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及解决策略
2019-04-16赵玲娜陈昊
赵玲娜 陈昊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环境状况的改善带来了可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仍面临着阻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常见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车辆的优势。其次,从生产成本、核心技术、配套设施、发展规划四方面出发,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阻碍,并针对不同的阻碍,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核心技术;配套设施;发展规划
前言:
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车辆尾气的大量排放息息相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汽车领域首先作出了表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研发。借助政府的支持,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投入使用。但受生产成本、核心技术等要素的阻碍,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居民购买车辆的积极性同样较低,车辆的普及举步维艰。可见,为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达成,提出相应的策略突破阻碍势在必行。
1 新能源汽车的常见类型
以动力来源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可将新能源汽车分为“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三种:(1)电动汽车:该类型的汽车,采用电力系统取代了发动机系统。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蓄电池可通过电流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使其运转,带动车辆行驶或停止。(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该类型的车辆,要求采用“氢氧混合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来源,利用燃料的氧化作用,促使电流产生,驱动汽车行驶。为确保汽车能够持续运行,保证燃料及氧化剂供给是关键[1]。(3)混合动力汽车:该类型的车辆具备两大驱动系统,分别为“蓄电池驱动系统”及“辅助系统”。车辆起步时,由蓄电池所提供的电流,为驱动车辆运行的主要能源。当蓄电池电量<60%时,辅助系统可随即启动,驱动车辆运行[2]。上述三类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技术、成本均具有较高的要求,推广难度较大。
2 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2.1 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间存在矛盾
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间存在矛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阻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且技术水平不足,车辆的生产成本较高[3]。为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生产厂商不得不提高销售价格。高昂的价格,意味着销售量的减少,同样意味着经济收益的下降。可见,成本与价格之间的矛盾如未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短期内,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由国家提供物质支持。
2.2 核心技术与用户需求间存在矛盾
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核心技术与用户需求之间,同样存在矛盾。上述矛盾的存在,易阻碍车辆普及。就核心技术而言,新能源汽车与常规能源汽车,驱动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别。此外,两者在外观、内饰等方面,同样可相互区分。除车辆性能外,消费者购买车辆时,同样需考虑续航里程、运行成本、车辆美观性等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更加倾向于增强车辆性能,而未对消费者的其他需求给予重视。上述问题长期存在,必然阻碍车辆的普及。
2.3 配套设施与驾驶里程间存在矛盾
配套设施与驾驶里程间存在矛盾,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带来的阻碍较大。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方式,以电力驱动为主,充电桩为车辆的主要配套设施。消费者购买车辆时,对驾驶里程的要求往往较高。应确保能够随时补充驱动能源,方可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但目前,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较短,国内充电桩的数量有限,远远无法满足车辆的续航需要。可见,加强对配套设施的研发较为重要。
2.4 发展规划尚未明确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汽车生产厂商的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上述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厂商失去生产动力,致使新能源汽车难以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应包含“车辆性能规划”、“车型生产规划”、“车辆成本规划”等多项内容。为使车辆能够被消费者所接纳,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我国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从不同角度出发,制定发展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生产及销售行为,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
3 新能源汽车发展障碍的解决策略
3.1 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过高,是阻碍新能源汽車发展的主要因素。降低生产成本,可直接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销售量,且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使其得以推广。现有的技术下,短期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难以明显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应参与到车辆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为生产企业提供物质支持的方式,使其成本及售价得以降低。2010年起,我国已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了补贴,且在提高汽车销售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建议政府与此同时,对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根据其生产量、技术难度,确定每一辆汽车的补贴价格,激励生产厂家增加生产量,为汽车的推广提供支持。
3.2 研发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与常规能源汽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续航里程”、“外观”、“内饰”、“信息化水平”、“驱动技术”等方面。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缩小两类汽车的差距,是提高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的主要途径。以“驱动技术”为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共包括“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四种。四者之中,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转速性能良好,转速范围>15000,易于操作,可靠性强,且结构坚固,重量小。虽该类型电机功率密度一般,但其成本相对较低。有关领域可以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主要目标,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 开发配套设施
常规能源汽车所用能源以石油为主,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加油站逐渐普及,车辆续航不再属于困扰车主出行的主要因素。与常规能源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需通过“充电”的方式补充能源,确保车辆能够持续运行。可见,未来,对车辆的配套设施进行布置较为重要。以充电问题为例:国家可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计划,纳入至《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截至到配网改造计划落实完成时,已建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应能够达到1.2万座,能够满足至少480万台充电桩的接入需求。该类充电桩中,544kt电池应能够提供30~40L汽油所能够提供的能源,以支持新能源汽车行驶至少350km,确保汽车车主能够便利出行。
3.4 明确发展规划
为明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国家应视其为产业,为汽车生产行业制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为汽车的普及指明方向。对此,国家应首先摸索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律,分析用户的需求。并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漏洞。如用户对车辆外观、内饰美观性的要求较高,汽车生产行业则应将上述两者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就目前的情况看,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新能源汽车中发展前景较为良好的一种,表明,消费者对该类汽车的接纳度更高。因此,未来,建议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重点,对其进行研发,使其续航里程得以延长,使车辆得以普及。
结论:
综上所述,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为汽车研发、生产及销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为使新能源汽车得到普及,未来,我国应加强对生产及技术研发领域的物质与政策支持,积极开发配套设施,满足用户对车辆性能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集中研究资源,降低研究成本,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浚县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