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希特勒回来了》中的讽喻意味

2019-04-16朱元瑾

牡丹 2019年8期
关键词:希特勒德国政治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民族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希特勒回来了》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德国电影,以戏谑的手法讲述了希特勒穿越到现代后利用现代媒体平台猛烈抨击当下德国社会中的问题、宣传自己的理念,最终成为广受欢迎的明星并再次拥有了众多追随者的故事。因其塑造的不同寻常的希特勒形象和影片中虚拟社会对希特勒的接受,影片自上映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议。本文将首先概述电影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影片中揭露的当下德国社会问题和影片中的多重讽刺及其带给人们的反思和警示。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来源于当下的生活,又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和展示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传播而被广泛接纳。目前的德国社会在其和平、多元的表象下也隐藏着一系列的矛盾与危机:从德国国内的Pediga运动(欧洲爱国者反西方伊斯兰化运动),难民危机,右翼势力崛起,到欧洲范围内的经济疲软,债务危机,民粹主义抬头……德国的社会文化也不断受到种种事件的冲击和影响,民意开始出现分裂。在这种背景下,电影《希特勒回来了》一经问世就凭借其中不同以往的“希特勒形象”、对当下德国社会问题的讽刺引起了德国乃至世界的激烈讨论。

一、电影概要

电影《希特勒回来了》改编自德国自由作家Timur Vermes在2012年出版的小说《他回来了》,于2015年10月上映。故事中的希特勒穿越时空来到当代的德国,苏醒在了柏林街头。因为其典型的希特勒式的长相、穿着和做派,希特勒被电视节目制作人相中,结果第一次出演节目就取得了热烈反响,希特勒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的便捷,发表了各种蛊惑人心、煽动民族主义的演说,并吸引了大批粉丝,他们都把他当作一个想要讽刺希特勒的演员。于是,在现代社会,希特勒成为一名脱口秀明星。

二、《希特勒回来了》中的现实讽刺

笔者认为,这部电影实质上对德国现实社会进行了双重讽刺。其中之一是借由希特勒之口对德国社会弊端进行的揭露和批判。薛原在《德国后现代多元文化之殇——希特勒是否又回来了》中认为,“小说和电影中最令人纠结、也是最危险的部分是这个希特勒对当今德国社会种种弊端和怪现状的独到和精准的论断,迎合了不少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感到困惑和茫然,渴望重建‘社会秩序和‘德意志精神的读者”。这可能是这部作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如此之多的共鸣,引发社会各界多层次思考和讨论的原因。而另一重批判则是由电影整体映射出的对当代媒体、政治和民众的讽刺。

(一)当代媒体的讽刺

如上所述,电影中对当代媒体的批判也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电影中的希特勒第一次参加脱口秀节目时就明确地表示了对当代德国某些娱乐至上、善于粉饰太平的媒体节目的批判:“我住的酒店里的电视很薄,它是人类才智的奇迹。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垃圾节目。世事艰难时,人们想要娱乐,我理解。这也是为什么1944年有了轻喜剧。但这个时代是不是艰难到要把这些毫无价值的节目灌给人们呢?……我们把自己带入深渊。但我们不知道。因为电视,你们看不到深渊,只能看到美食节目。”

同时,电影中希特勒成功地利用电视、Facebook、Youtube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宣传工具,而电视节目负责人为了收视率,纷纷邀请希特勒参加节目,这些情节本身也是对当今德国媒体的讽刺。《大国文化心态·德国卷》就曾指出,“媒体最主要的作用自然是其信息功能……而它站在什么角度,从何种立场或意识形态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则会影响报道信息的完整性、客观性以及可接受性……除传播信息外,德国媒体还自觉肩负严肃的政治使命,包括建立公共社会”。 由此可见,在维持社会和平和正确引导人们的观念方面,媒体本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片中某些媒体一味追求收视率、支持率而不惜进行“打擦边球”的炒作,甚至对观众进行偏离正确路线的煽动和诱导,这本身就是对媒体职责的背离。影片中希特勒利用媒体掀起的民族主义浪潮,引发了观众对媒体“自由权”的思考:媒体自由的边界应该在哪里?媒体又在多大程度上应该对公众政治意识的形成进行干预?

(二)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的讽刺

影片中对当代德国社会和政治的讽刺贯穿于影片的各个情节中。张慧瑜在《从〈希特勒回来了〉看发达国家社会危机》一文中提到:“从叙事上看,这部电影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让希特勒跨越冷战和后冷战的历史,直接实现1945年和2014年的对接,也预示着当下的社会危机堪比二战前夕。电影中多次使用希特勒的主观镜头和内心旁白,试图营造一种希特勒的内在视野,借用希特勒的目光来戳穿当下德国和谐、多元的面纱。”片中,面对希特勒的采访,广大德国群众纷纷表露了自己对当下德国民主制度、移民问题和社会福利的不满,袒露了因战后背负历史罪责和长久以来在政治正确要求下的内心隐忍、矛盾和煎熬。希特勒在采访结束后的内心独白很好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和谐表象下的危机:“群众压抑的怒火和不满让我想起了1930年,但当时不存在‘政治冷淡这个名词。”

二战后,长久以来的政治正确主张和对现实民主制度的不满使得德国人民的政治热情下降,快餐店的女服务员怕被冠以“种族歧视”而不敢批评行为不得体的外国孩子,认为民主也是被操控的,因此不参加民主选举,而她的想法在德国群众中并不是个例。现实中的媒体和网络社交中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娱乐化趋势,人们在YouTube、Facebook上随意吐槽,随意娱乐政治,然而在真正的政治面前表现冷淡,认为没有民主。影片中,各个政党的领袖纷纷同希特勒进行了友好会谈,某些党派的负责人甚至表示赞同希特勒的观点,即当下德国甚至欧洲的危机是有利于政治的,形势越不好,对政治家来说就越有利。这些无疑是对当前政治和社会现状的暗讽。

(三)对当代民众的讽刺

经过战败的教训和战后的反思与教育,对民族主义、纳粹主义等此类意识形态的反对和警惕应该早已深入德国人的心中。然而,片中的观众面对希特勒在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宣传、鼓吹和煽动,始终只认为他是一个喜剧演员,抱着娱乐的心态观看他的各类表演而忽略了其背后民族主义再次兴起的危险,结果很多人不自觉地接受希特勒的言论,当希特勒走上街头时甚至冲上去跟他拥抱、表白,表示坚决拥护希特勒。

同样充满讽刺的是,片中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仅有一段时间的封杀并不是因为他的纳粹主义言论,而是因为他枪杀了一只小狗。这种不可原谅也仅仅维持了一小段时间,很快人们又遗忘了这一事件,希特勒再次强势复出,依然广受欢迎。拍完电影的希特勒在夜里被两个新纳粹分子狂揍一顿住进了医院,而醒来后变因此被人们当作“民主的代表”。这些无不体现了影片对德国民众麻木、迟钝、缺乏危机意识和对所谓的政治正确的讽刺。

三、结语

这部所谓的德国“喜剧”实质上是一部充满讽刺和警示的电影。它通过戏谑、轻松、搞笑的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德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反映了大多数德国人民的普遍心态,引起观众对纳粹主义形成原因的深度反思,也对狂热民族主义在德国的再次出现发出了预警。该电影始终提醒着观众不要被纳粹的花言巧语所欺骗,其所作所为都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其本性并不会改变。

(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簡介:朱元瑾(1993-),男,河北冀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希特勒德国政治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德国弃煤的烦恼
刺杀希特勒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