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泊尔安放灵魂的好去处

2019-04-16重庆吕雪萱

金秋 2019年2期
关键词:尼泊尔人奈尔尼泊尔

◎文/重庆·吕雪萱

这次去尼泊尔,前后逗留两周,我对尼泊尔的印象由惊愕到失望,由失落到欣慰,说的严重一点儿,好像经历了一番心灵的冲突与探险。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夹在中国西藏和印度之间,朝北仰望海拔8000多米的世界屋脊,向南俯视接近海平面的低谷平原。高山下的尼泊尔是登山者的乐园,也是朝圣者心中的圣地。尼泊尔境内聚集着许多高山,想象中,它该是地球上最有立体感的一片土地。倘能徒步漫游一番,看那山高雪白,水急鹰飞,该是怎样的神奇和惬意啊。何况,还有遍地的寺庙,精美的佛像,虔诚的信徒,好一个朝圣者心中的雪域佛国!

然而,当我飞越世界屋脊,一脚踏上这片土地时,我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这震撼并非来自它的美丽,而是它的贫穷,那种我在非洲大陆都不曾见到过的赤贫。尽管我知道尼泊尔是联合国认证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尽管我从书中读过它的沧桑历史,它的迭遭蹂躏,但我仍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我第一眼见到的一切。

加德满都机场老旧简陋,让人不免产生时空错乱,世上还有与它一样窘迫的机场吗?出了机场,马路上尘土飞扬,空气污浊得让人窒息,以致当地人都戴着口罩出行。市区里仍可见两年前因特大地震而坍塌的房屋,还有一团团纷乱如麻的电线。马路上横躺着被遗弃的老牛,汽车须小心绕过,走走停停;蝗虫般的摩托车见缝插针,把坑坑洼洼的路面挤得水泄不通,时而又突然绝尘而去,背后留下震耳的噪声。神圣的恒河里也漂满了生活垃圾。据说,饮用水里的大肠杆菌足以让人沾之即病,不得已,人们只好用小塑胶桶去远处取水。因卫生条件太差,一半的尼泊尔人成为肺结核带菌者。

我入住的所谓豪华酒店每小时都会断电,发电机的噪音时起时落,不胜其烦。看着眼前这一切,我在书本里获得的对“圣城”的美好印象,在心中戚戚退去,好奇被嗟叹代替,兴奋转为沮丧。到达的第一天,我就盼望着早点结束行程,打道回府。

但是,几天下来,这失望却一点点淡下去了,因为我慢慢看到了尼泊尔的另一面。当我面对香烟缭绕的佛殿,当我听到喇嘛们呢喃的唱经声,当我看到当地人脸上谦卑的笑容,当我看到西方游客在尼泊尔愉快地旅行时,我慢慢明白,我的失望是我自己的错,来自我对尼泊尔的误解,换句话说,是我在期待上出了偏差。

随着与尼泊尔人的每一次交谈,我开始真正了解他们,也逐渐进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尼泊尔是一个宗教国家,自古已然,至今香火不绝,当我一次次走近寺庙,一次次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时,我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我发现自己站在湿婆神像旁边,满心欢喜地欣赏古城王宫的深栗色木雕;我会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人,他们三三两两,或沿石阶而坐,或缓缓而行,坦然而平静。物质的贫困并没有写在他们的脸上,相反,在与他们的眼神交流的那一瞬间,我看到的是温和与腼腆,是从心底洋溢出的善意和幸福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有事实根据的。我请教陪我参观巴德岗的巴奈尔教授,为什么这个贫穷的国家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年轻帅气的巴奈尔回答说,尼泊尔人信奉印度教和佛教,相信因果报应。“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云云,听起来,颇有宿命论的悲观,但这悲观却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观,因为“因果轮回”给他们带来的是超常的忍耐力,使得他们有智慧苦中有乐,有勇气期待来世,不求物质富足,只求精神解脱。尼泊尔的贫富差距极大,但是穷人与富人却各安其位,互不相扰。巴奈尔教授说:当然,这种与世无争虽然避免了纷争,却造就了尼泊尔人不思进取、甘于落后的心态。

进步与落后也许有标尺,但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因为贫穷并不妨碍一个人精神的自由和快乐,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和超越尘世的宗教信仰,是极其可贵的,这道理大家都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想起苏东坡的这句话。人生原本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匆匆过客,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孰苦孰乐,孰是孰非,难有定论,因为判断苦乐是非的标准不同。一个人丢弃了纷争与计较,心就变得坦然、祥和,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这道理浅显易懂,只是知易行难,所以,对那些知而且能行的,我要献上我诚心的敬意。

尼泊尔人的笑容令我难忘,马路上尽管交通紊乱,人们却相互礼让,脸上始终洋溢着发自心底的微笑。偷窃扒拿现象非常少见,可谓人穷志不短。我在尼泊尔的两周时间里,没有遇到过一起交通事故,也没听到任何人的抱怨和争执。我在市场上看到,游客无论怎样拦腰砍价,店主也不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说:这个价格很困难。

我从他们清澈的眼神里看到了信仰,看到了纯真和善良,而且,这纯真和善良也感染了我,我试着把同样的微笑送给每一个人,无论亲疏,无论贵贱,无论贫富。我每笑一回,心也变得轻盈超脱。

回来以后,我终于想到一个形容尼泊尔的词:宁静。一脚踏进去,心就静了,脚步亦轻了。庄子说,有恃于内,无待于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我对尼泊尔认识的改变,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我开始明白,去一个地方旅游,内容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文化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而精神最高。去尼泊尔,不仅是为了那里的山,也是为了那里的人,更是为了那里的神。

短短两周的旅行,于我却像是一次心灵的探险。在这喧闹的红尘中,尼泊尔是个安放灵魂的好去处。

猜你喜欢

尼泊尔人奈尔尼泊尔
奈尔宝
这个国家,一直过节一直爽
这个国家,一直过节一直爽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窗外的世界
尼泊尔系列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乱丢狗粪丢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