,运用相合的色调,调动五感,将江南的宴饮变成了一桩雅事。

在唐寅诗中,还有俗不可耐的《百忍歌》,整首歌几乎以一个“忍”字贯穿始终,从小到大,由表及里,写出科举舞弊案之后的世态炎凉,道尽辛酸之感。其中有一段:“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跨下辱也忍,闵子单衣寒也忍;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开始连用八个典故,以佛祖割肉喂鹰,孔子绝粮,韩信胯下之辱等,来劝诫自己不用理会外界,有才之人终会有为。在仕途断绝之后,回到家乡的唐寅妄图找寻一点安慰,却不料打击倍增。妻子离异,乡里闲言之下所成的《百忍歌》,几乎没有任何文采可言,因为所有的攻击都只能自己化解,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用。这样最俗气,最质朴的语言中所给予唐寅的,是一个文人面对逆境仍然能保持的从容与优雅。《百忍歌》用词粗俗,却能用典,在流言之中留住文人的风雅。

“宋元以后的中国文学,正是在通俗与典雅化之间‘拉锯战'式的文化张力中发展演变的。”唐寅作为明朝中后期世俗化诗人的代表,他的诗通俗易懂,擅用俚词俗语却不落俗套,运用最好的方式与情感,将世俗的事物融入文学,保持着文人最初的真挚与雅致。

三、唐寅诗雅俗共存的意义

唐寅诗将生活与文学巧妙融合,成为研究明朝中后期江南生活的重要资料。明朝中后期小资产阶级开始萌芽,在“心学”思想的冲击之下,理学构建的堡垒开始逐步崩溃,商品经济的发展,世风人情的转变,都可以在唐寅诗中找到踪迹。唐寅曾在诗中直言钱的重要性“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作为反对台阁体,提倡本性抒发的诗人,唐寅诗代表着唐寅个人的性格,也代表着时代思潮。

自《诗经》开始,诗由俗变雅,又慢慢由雅入俗,相比于同时代的文人,唐寅诗的雅俗共存既有世俗化的特征,又不止于俗化,开启了诗歌变革的新篇章,给后代世俗文学的创造起到了借鉴作用。唐寅诗中的雅俗共存,体现着文化的下移与市民阶级的崛起。

四、结语

语言的浅近俚俗并不意味着诗歌的俗气,描写场景的寻常也不代表着诗歌的俗套,唐寅用俗诗写新意,将平常事物写得生动活泼。唐寅不羁的性格与狂放的作风,让他任性的选用俗词作诗,将人的欲求与内心的渴望表达得淋漓精致。对于传统理学的不屑,没有让他丧失传统诗文的精髓,细致的观察与巧妙的择词,寻常的场景在他手下变得精妙,而传统的教习,让他在落魄之时依然保持文人君子情操。在恪守与抛弃之中,唐寅尚俗的诗风带着他独特的品行与这个时代文人的操守,他的雅致在世俗间成就了他的才气。

参考文献:

[1]唐寅.唐寅集[M].周道振,张月尊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唐圭璋.全唐诗[M].中华书局,2018.

[3]顾元庆.夷白斋诗话[M].何文焕 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

[4]郭英德.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

猜你喜欢

唐寅诗歌
明 唐寅 杏花仕女图轴
诗歌不除外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别出心裁 自成一格——唐寅《灌木丛筱图》赏析
诗歌岛·八面来风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唐寅绘画专题
登山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