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慈善方面的榜样

2019-04-16袁南生

清风 2019年4期
关键词:查克慈善家慈善

文_袁南生

查克·菲尼

说起慈善事业,想必世人都会想到美国慈善界的标杆人物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然而,巴菲特说:“查克·菲尼是我和比尔·盖茨在慈善方面的榜样。”在慈善界,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巨富慈善家,都是查克·菲尼的“粉丝”,一直将查克·菲尼视作慈善界的英雄与导师,紧紧追随他的脚步。

88岁的美国富豪查克·菲尼是世界最成功的慈善家之一,他1931年生于美国东岸新泽西州的一个爱尔兰蓝领社区,毕业于康乃尔大学。其父亲是一位爱尔兰移民的儿子,在一家保险公司当业务员,母亲麦德琳是位护士。他出生时正是大萧条时期,父母为了养家活口不得不加倍努力工作。查克·菲尼成家立业后,定居旧金山,身为亿万富翁的他,衣着简朴,戴着一块15 美元的卡西欧手表,戴着从街边杂货店买来的一副破旧眼镜,没有自己的私家车,出行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长期以来乘坐经济舱,并采取严密措施隐藏自己的善举,以至于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但在不少人眼中,查克·菲尼真正活出了模样!

恒于慈善的仁者

查克·菲尼几十年来隐姓埋名做慈善,他曾为康奈尔大学捐了5.88 亿美元,为加州大学捐了1.25亿美元,为斯坦福大学捐了6000万美元。他曾投入10 亿美元改造、新建爱尔兰的7 所大学,北爱尔兰的2 所大学……

查克·菲尼的父母都乐于助人,至今他还记得,母亲每天早晨上班时都会把一位残疾邻居顺路送到公共汽车站。母亲的职业多多少少给了小查克·菲尼潜移默化的影响:照顾、关心有需要的人。过去30多年来,他一直奔走在世界各地,执行着一项秘密使命,悄悄地把75 亿美元身家全部捐赠出去。他的目标是把剩下的13 亿在2017年前捐掉,“无牵无挂地去见上帝!”他通过自己创办的大西洋慈善基金,已经将62 亿美元捐到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科学、医疗、养老和人权等领域,这使他成为世界上有生之年捐款最多的人。

查克·菲尼懂英语、法语、日语等语言,没事就到世界各地转,自主选择慈善项目。他曾设立“微笑行动”慈善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唇腭裂儿童做手术提供医疗费用。有一次,他在一处候诊室里见到了一名准备接受手术的女孩,女孩用手掩着嘴,掩饰不住激动与期望。做完手术后,她微笑着,似乎在说“我现在再也不是你以前看到的那个样子了”。还有一次,在一家餐馆里,一名男子走过来说:“您知道您曾让我接受过商业培训吗?我接受过您的奖学金……我现在是这家餐饮连锁店的总经理了。”查克·菲尼说,这让他很高兴,比自己赚钱还高兴。他在这样的时刻才会觉得,财富是有价值的。

现在,查克·菲尼本人已完成自己所有的捐赠,他的大西洋基金会也会在2020年结束使命。不过跟许多富豪死后才将财产捐出去的行为不同,查克·菲尼更愿意在生前看到这些钱去了哪里,它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因而每一笔钱所投向的慈善项目,他都会持续跟踪。对于将金钱留给后代的行为,查克·菲尼非常不赞同,“如果富人手握财产传给下一代,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麻烦。今天的钱就应该解决今天的问题,后代有什么问题,应该由自己来解决。”查克·菲尼曾说,“人们常问我如何寻欢作乐,我知道我在帮助人们的时候就很开心,不帮助人的时候就不开心。”

有人问他为何在世时就将全部财富捐给社会,他说:“我看不到有什么理由延迟捐款,这么好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完成有什么不好呢?”“我赤身处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这是出自《圣经· 约伯记》一句经文,也是查克·菲尼践行着的人生观。这些年来,大西洋慈善基金正以每年4 亿美元的速度“散财”,而查克·菲尼留给个人的净资产只有100万美元左右。媒体追问查克·菲尼,为何非要捐得一干二净?他回答:“裹尸布上没有口袋。”大西洋慈善会理事会的记录上,留下了费尼的一段话:“我认为,除非富人们在一生中用财富来帮助做有意义的事,要不然,他们无形中给未来的一代制造了不少麻烦。”

耻于高调的隐者

拥有巨额财富的查克,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成立了大西洋慈善基金,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捐助。不过他做事却相当低调,是那种刻意匿名的“隐士型”慈善家,捐助上百亿,却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为了隐藏自己的善举,他采取了很多严密措施:创立了拥有80 亿美元的“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为了避开美国法律关于基金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他故意跑到远离美国本土的百慕大群岛注册;注册基金会的名字时,故意不使用查克·菲尼或与他相关的人的名字;他甚至要求基金会的员工,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里工作。根据他的苛刻要求,接受捐赠的机构不能为他放置一块铭牌。捐赠的受益者大多不知道资金的来源,知情者则必须签订保密协议:若向外界透露有关消息,资助将停止。如此苛刻的隐性捐助,甚至一度让受捐5.88 亿美金的康奈尔大学相当苦恼,当时的校长罗德先生说:“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向董事会解释,这笔钱并非来路不明,它也不是来自黑手党或者恐怖分子。”

这样的隐性慈善事业,一做就是几十年,直到1997年,全球奢侈品免税产业开始降温,查克·菲尼也决定激流勇退。他的免税购物连锁店被法国奢侈品巨头以35 亿美金收购。这样重大的收购案,免不了重要信息的披露,公众这时候才知道,查克·菲尼的股份已经转交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他捐赠的数额竟然远超麦克阿瑟、洛克菲勒等家族设立的鼎鼎大名的基金会。

爱尔兰著名传记作家康诺被这位隐形富豪打动,他跟随查克·菲尼两年,写出了《不是亿万富豪的亿万富豪:查克·菲尼如何秘密地聚财和散财》一书。查克·菲尼说:“人们习惯于赚钱,成为富人对大多数人都很有吸引力。我并不是要去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我只是相信,如果人们能为公益事业提供捐助,他们将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或许正是这样的行为和话语,带动美国互联网科技和金融界的巨富们纷纷裸捐。

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巴菲特和盖茨也承认自己将查克视作模范和榜样。目前,查克正以每年4 亿美元的速度“散财”,最终他的基金会将捐出80 亿美金(约560 亿元人民币)。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帮助,因此,捐助来不得半点儿延误。他笑着发誓说:“这钱要是不能花掉,我死了都不能瞑目。”

查克·菲尼的善慈善义举披露出来后,在社会上立即引起轰动,大量记者拥向他的居住地。当时,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查克·菲尼在亿万资产面前是如何做到如此淡然的?面对大家的疑惑,查克·菲尼微笑着给大家讲了个故事,他说:“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它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瘦下去,终于钻了进去。可是当饱餐一顿想要离开的时候,它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它只好故伎重演。结果,它出来的时候,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讲完这个故事,查克·菲尼说:“上帝那里没有银行,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

善于赚钱的商者

查克·菲尼是个精明而勇敢的商人,白手起家,建立了全球性的商业帝国DFS(环球免税集团),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他智商、情商都很高,为人和善毫不招摇,说话温和从不武断。

查克·菲尼年纪轻轻时便展现出经商头脑,他会在圣诞节制作精美的卡片出售,也会在暴风雪季,组织几个朋友提供铲雪服务。1948年,查克·菲尼加入美国空军,成为一名信号兵,先后在日本和韩国服役4年。退役后,他靠军队提供的奖学金进入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由于奖学金每月只有110 美元,远远不够开销,他就和一位同学做起了卖三明治的生意,收入还不错。1956年大学毕业后,查克·菲尼又来到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大学学习政治学。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名校毕业的学生,好像对做学问并不感兴趣。毕业后,查克·菲尼没有立刻回国,而是打起了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主意。当时舰队的军舰经常驻扎在滨海自由城,他就在那里办了一个夏令营,主要服务随军子女。不久,他又开始向舰队官兵推销起了免税商品,包括香烟、白兰地、收音机等。

查克·菲尼生活十分节俭

在此期间,查克·菲尼遇到了康奈尔大学的校友罗伯特·米勒,两人开始合作,卖的东西也扩大到汽车、香水和珠宝等。1960年,两人成立了环球免税集团(DFS)。他们最早在日本檀香山和中国的香港这两个美国军舰最常光顾的港口开店,到1964年时,店面已经铺到27个国家,雇员人数也超过200 人。二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兴旺发达,许多国家都放宽了国民旅行的限制。像当今的中国旅行者一样,当时欧洲、美、日等国家的公民手里有充足的现金,他们带着大把的钞票,到世界各地一边旅游,一边购物。而查克·菲尼则瞅准时机,在全球各地的免税商店进购香水、名表、皮包等奢侈品,还聘请漂亮的姑娘做导购,给带来游客的导游发工资。

当时,日本人对旅游、购物的热情最高,查克·菲尼于是请分析师来预测他们的下一个旅游热点会是哪里。当分析师称塞班岛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时,查克·菲尼发现那里竟然没有机场。1976年,查克·菲尼投资500万美元把塞班岛的机场建了起来,后来为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就这样,他迅速在全球各地的机场建立起免税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免税店运营商。单是1988年,他就从生意中获利1.55 亿美金,这在当年无疑是十分惊人的数字。

乐于节俭的贤者

在超级大富豪中,查克·菲尼独树一帜,对慈善事业极度慷慨,自己却十分节俭。他开玩笑说自己是个“衣衫褴褛的慈善家”。说到亿万富翁,人们首先会想到超级别墅、私人飞机、豪华游艇。但查克·非尼会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葛朗台。如今,查克·菲尼只给自己留下了不到100万美元的财产。慈善家虽然并不罕见,但查克·费尼这样的慈善家,恐怕在全世界也称得上“凤毛麟角”。

这位身家千亿的超级富豪,虽经营着全球闻名的DFS 奢侈品免税店,浑身上下却没有一件奢侈品,简朴的程度令人咋舌。有次会见爱尔兰首相,他竟然戴着副破旧的眼镜,上面夹着一个别针,这眼镜还是他当初从街头杂货店里买来的。他曾在伦敦、巴黎、纽约公园大道有6 处豪宅,如今,一幢也不留,全部卖掉,所得款项都用于慈善,他和妻子赫尔佳则蜗居在旧金山租来的一居室里。没车没房,出行就乘公共汽车、地铁,75岁前乘飞机,只坐二等舱。后来膝盖老化,止不住地颤抖,才开始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也不会让我先到某地。”查克·菲尼的饮食十分“平民化”。他说:“你可以上高档餐馆,一顿饭吃掉100 美元。但我吃那种25美元的饭也能得到那种满意度。我现在爱上了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

查克·菲尼有5个儿女,假期,他们都得到宾馆、饭店和超市打工。女儿贝利十几岁时,有段时间打了不少长途电话。她父亲发现长长的话费账单后,立刻切断了电话线,并在家中贴出了一张本市地图,上面标出了附近的公用电话。对于爸爸隐形埋名地散财,子女们也很赞成:“这让我们与普通人无异。”

2007年的一天,在美国纽约的一套普通公寓里,人们为一位老人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聚会,庆祝关于他的第一本传记正式出版。会场的布置太“家常”了,没有鲜花、没有标语,没有横幅,但气氛非常热烈。老人穿着很旧的蓝色休闲西装,没有打领带;牙齿稀少,目光宁静,微笑着,有点儿羞涩。来宾纷纷向老人敬酒表示祝贺,有客人提出要看看老人那块廉价的塑料手表,以及被老人当成公文包的那个塑料袋。客人们无法掩藏好奇,因为这位老人是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慈善家——查克·菲尼。

猜你喜欢

查克慈善家慈善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2019胡润慈善榜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迟到的家书