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箱形截面门式框架斜桥顶板底面斜向裂缝成因分析
2019-04-16卢江波方鸿戴小冬
卢江波, 方鸿, 戴小冬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8)
1 工程概况
某两跨倒箱形截面门式框架钢筋混凝土斜桥,跨径布置为2×18.3 m,如图1所示,斜交角25°,门式框架结构净高8.0 m,顶部建筑高度为4.97~6.15 m;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墩台,其中桥台位置柱直径1.2 m,墩柱直径1.0 m,桩基础分别采用1.2 m和1.0 m人工挖孔桩;主梁采用倒箱形钢筋混凝土截面,其中底板设置纵横向混凝土加劲肋;桥面布置为7 m行车道,行车道两侧各布置5.15 m绿化带、0.35 m护栏以及1.5 m人行道。主梁与下部桥墩固结。
图1 门式框架斜桥桥型布置图(单位:cm)
门式框架斜桥在通车运营2年后,1#墩左侧5 m范围内及右侧8 m范围内顶板底面出现斜向裂缝(裂缝位置有白色结晶物生成),如图2所示。考虑该桥为斜桥,空间效应较为显著,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15.0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得到顶板底面斜裂缝产生的确切原因,为该桥的维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图2 顶板底面裂缝分布(单位:cm)
2 计算模型建立
(1)有限元模型建立
门式框架斜桥实体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桩底固结,模型尺寸均按现场实测结果给定。斜桥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分离式建模方式,混凝土和钢筋采用不同的单元处理,其中混凝土采用Solid45实体单元(图3),钢筋采用Link8 3D杆单元模拟,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底板翼缘上方的预制板、砖墙以及植被绿化等以荷载形式进行模拟。
图3 门式框架实体有限元模型
钢筋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按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进行取值,材料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及钢筋的材料特性
(2)计算参数
实体有限元模型中的相关计算参数如下:
恒载:结构自重+底板翼缘上方的预制板、砖墙、绿化带+桥面二期铺装以及人行道板、栏杆等。
活载:城-B级车辆荷载+人群荷载。
梯度温度:按相关规范取值,梯度温升时,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14 ℃,桥面板下100 mm位置T2=5.5 ℃;梯度温降为正温差乘以-0.5。
墩台沉降:根据实际检测结果,无明显迹像表明墩台出现沉降,因此,计算中不考虑墩台沉降。
整体温升/温降:±25 ℃。
根据以上各单项荷载作用下,1#墩位置主梁顶板底部的应力计算结果,确定1#墩位置顶板底面受力最不利荷载组合为:恒载+活载+整体温降25 ℃+梯度温升。
3 计算结果分析
最不利组合作用下顶板底面主拉应力及其方向如图4所示,黑色区域混凝土主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设计值(2.4 MPa),但是这些区域与裂缝实际分布区域(图2)不符,而且根据主拉应力方向绘制的可能裂缝方向也与实际裂缝方向不符,此外,1#墩附近顶板底面主拉应力较小,这表明:除恒载、活载、整体温度以及梯度温度等作用外,必然存在某个未考虑到但对顶板底面应力影响很大的作用。
图4 最不利组合下顶板底面主拉应力及其方向
由图1(b)箱梁横断面可以发现,箱梁腹板与外界被纵向加劲肋、砖墙和预制板形成的空箱室以及绿化植被隔开,考虑到空箱室以及绿化植被的隔热效果,箱梁在整体升降温过程中,箱梁的顶板和腹板之间应该存在一个温差。
该文取10 ℃温差进行分析,具体为整体温升时,顶板升温25 ℃,腹板升温15 ℃;降温时,顶板降温25 ℃,腹板降温15 ℃。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为:恒载+活载+整体温降(顶板腹板考虑10 ℃温差)+梯度温升。
新最不利组合作用下顶板底面主拉应力及其方向如图5所示。由图5(a)可知:多区域混凝土主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设计值(2.4 MPa),并且1#墩附近区域主拉应力明显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最大达到4.19 MPa,而且根据主拉应力方向绘制的可能裂缝方向也与实际裂缝方向吻合。单独考虑整体降温顶/腹板温差作用下顶板底面主拉应力及其方向如图6所示。由图6(a)可以看出:在该单项荷载作用下,1#墩附近区域的主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最大达到3.5 MPa),并且其可能裂缝方向也与实际裂缝方向吻合。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主梁顶板与腹板的温差不一定达到10 ℃,故可认为造成1#墩附近主梁顶板底面斜向裂缝是由恒载、活载、梯度温度以及顶/腹板不均匀温升等联合作用造成的,其中绿化带及腹板外侧空箱室阻碍腹板与外界热传播,导致整体升降温时顶板与腹板存在温差,进而使得顶板底面出现附加温度应力,导致顶板底面出现斜裂缝。
图5 新最不利组合下顶板底面主拉应力及其方向
与原最不利组合一样,新最不利组合作用下也有部分区域主拉应力超限(图5),但实际检测中并未发现这些区域裂缝的存在,原因是计算中各项作用均采用极限状态,实际上,过去2年的运营过程中,这些作用可能未达到极限状态或者所有作用未同时达到极限状态。
4 结论
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某两跨倒箱形截面门式框架斜桥1#墩附近顶板底面斜向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该位置斜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即箱梁腹板外侧的空箱室和绿化带将腹板与外界隔离,阻碍腹板与外界的热传递,导致整体升降温过程中,腹板与顶板存在温差,进而使得顶板底面存在附加温度应力。分析结果为该桥后续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图6 顶/腹板温差10 ℃时顶板底面主拉应力及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