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世界里的人性书写
2019-04-16卜令欣
摘 要:麦家小说在新世纪文坛中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在“日常叙事”大肆盛行的时代,麦家却另辟蹊径,致力于特情题材的写作,通常被称为“新智力小说”或“特情小说”,这为当代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在麦家的作品中,他用“密码”塑造了一个独立的世界,用密码意象和密码思维去讲述故事,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麦家的长篇小说《暗算》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秘麦家密码世界里的人性书写,探究在“密码”外衣下人物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人性;麦家;《暗算》;密码
作者简介:卜令欣(1996-),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
麦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但一直没有在文坛上掀起水花,直到2008年,麦家的长篇小说《暗算》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他才开始在文坛上大放异彩。《暗算》的成功,有人会归结于其写作题材的新颖,有人归结于其叙述技巧的另辟蹊径。诚然,这些不无道理。从《解密》、《暗算》到《风声》,麦家都是以谍战故事作为写作题材,其作品中想象力丰富,叙述技巧奇崛而缜密。他的这些作品在与影视剧“联姻”之后,有时候他便自然而然地与通俗小说家画上了等号。但是,麦家的特情小说并非简单的通俗小说。《暗算》叙事的表层结构与其深层意蕴之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面纱的背后麦家将人性的情感放在故事之中,将人性淋漓尽致充分地展现出来。
一、《暗算》中的密码世界
麦家作品中的密码,为我们打開了了解密码世界的大门。在《暗算》中,作家对密码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简易密码,……主要玩的是数字和文字的游戏;第二类是专业密码,……一般情况下这种密码都是由比较专业的数学专家设计的,玩的是复杂的数学游戏,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第三类是高级密码,又称语言密码。……”[1]密码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充分调动了大众对于密码世界的好奇心。
“纸上就慢慢地浮现出字迹来,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如同是有一只隐形的手在书写,笔划的先后秩序是被打乱的,但字却是完整的,第一个字是‘兹接着又一个,一个接一个,就这样,一个个字,就像幽灵一样冒了出来……”[2]
麦家拥有挑起读者胃口的能力,随着字迹的不断冒出,读者对文书的内容愈发好奇,但纸上的内容在文章中显现出来,成为了安在天与孙书记之间的秘密,读者只能在阅读后文时通过散发自己的思维来想象这篇文书的内容。这就是文中密码的魅力,“密码”将人们交流的信息隐藏在文字背后,只有具备权限的人才能看到“密码”背后的真实内容,权限以外的人想要获得信息就将导致争斗。这种没有枪林弹雨的智力的争斗既丰富了故事性,同时也将读者带入到争斗之中,满足了大众的阅读快感和窥视欲。
《暗算》是一部直接描写间谍情报部门的小说,小说由《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构成,各部分之间看似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听风者》描述的是无线电侦听者的故事,侦听机构“701”遭到了无线电静默,需要寻找一个“顺风耳”来解决难题,安在天辗转找到又瞎又傻的阿炳,阿炳在听力上很有天赋,被带到“701”后成功寻找到敌方电台,立下了大功,成为了“701”的大英雄。《看风者》讲述的是密码破译者的故事,有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的黄依依,有为密码生为密码死、为密码疯魔了的陈二湖。《捕风者》讲述的是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故事,他们乔装打扮,深入敌人的心脏,为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麦家在小说中,不止一次提到:“密码是反人性、反科学的,因此破译密码有时不免会逾越理性的界限。”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在密码世界里对人的属性进行了理性思考。《暗算》中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性格生动的英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物身份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并融入了对人性的观察与思考。
二、天才与疯子
小说的第一部分《听风者》描述的是“瞎子阿炳”的故事,在小说中,阿炳是集天才与疯子于一身的人物。阿炳有着惊人的听力天赋,他凭借一己之力破解了“701”的难题,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找到敌人消失的电波,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身上也存在致命的弱点,他在生活上是一个弱者,没有正常的理性思辨能力,他是活在自我认知世界的人,对事物有着固执的认知与判断,对自己盲目自信。这使得只要是他认定了东西,他就会完全不容许别人质疑其权威。如“我”在第一次见到阿炳和带他回“701”测试时:
这一回阿炳否定得很坚决,而且还很生气地——越来越生气,咬牙切齿地,最后几乎变得像疯癫了一样地发作起来……骂着骂着,脸变得铁青铁青,浑身跟抽风似的痉挛不已。[3]
故事的最后,阿炳因听出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而自杀,固执的阿炳无法正确地处理这件事情,他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天真的阿炳以为单纯地和妻子睡在一张床上就可以有孩子,事实上阿炳是残缺的,他没有性能力,他的眼睛是瞎的,生活上的无知和生理上的缺陷成为他自杀的推手。
阿炳的悲剧是由其超于常人的天赋造成的,天才与疯子往往就是一步之遥。麦家笔下的人物虽然有着特殊的才能和超凡的本领,但是他们又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这是作家在叙述英雄的豪迈事迹,只是这些英雄的故事以悲剧收尾。麦家笔下的阿炳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拥有超凡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他是一位有缺陷的天才,他的死亡也并非为祖国和人民壮烈牺牲,他只是以死亡来逃避自己难以面对的现实,反抗妻子对自己的不忠,捍卫自己的尊严,这种形式的死亡更值得我们深思。
三、有问题的天使
黄依依,一个并不完美的“有问题的天使”,她既是留学博士、数学天才,又是一个风情万种又生活放荡的女人。黄依依是一个生性自由的人,她具有浓厚的小资情结,在“701”这个纪律森严的环境里,她始终无法融入。在别人夜以继日茶不思饭不想研究密码的时候,黄依依满山谷跑,看闲书,捉小动物,摘野果子,反正跟个孩子似的,但是“701”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主要准则的单位,最终她还是必须放弃一切个性,去迎合固有的标准,她的个人欲望经不起道德的评判,最终也只能自咽苦果。
在国家情报部门,不惜代价破译密码就意味着一切,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无条件的倾向于密码。黄依依是“特别”的,她追求恋爱自由,不管她爱上的男人是否有家室,是否也喜欢她,她只是追求她自以为的爱情。初到“701”,黄依依没有办法收获爱情,她爱的人没有办法回应她的爱,为此,她自暴自弃,不顾流言蜚语和有妇之夫王主任混在一起,虽然黄依依主动在先,但是组织认为是王主任影响力黄依依的密码破译进度,给了王主任严厉的处分,撤销了他的职务,开除了党籍,将他送去了劳教所。黄依依为他求情,换来的是组织上的一个空头承诺。同样的,黄依依后来又跟张国庆混在了一起,在有了身孕之后强烈要求组织让张国庆离婚,组织上没有回旋的余地。黄依依就像手拿尚方宝剑的大臣,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命脉。
“天使正在用不停地破译一部部密码这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她越发像个天使,我们只有越发地跟着她转,而且坚信,跟着她转不会吃亏的。”[4]
天使就是黄依依,最终张国庆还是离婚,组织上全然没有考虑过张国庆离婚会给他的妻子和儿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看似满足了黄依依的个人要求,但实质上这是为密码破译服务,只要能破解密码,组织上就会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这不禁让人感觉到悲哀,缺少人性的关怀,在这个环境中人会被密码压制的无所遁形。
四、生存环境的遏制
麦家的写作有著自觉的人性意识,他说:“武功可以假,但是人性不能假。人要扎根在现实逻辑的土壤中,否则无论人物还是故事都会发飘。”[5]《暗算》中塑造的“701”就是一个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情报机构,相对于普通大众,这种机构具有神秘性和特殊性,这是普通大众的认知盲区,正是由于这种认知盲区,读者在阅读时更想一探这不为人知的“秘密花园”。
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将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人物、现实和理想诸多矛盾杂糅在一起进行立体化的展现,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环境之中加以塑造。麦家借用小说中的人物金深水的口吻说:“地下工作是世界上最残酷又危险的职业,任何一个举动、一个眼色、一滴眼泪、一个喷嚏,甚至一声梦呓,都可能意想不到地出卖你,使你苦苦营造多年的一切毁于一旦,毁于一瞬间、一念间……”在这种极度扭曲的环境中,作家一步步对人性的善恶展开了叙述。陈二湖在和徒弟施国光破译密码时,施国光偶然间通过陈二湖的梦呓获得了破解密码的思路,在成功破解密码之后,二人都认为对方才是破译密码的最大功劳者。陈二湖以为施国光是在保存他的颜面,为上报材料没有施国光的名字而惭愧不已,直到死前还留下遗嘱请求徒弟为他保存秘密。对他们师徒二人来说,内心的善却成为了伤害彼此的恶。陈二湖和施国光师徒如此,金深水和林英亦是如此。林英在不恰当的时机怀孕,在孩子父亲牺牲的前提下,金深水毫不犹豫地同意林英将孩子生下来。然而,想不到的是,出于一时善意的决定带来了无法估量、无法弥补的伤害。
除了陈二湖、金深水,还有阿炳、黄依依,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性。他们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人性被压抑了,家庭、爱情,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都要服从并服务于工作。麦家关注的正是环境或是体制对于人性的压抑和扭曲。麦家曾说过:“《暗算》里的几位主人公,如瞎子阿炳,有问题的天使黄依依,‘影子陈二湖、老地瓜等,他们或终日滞留在大山深处,或常年浪迹四方,滞留的如困兽,浪迹的如游侠。游侠也是困兽,因为他们的内心极不自由……生活对他们不公,然而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因为生活在一个禁锢的、扭曲的、变态的世界里,他们的命运里总是有太多的困难,太多的问题,以致最后连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生存权都可能失去。”[6]
五、结语
麦家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讲好一个故事不难,但是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要反映人性,这是比较难的。在这种困难面前没有更好的更简便的办法,就是写得慢一点,思考得充分一点。我的小说读起来没有阅读障碍,但是在读完以后还是会有心灵的撞击。我觉得小说有游戏的一面,但是它是一个精神游戏,不是一味追求视觉的刺激。”[7]《暗算》正是一部关注人性书写的作品,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中提到的:“《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
注释:
[1]麦家.暗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76.
[2]麦家.暗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66.
[3]麦家.暗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18.
[4]麦家.暗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169.
[5]何瑞涓.写作不是“欲望号街车”——专访著名作家麦家[N].中国艺术报,2011 .12 .16.
[6]麦家.我心里的几片羽毛[J].当代文坛,2004 .4.
[7]张弘.专访麦家:通俗比深奥还要难[N].新京报,2010. 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